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底前重点公共场所AED设施全覆盖
原标题:北京:2022年底前重点公共场所AED设施全覆盖
昨天,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提高急救服务能力和水平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及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意见建议。市卫健委副主任张华介绍,截至目前,全市今年日常急救服务累计出车41万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9%,呼叫满足率维持在95%以上。2022年底前,将实现重点公共场所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设施全覆盖。
现状
纳入120统一调度的999急救车组已出车万余次
据市卫健委介绍,7月28日,本市启动“两统一”工作,全市院前医疗急救电话统一为“120”,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以下简称999急救中心)首批20辆救护车、培训合格的126名急救人员纳入120系统统一指挥调度,2021年底前完成过渡。
截至目前,999急救中心纳入120统一指挥调度的车组共出车1.6万余次,日均每车组10次,人员稳定,运行良好。
此外,“北京通”APP开发“医疗急救”功能,120指挥调度系统实现呼叫定位,所有急救车组实现了微信、支付宝付费,目前85%的患者使用微信、支付宝付费。
年底前7条地铁共105站全部配置AED
院前院内急救医疗信息衔接方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7家医院实现院前指挥调度、急救车组及院内急诊信息实时共享。
2022年底前,本市将实现重点公共场所AED设施全覆盖,一线工作人员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率达到80%。目前地铁系统已启动AED配置工作,今年年底前7条地铁共105站将全部配置AED。
999启动非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人才培养方面,建立院前医疗急救机构绩效工资增长机制。将符合条件的院前医疗急救人员纳入保障性住房范围,提供租赁型保障房。支持和引导医疗卫生人员以轮转方式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已完成管理系统开发,2021年起实施。此外,已制定相关政策,明确急救与非急救服务的业务范畴。999急救中心启动非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市负压救护车从年初的34辆增加至116辆,发热、疑似和确诊病人全部用负压救护车闭环转运,共完成相关人员转运任务近2.4万人次。
问题
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短缺问题突出
报告指出,目前本市急救服务平均反应时间为18分钟左右,距离国内领先水平和本市规划目标(12分钟)仍有差距。部分区域、部分时段患者搬抬服务供给不足。
今年本市新建急救工作站32个,一部分新建站点由于缺乏医护人员尚无法实现24小时运行。按照规划要求,全市还将新建200余个急救站点,医护人员缺口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此外,目前,本市重要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比例为5台/10万人,低于深圳、海口、上海等地。市民社会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率仅2%,与发达国家城市差距较大。
建议
尽快剥离“非急救”业务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建议,进一步优化人事管理制度,将现有编制持续向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一线岗位倾斜。加快推动薪酬制度改革,把岗位收入与服务数量和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挂钩。尽快实施符合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特点的专业技术等级评价机制,将岗位业绩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指标。
此外,为了把有限的急救资源用在刀刃上,应尽快将非急救服务从120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中剥离出去,严格依法落实院前急救车不得用于其他活动的规定。加紧制定非急救服务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明确社会力量参与非急救服务的准入标准和退出机制。
责任编辑:赖柳华 SN244
“羊来茶往”!湖北回礼很对蒙古国“安达”的胃和心
“羊来茶往”的佳话正“刷屏”,大家都看到了吧?{image=1}蒙古国为支持中方抗疫送来3万只羊,湖北等地抗疫英雄已经吃上啦!为表达感谢,湖北省日前回赠蒙古国一批用心挑选的礼物,可以说是很对“安达”的胃和心!先说第一个心意,茶!湖北省此次“回礼”中包括青砖茶2万份、宜红茶2000份。对蒙古国民众来说,这礼物再贴心不过了。{image=2}春运第三天,全国发送旅客1727.9万人次
昨天(30日)是春运第三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昨天,全国发送旅客1727.9万人次。其中铁路发送296.3万人次,公路1353万人次,水路29.8万人次,民航48.8万人次。全国高速公路流量2699.3万辆。责任编辑:贾楠SN2450000新冠疫情留给运输从业者的考卷
居民对安全的担心、社会对抗大流行病的方式,已改变了许多公共空间的使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Dr。MartyMakary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户外比户内更安全,这些对能够使用户外的餐馆以及其他企业的活动产生了影响。虽然还不能评估出影响会持续多久,但对道路公共空间却产生了实质影响。而且,从城市弹性来讲,迎合这种改变,将会有助于增加城市对抗灾难的能力。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