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130

港交所总裁李小加:要做三件事 让香港金融业再繁荣十年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11-16 17:42:100

来源:智通新股

李小加要卸任了。掌舵港交所十年,2010到2020,留下一个大时代的风尘仆仆。

时代将给李小加贴上一个“改革者”的标签。

“未来将有更多时间踢足球。如果我有很多钱,可能会买一个足球队。”六十岁的李小加说。

临近退休之际,李小加又在个人网志《播下美好的种子》中,分享了港交所筹谋已久的几件大事,包括新股发行结算周期、上市制度进一步完善、沪深港通投资标的扩容等,他认为这些大事已经水到渠成,一旦完成,必然为香港金融业未来10年的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际上,这“几件大事”,涉及港交所制度的重大改革,近年来一直众说纷纭,甚至备受争议,极为考验主政者的勇气。

在《播下美好的种子》一文中,李小加所言,港交所筹划的三件大事是:

1、新股上市周期缩短至T+1。

李小加认为,目前香港新股上市交易日距离定价日长达5天,即“T+5”结算周期,而很多国际市场都可以做到“T+1”。原有的“T+5”降低了香港交易结构的灵活性。

2、上市制度持续完善与扩容,允许企业版同股不同权赴港。

此前港交所是许采用“个人同股不同权”架构公司申请香港IPO,上个月港交所刚刚公布了有关法团实体不同投票权咨询总结,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法团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来香港进行第二上市,增加了上市制度的包容性。

“法团实体不同投票权”指拥有特殊投票权的股东为企业或机构。

实际上,“企业版”适用于分拆上市,母公司希望持股子公司并拥有更多话语权,常见于大型科技公司将旗下子板块分拆上市。

亦有投资者认为,推行“企业版”是为了机构投资者更好地支持企业发展,但同时蕴含潜在危险。可能助推大企业、大财团以低成本控制更多企业,形成企业帝国,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

三、拓宽沪深港通投资范围。

李小加强调,由沪港通开启的互联互通机制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断升级和完善的空间还很大——能否从现在的二级市场延伸到一级市场,能否从现货市场延伸到期货市场。

李小加其人:内地出身,为改革而来

早年,李小加作为中海油前身企业的一名钻井工人,参加了中国最早的海上石油钻塔工作,并在其中一个钻塔上工作了好几年。

198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语专业,毕业后任《中国日报》社记者。

随后出国进修,从律师一路干到美银美林中国区总裁、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再回国发展,全程参与了中国金融开放的历史进程。

2009年,加入港交所。2010年,担任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集团行政总裁。

2020年9月29日港交所公告,李小加先生2020年12月31日后将提早退任。

此次提前早退,李小加本人并未透露下一步的动向及会否继续留在金融市场,但他向媒体透露,会继续留在香港发展,并强调香港是他的家。

李小加任上,完成了沪港通和深港通。主持改革,支持同股不同权架构公司和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被允许在港股上市。

2017年,南下资金的“买买买”造就了港股史无前例的大牛市。互联互通机制刺激了两地市场的交投活跃。

Wind数据显示,9月30日港股成交额排名前十的除了友邦保险以外,其余全是新经济企业中资股,如今港交所已成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公司交易中心。

而在此之前,正处中国互联网红利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质:一方面要资金就不得不稀释股权,但另一方面又要牢牢把握控制权,资本们只要投资回报,不寻求控制企业,于是大量的“同股不同权”企业在互联网领域出现,并前仆后继去美国上市。

在全球金融圈,一个公认的事实是:香港股市从来没有被挤出中国资本市场的核心圈。

李小加网志原文(节选):

香港交易所目前正在未雨绸缪的大事也不少,这几件大事如果办成,必将给香港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长期深远的影响,为香港金融业未来10年的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件大事就是我们筹划已久的新股结算平台,这是香港新股市场20多年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改革。

目前香港的新股上市交易日距离定价日通常长达5天,即业界俗称的“T+5”结算周期,而很多国际市场都可以做到“T+1”,如果遇到造成市场波动的国际大事发生,我们的结算周期肯定会令新股市场价格反应滞后,影响市场效率。因此,我们计划推出一个市场各方和监管机构都能获取新股发行信息并且无缝互动的电子平台,通过技术改革实现:程序简化、完全无纸化、结算周期大大缩短以及减少新股申购预缴冻结资金。

这项改革一旦完成,将会大幅提升香港新股市场的定价效率,尤其是大幅减少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可以消除目前新股发行对于香港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带来的不必要波动,并为将来新股发行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创造条件,从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长期竞争力。

第二件大事就是关于上市制度的持续完善与扩容。

上个月我们刚刚公布了有关法团实体不同投票权(即企业版同股不同权)的咨询总结,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法团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来香港进行第二上市,增加了上市制度的包容性。尽管不同投票权架构在其他市场已经通行多年,但对于香港市场来说仍是新事物,我们是在经历了多次广泛市场咨询后才在2018年修订了上市规则,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不同投票权新经济公司(仅限于个人同股不同权)来港上市。

目前,采用不同投票权架构的新经济公司越来越多,而且其中也有不少是法团不同投票权架构,市场对于拓宽上市规则允许这些公司来香港上市的呼声不少,所以我们在年初发起了这次咨询,在这次的咨询中,大部分回应者原则上支持容许法团受益人享有不同投票权, 但对于具体如何执行有许多不同意见,未能达成共识,所以我们决定给市场和监管机构更多时间来了解和考察不同投票权架构的上市安排,暂不修改有关第一上市的制度安排,但是我们找出了一个解决现实问题的变通办法,可以让符合条件的中概股来香港做第二上市,这些第二上市的公司必须证明自己在海外成熟证券市场已有良好的合规表现,能够保障公众投资者的利益,相信这些公司的第二上市会为香港市场提供有关法团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的上市经验,为我们日后修订不同投票权制度、不断增加上市制度的包容性提供有益的参考。

市场的需求不断在变化,所以上市制度的安排也必须与时俱进,未来我们还会在合适的时候发起有关咨询,集思广益,继续完善我们的上市规则。

第三件大事就是拓宽沪深港通的投资范围,尤其是将符合一定条件的第二上市的港股和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纳入港股通投资范围。

我们的上市改革已经初见成效,为香港市场迎来了众多新经济公司,沪深港通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为两地市场都带来了更多流动性,沪深港通投资范围扩容可以让这两大改革的成果相互成就、相互促进。

在香港进行第二上市的许多都是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新经济公司,不少尚无营业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也因为潜力巨大而备受投资者关注,我们一直在与内地合作伙伴及监管机构讨论将它们纳入港股通投资范围,为两地市场的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机遇。沪深港通是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创新机制,投资范围越广就越有吸引力,越能给两地资本市场带来共赢,我坚信互联互通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此外,由沪港通开启的互联互通机制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断升级和完善的空间还很大。例如,互联互通能不能从现在的二级市场延伸到一级市场,能不能从现货市场延伸到期货市场?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探索的问题。如果要从现货延伸到期货市场,香港要走的第一步应是丰富自身的期货产品。

香港交易所一直在与监管机构密切沟通,希望尽早推出MSCI中国A股指数期货。在沪深港通机制推出后,近几年来国际投资者不断增加对A股的投资,他们对于风险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我们在去年3月获得了MSCI 的授权,希望推出MSCI中国A股指数期货帮助国际投资者管理风险,让他们更加放心地投资内地股票。

这一计划若能落实,一定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内地股票市场的对外开放,同时也会丰富香港的风险管理产品,从而提升香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诗莹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