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服务估值有很大增长空间 你猜能涨多少?
本文来自 微信公众号“郭二侠鑫金融”,作者:郭二侠。
每次看到新股中签分配结果,心里就想着上市之后的走势,脑海里也酝酿好了操作策略,分析新股中签结果的意义就在于此。
金科服务(09666)
{image=1}
申购人数72361人,最终超额认购11.17倍,回拨至13.5%,顶头槌1张,一手中签率50%,申购5手稳中一手。本次招股价区间为41.8~47.6港元,最终以中间定价44.7港元,每手4470港元。
已经授出绿鞋,国际配售部分已获适度超额认购约4.9倍,共有103名承配人,6名承销商关系户及现股东合共拿货18.04%,10家机构基石投资者合共锁定45%,前25大承配人认购占国际配售部分的87.21%,股权高度集中。
甲组大概有3.6万人手里有货,乙组188人申购,乙头每人中签297手。
本次超购10倍以上,从9%回拨至13.5%,回拨后甲乙组各89775手,一共7.2万人认购,一手中签率才50%,分配上明显偏向大甲组,一手党手里货少,就没有机会砸盘。
此次只有一个独苗顶头槌,认购需要2.88亿,中签8733手,价值3900万,绝对大资本,非一般土豪可为,我们看一下更具广泛代表性的乙头情况。
{image=2}
打新乙头申购20万股即2000手,需要资金9615933元,用20倍融资,所需本金480797元,融资9135136元,计息6天,按照利率3%算,利息4505元,加上融资手续费100元,一共4605元,一手融资成本0.3%,再加上中签手续费1.007%,卖出交易成本0.3%,综合成本1.7%,涨幅超过这个数就有钱赚。
总结:
本次10名基石投资者拿国配额度高达45%,这部分要6个月后才能交易,也就是说加上15%超额配售部分,上市流动盘32.5亿,流通市值很大。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现股东、承销商关系户都来拿货,一共认购了18.04%,这个比例在新股发行中非常高了。这些人掌握的信息肯定比一般人多,他们都来抢货,说明了什么,诸位应该心里有数。
中签率高,乙头打和点不到2%,抛压巨大,不过国配的货高度集中,特别是关系户拿了18%,相信不是为了上市就抛。
在港交所同级别物业公司中,保利物业(06049)滚动市盈率48倍,世茂服务(00873)滚动市盈率62倍,而金科服务滚动市盈率只有39倍,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image=3}
京东健康和恒大物业已经通过聆讯,加上此前通过聆讯的华润万象生活,三家都是好公司,希望给个好价格,让我们打新人也喝点汤,预计本周至少其中两只会启动招股。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卢昱君
创维集团前三季度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加40%至7.63亿元
创维集团(00751)发布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9个月业绩,该集团取得总营业额人民币358.91(单位下同),同比增加33.16%;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7.63亿元,同比增加40%;基本每股盈利29.01仙。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9个月,中国大陆市场的营业额约233.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65.78亿元增加67.32亿元或40.6%。责任编辑:卢昱君0000午评:北向资金净流出8.28亿元 沪股通净流出8.08亿元
9月28日消息,截止沪深股市午间收盘,北向资金净流出8.28亿元,沪股通净流出8.08亿元,深股通净流入1976万元。{image=1}责任编辑:陈诗莹0000远大医药Sirtex肿瘤药物获FDA批准开展原发性肝癌临床试验
3月8日消息,远大医药(00512.HK)发布公告,集团联营公司SirtexMedicalPtyltd(‘Sirtex’)重磅抗肿瘤药物SIR-Spheres?钇[90Y]树脂微球近期获得英国国家健康照护专业组织(‘NICE’)推荐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晚期肝细胞癌(HCC)成人患者;以及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开展原发性肝癌(HCC)临床试验。{image=1}0000传东亚银行推进出售寿险资产计划 或筹6亿美元资金
据香港信报引述外电消息,随着战略评估完成,东亚银行(00023)正在推进可能出售寿险资产的计划。知情人士表示,东亚最快将于周三宣布其长达9个月的业务评估的结果,还称提交给东亚董事会的计划包括探索出售其寿险部门,以及缔结一项银行与保险合作关系。0000毕马威:内地227家独角兽或接力第二上市潮 中概股占港募资额近半
来源:明报今年首三季度港股市场热闹非凡,市场期盼的中概股回流终于实现。本报统计,截至9月底,7只第二上市股份共为本地IPO市场贡献1012亿元集资额,占今年总集资额达48%。众星回归,也难掩香港市场在‘中概热潮’下的隐忧。若不计7只股份,港交所首3季集资仅约千亿元,而外围冲击更为本港前景添不明朗因素。有分析认为,中概股回归潮已逐步转淡,但未来内地庞大的新经济‘独角兽’队伍,有望形成另一浪潮。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