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款难、发货难、质量差”——“双11”国内网购投诉占比64.25%
原标题:今年“双11”消费前三热门投诉:
退款难 发货难 质量差
来源:华商报
{image=1}
随着“双11”活动落下帷幕,电商平台号称纷纷刷新纪录,消费者进入收货模式。不过,热闹背后也有不少问题。
11月17日,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20年“双11”网购消费投诉与体验报告》,报告涉及了综合零售电商(主要集中在二手电商、社交电商、进口跨境)、生活服务电商(主要集中在在线旅游、在线教育)等领域。
报告显示,双11期间国内网购投诉比例最高,占“双11”投诉总量的64.25%;商家投诉与平台纠纷其次,占比为10.24%;跨境网购占比为7.64%,是投诉第三热门。
双11期间各家用户体验与评价“参差不齐”,退款难、发货难、质量差为双11热点投诉问题。
电商消费投诉问题前10是,退款问题、发货问题、商品质量、网络欺诈、网络售假、虚假促销、售后服务、霸王条款、退换货难。其中,退款问题、发货问题、商品质量,屡屡成为电商消费投诉的前三大“老大难”问题。
在今年“双11”网购大促中,还存在大促商品降价差价难补、预售商品难发货、商品漏发少件、退换货难、承诺不兑现、退款遇阻等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表示,近几年促销活动让人“眼花缭乱”,有的促销规则比较复杂,消费者的知情权得不到保障。如果商家真心实意想做促销,那么广告、宣传越简洁明了越好,复杂的规则会增加交易成本。消费者权益保护追求的是扩大消费者的选择权,让消费者有更好的体验,才会继续参与。
上海汉联律师事务所宋一欣律师表示,“双11”成为众多电商分抢市场蛋糕的重要契机,已经成为一种普及的活动,整个行业基本上形成了铆足劲卖货的习惯。随着成交额快速增长,说明消费市场广阔。但同时,照目前的情形来看,电商产业链上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后端供应链、产业链协同、相关设施(例如物流配套)等,都有许多痛点需要改进,尤其是对于细分的市场,例如冷链物流等,成本还是比较高的,这部分对应的消费红利尚待挖掘。
“海量信息,消费者容易冲动消费。”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蒙慧欣表示,在资本的助推和激烈竞争下,这些促销活动越来越繁杂。面对各种促销活动消费者一定要理性,避免因冲动消费而陷入商家的“套路”。此外,部分头部平台为刺激消费会推出金融产品,消费者要对不同平台的分期手续费、自身的还款能力有清晰的了解,量力而行,避免影响个人征信。 华商报记者 黄涛
责任编辑:蒋晓桐
山东能源与兖矿集团,山东高速与齐鲁交通官宣重组
据济南时报,7月13日上午,省政府在济南召开有关省属企业改革工作推进暨干部大会。会上,宣布了山东能源与兖矿集团联合重组方案、山东高速与齐鲁交通集团联合重组方案;宣布了联合重组后的企业领导班子。按2019年财务数据测算,重组后的新山东能源集团、新山东高速集团资产总额将分别达到6379亿元、9452亿元,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6371亿元、1237亿元。责任编辑:梁斌SF0550005企业遭遇巨额电信诈骗 中国银行助力悉数追回
来源:燕赵都市报本报讯(燕都融媒体记者张静涛通讯员马晓楠)近日,中国银行河北分行为沧州某企业成功追回跨境电信网络诈骗44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40多万元。据介绍,该行分支机构充分发挥集团全球化优势和跨境金融服务专业优势,与时间赛跑,全力联系海外中转银行,在最后时刻紧急止付,为客户挽回巨额损失。0002苏宁变了:引入深圳国资 江苏苏宁足球俱乐部面临解散
来源:北京商报148亿元,深圳国资出手苏宁易购。2月28日,深圳国际与苏宁易购一前一后发布公告,深圳国际以及背后的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顺利成为苏宁易购的新股东,苏宁也强调张近东依旧是第一表决权股东。到此为止,“苏宁要卖掉电商业务”的传言在三个月后的今天有了明确答案。0000中芯国际:一季度欧美客户收入占比45%,产能供不应求
澎湃新闻记者周玲6月16日,中芯国际(688981)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今年一季度营收中来自于欧美客户的收入占比近45%,目前公司产能供不应求。0001锂电池厂抢人大战:猎头每天打100个电话挖人,老板做梦都想上市
来源:时代财经2021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大爆发,为满足下游车企需求,以宁德时代为首的动力电池厂商将现有产能利用率最大化,并不断上马扩产扩建项目。在行业高速成长背后,产业链上的从业者同样进入忙碌状态:在电池生产线上996起步的工人,加班到不舍昼夜的新能源猎头,愁白了头发考虑让公司规模在这一轮周期中扩大数倍的小企业老板……奔波于不同岗位的个体,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爆火最鲜明的写照。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