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私募调研热情骤升 近4000家机构合计调研逾5200次
年末私募调研热情骤升,近4000家机构合计调研逾5200次
来源:金融1号院
原创 柠檬不酸
临近年末,私募调研热情急速升温。“金融1号院”最新梳理,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有3969家私募累计调研上市公司5240次,其中不乏诸多百亿元级私募,淡水泉、泓澄投资、星石投资、重阳投资和彤源投资等,调研个股数量居前。从被调研上市公司来看,歌尔股份、海康威视、迈瑞医疗、卫宁健康和汤臣倍健等,被集中调研多达数十次。
多位私募人士告诉“金融1号院”,私募年末调研热情升温,主要在于对明年市场表现较为乐观,在寻找符合基本面指引下的投资方向;尤其在四季度以来,不少个股股价表现与行业基本面相辅相成,估值和盈利呈现出了一致性,私募加大调研更多是为了寻找更符合基本面预期的投资机会。
多只个股被集中调研
“金融1号院”根据私募排排网提供的数据梳理,在近4000家私募合计超过5200次调研中,多只个股被诸多私募集中调研,例如卫宁健康、华东医药、汤臣倍健、歌尔股份等,均被多家知名私募调研;此外,美年健康、仁川技术、华宇软件、海康威视等,其调研次数也都排名靠前。
从机构调研个股的的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电子、机械、医药、基础化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计算机、汽车等热门行业。数据显示,私募依旧青睐电子板块,近一个月有54只个股获调研。除了歌尔股份、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大族激光等外,新洁能、立昂微、奥海科技、帝科股份、中芯国际等多只新股也都有过调研。此外,医药股虽然年底继续调整,但私募对其关注度仍不减,近一个月合计有35只医药股获调研,包括了迈瑞医疗、美年健康、华东医药、长春高新、康泰生物等在内。
事实上,进入四季度,顺周期和逆周期股成为了机构不断提及的热词,而在调研中,基建、房地产、有色金属、钢铁、石油石化等也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关注,例如中信特钢、永兴材料、华菱钢铁、浙商中拓、图南股份等多只个股,均迎来多家私募机构调研。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向“金融1号院”表示,私募调研热情升温,一方面在于年内私募取得了不错收益和管理规模提升;另一方面A股股价表现和板块基本面高度一致,加之机构投资者对明年市场偏乐观,进一步推升了需要寻找投资方向的调研需求;包括私募在内的机构调研方向往往和市场热点趋同。“短期来看,医疗、芯片半导体、消费电子、可选消费等表现突出顺周期板块受到了更多关注。前期受疫情冲击较大,但景气度正在提升的顺周期板块具备了比较突出的机会;其次,预期明年注册制会推动市场定价体系的调整和平衡,相对受抑制的优质核心蓝筹股有望成为跨年度行情的主要受益者。”
在诸多被调研的个股中,不少个股赢得了百亿元级私募的认可,以迈瑞医疗和卫宁健康为例,月内分别获得了399家、329家私募调研,其中包括了多家百亿元级私募;与此同时,汇川技术、歌尔股份、美年健康和海康威视也分别获得271家、243家、233家、219家机构调研。
数据同时显示,有29家百亿元级私募共计调研206只个股,其中,淡水泉月内共计调研了24只个股,星石投资调研了18只个股,高毅资产调研了16只个股。
股票私募持仓创年内新高
乾明资管高级研究员陈雯瑾告诉“金融1号院”,年末和年初市场会有几个月的业绩真空期,前期大涨的高景气板块成长股也出现较高溢价,私募有较高调换仓需求,调研热情也会随之高涨。从调研结果来看,虽然短期内资金存在分歧,但市场中长期投资逻辑具备一致性预期:一是境外疫情蔓延激发的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需求;二是近两年国内高端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增量机遇;三是四季度业绩改善的基本预期支撑。可以预期,随着外围环境趋稳,临近年底,休闲服务、航空、有色、能源等板块投资机会更明显。
根据同花顺数据显示,近一月A股热门调研板块主要是科技制造和生物医药,具体来看,计算机板块被调研了1368次,电子制造获得了859次调研,医疗器械获得了737次,半导体获得了642次,化学制品获得了468次。
“金融1号院”获悉,私募在年末除了加大调研外,在行动上也保持了一致,截至目前,股票私募仓位再创年内新高,百亿元级私募加仓幅度最大。根据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数据显示,截至上周(11月16日—20日),股票私募整体仓位指数环比上升0.65个百分点,加仓至78.34%,并创出年内新高,较年初相比,整体仓位水平上升了10.07个百分点。其中,58.96%的股票私募仓位超过八成,27.86%的股票私募仓位介于五成至八成之间,可见半仓以上股票私募占比超过八成。
分规模来看,不同规模股票私募均处于加仓状态,其中,百亿元级私募加仓幅度最大,目前整体仓位指数为83.53%,环比上升了0.88个百分点,较年初相比上升了14.51个百分点。其中,63.66%的百亿元级私募仓位超过八成,32.33%的仓位介于五成至八成之间,预示着九成以上百亿元级私募当前仓位过半。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志杰
百余家基金正调研这家机构 行业阿尔法究竟在哪?
公募“百亿减持”银行股!别悲观,百余家基金正调研这家机构,行业阿尔法究竟在哪?来源:资事堂作者|陈圣洁截至二季度末,按总市值加权平均来算,29个申万行业(新)一级行业里,银行业的涨幅排倒数第四,为-7.84%。究竟是谁在抛售银行股?公募基金的二季报或许可以给出答案。7月22日,公募基金二季报正式收官。数据显示,在市场环境变化背景下,二季度,银行股继续被机构大幅减持。0000光环加持 规模略有上升:嘉实核心成长混合A成立3个月回报率超20%
盘点新成立的爆款基金。其中,1月27日,嘉实核心成长开始办理基金份额的申购、赎回、转换和定投业务,投资者纷纷二次上车。作为“成长一哥”归凯的收官之作嘉实核心成长混合型基金成立以来不到三个月收益率已超20%。归凯表示将长期看好制造、医疗、科技与消费,认为港股是科技股未来主战场。建仓期:规模略有上升嘉实核心成长混合成立3个月回报率超20%0000大量赎回频现 爆款基金为何成“明日黄花”
从挤破头的“日光基”瞬间变成“明日黄花”,“基圈”投资景象令人咋舌。尽管一些基金背靠明星基金经理,也曾因申购金额过多不得不按比例配售,属于“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行列,却在成立后数个月内遭遇赎回。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