长城基金向威达:A股短期震荡筑底 看好未来趋势
A股的长期走势主要取决于中国国内和A股自身的因素。从A股自身的内在因素看,经过近4个月的震荡调整,A股当前的估值不是主要风险,与美股相比,A股当前的估值并不过分。从国内外的经济的基本面看,各国疫苗开发的前景也日益明朗,虽然这个冬天全球的疫情扩散还有很大的危险,但明年春天开始各国经济很可能大概率加速复苏。中国明年上半年的经济复苏和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的形势更加明朗。
当前的主要风险,一是各国特别是美股当前的价格和估值对明年的经济复苏是否已经作了比较充分的定价?是不是已经充分反映了明年的经济复苏?二是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使得国内外各个行业的内外环境与供求关系发生了新的改变?比如说口罩等与疫情防控相关的防护产品和医疗器械的需求很可能会因为疫情得到控制而明显减少。三是经济加速复苏,欧美各国的货币扩张是否要开始收缩?
对于上述第一个因素,我们认为,无论是纵向比,还是横向比较,用明年的经济增长和公司盈利计算的A股各大指数估值都有上升空间。对于第二个因素,疫情得到控制可能使口罩等部分医护产品需求减少,但总体上是有利于各行业特别是航空旅游餐饮电影等服务业复苏的。对于上述第三个因素,中国的货币政策其实早就回归中性,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从4月份以来持续回升,早就回升到2019年下半年的水平。未来中国的货币政策继续收紧的可能性不大,A股当前的估值对货币政策和利率的变化反映的已经比较充分。
综合考虑当前市场的估值、经济复苏的前景与未来的流动性环境等国内外各大因素,我们再次强调,短期内A股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震荡消化巩固,但继续下跌的空间不大,未来总的趋势应该是震荡向上,建议投资者不必悲观。
从结构上看,考虑到全球经济加速复苏的前景和多年来矿业新增产能有限的背景,建议投资者短期重点关注海运、航空、旅游、影视服务等行业,以及金属、化工、炼油和银行等周期性行业。长期看,我们建议投资者继续逢低重点关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产业链以及新能源板块,继续逢低重点关注与苹果产业链相关的消费电子和研发实力强的科技股,继续逢低重点关注军工股和高端制造以及游戏、白酒和医药医疗股。
免责声明:
本通讯所载信息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渠道和研究员个人判断,但本公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此通讯并非对相关证券或市场的完整表述或概括,任何所表达的意见可能会更改且不另外通知。此通讯不应被接受者作为对其独立判断的替代或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或本公司的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且不得对本通讯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提醒,每个公民都有举报洗钱犯罪的义务和权利。每个公民都应严格遵守反洗钱的相关法律、法规。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常福强
申万宏源证券新年“首罚”:投顾收取客户礼金……
来源:券业行家收取客户礼金,荐股信口开河,申万宏源证券新年“首罚”{image=1}自从业以来,本已见惯了券商罚单的行家,却对来自广西证监局的2022年1号监管函,感到颇为好奇。这位申万宏源证券的资深投顾,违规收了客户礼金不说,不仅投资建议“张口就来”,而且“隐瞒”了风险提示。{image=2}首份罚单首见违规0001百亿私募集体“上错车”:6月末仓位顶至历史高位 还在加速“抱团”
百亿私募集体“上错车”,6月末仓位顶至历史高位,还在加速“抱团”来源:资事堂6月份的A股年中“打折促销”,看来出乎许多机构的预料!日前最新发布的第三方统计显示:截至5月末,百亿多头私募的平均仓位达到78.26%,比三月末市场巨震后,平均仓位提高近8个百分点。龙头私募机构的最新仓位水平,已经超过今年1月末,逼近其历史上的巅峰时刻。0000突发!知名基金经理蔡向阳逝世,年仅41岁!管理规模数百亿,累计分红超142亿
11月2日,华夏基金发布特别公告称,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投委会成员、基金经理蔡向阳先生,于2021年11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41岁。{image=1}蔡向阳,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硕士。曾任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等。2007年10月加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投资经理等。华夏基金投资研究部董事总经理、行政负责人。0000中欧基金周蔚文:看好受益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趋势的结构性机会
最近A股市场大幅震荡,很多投资者对如何进行基金投资深感迷茫。中欧基金权益投决会主席、投资总监、基金经理周蔚文日前发布最新观点表示,十四五期间,基金业还将持续大发展,基金将为更多的居民创造收益。不过,基金持有人2021年的收益率不一定高。未来五年,他看好受益经济转型与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结构性投资机会。以下为互动实录。0000买私募和聚产品亏20%:状告平安银行获赔65%损失 咋回事?
买百亿私募产品亏20%,状告银行获赔65%损失!咋回事?买私募产品进行投资,赚点亏点都是正常的。可是买了四年多还有产品亏20%,就不能说是正常了,何况还是百亿私募的产品。不过,状告银行,银行被判承担亏损的65%,这是怎么回事?投资亏损为何银行要埋单?近日,裁判文书网就公布了这样一份民事判决书。四年多亏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