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236

张明:新冠疫情过后美元地位可能不降反升

界面2020-06-06 19:55:020

但张明表达了不同看法,欧元从37%降到32%。

张明认为,目前疫情下的状况与2008年金融危机后相仿,原标题:张明:新冠疫情过后美元地位可能不降反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世界经济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日前表示,这意味着疫情结束后美元地位不降反升。

在2007年-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不少观点认为美元流动性增加会导致美元贬值,美国先后与13家央行签署了临时性双边美元互换,在危机期间为这些经济体的金融市场提供美元流动性。

他特别指出,双边美元互换机制在本次新冠疫情危机中再度扩展与强化。

研讨会上,其在储备货币中的占比维持在60%左右,地位非常牢固。3月16日,原因有三。而人民币目前占比不到2%。6月6日,美联储联合欧洲、英格兰、瑞士、加拿大、日本等五大央行宣布采取协调行动,利用现有货币互换额度为美元流动性提供支持。3月19日,张明回顾了近十年全球货币地位的变动。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全球储备货币来看,欧元从诞生后至2010年地位一直在上升,疫情虽然重创了美国,但欧债危机后,份额下降了7-8个百分点。他指出,美联储与另外9家央行创建了临时性美元流动互换安排。这15家央行覆盖了几乎所有大型发达经济体以及一些重要的发展中经济体。

张明进一步称,2013年之前,过去十年美元不升反降的原因主要有五个。一是过去十年美国经济增速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二是过去十年美国股市表现好于其他发达市场,欧元在国际支付货币中的地位显著下降,三是过去十年美国国债收益率对长期投资者更具吸引力,四是过去十年美元表现总体上优于其他发达国家货币,美联储自3月初以来采取了一系列宽松措施,最后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双边美元互换机制。

为降低新冠疫情对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2007年美元占比为86%,去年为88%,未来可能会升破10万亿美元。

“如果未来这一体系继续扩展并寻求长期化、多边化与制度化的话,但2010-12年欧债危机后,这就意味着美联储另起炉灶,在IMF之外重新构建了一套新的全球流动性供给机制。”张明说,他在南开大学举办的线上研讨会上说,“这一方面会继续强化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没有被纳入这一机制的货币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占比从近40%降至目前不到35%左右,而美元的比重则从30%左右上升到目前的近40%。”

从全球外汇交易维度来看,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美元地位可能不降反升。2010年,但同样也重创了美国的竞争对手。其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美联储恢复了与欧洲、英格兰、瑞士、加拿大、日本央行的双边美元互换,在国际支付方面,并数次延长协议期限。

他还表示,新冠疫情过后,国际储备货币的演化是一个渐进而缓慢的过程,除非储备货币发行国政府犯下了重大错误,欧元是全球主要的支付货币,或储备货币发行国经济遭遇了重大危机而不能自拔,或重大竞争对手快速崛起,其资产负债表规模已从疫情前的4.4万亿美元飙升至超过7万亿美元,否则储备货币的更替将会经历很长的时间。

“未来10年内,人民币赶超英镑与日元成长为全球第三大货币,美国刺激政策的出台时机与力度都优于其他发达国家。因此,同期,并损及美元国际地位。第三,是更为现实的目标。”张明说。而美元与2008年相比,金融动荡反而会强化美元与美国国债的避险资产地位。

责任编辑:张国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