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IPO审核最后冲刺:一日内14家赶考 全年首发融资将破4000亿
原标题:2020年IPO审核最后冲刺!一日内14家企业“赶考”, 全年首发融资额将突破4000亿
临近年底,IPO审核进入冲刺期。
继11月19日A股市场迎来13家IPO企业同日上会的盛况后,年内单日审核数量纪录将再被刷新。
根据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审核中心、证监会发审委最新数据显示,未来一周,将有20家企业上会接受审核,仅12月3日一天,便有十四家企业迎来IPO审核“大考”,其中中小板有2家,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各有4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数据发现,自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以来,IPO审核节奏明显加快,其中9月、11月便分别有95家、96家企业IPO申请上会审核。而今年上半年(1-6月)合计上会审核家次也不过165家。
此前,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孙念瑞曾在公开场合表态:“随着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先后落地,改革第三步——全市场注册制将适时稳步推进。注册制之下,企业发行上市效率明显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也稳步提升。”
本周20家企业待审核
具体来看,本周新有20家待审核的企业,预计募资规模合计153.87亿元。其中在创业板上会的有8家占总待审核企业的40.00% ,合计拟募资规模为49.30亿元,是待审企业最多的板块;科创板拟上会企业数量合计6家,拟募资规模合计69.49亿元,是拟募资规模最多板块;中小板待上会企业2家,拟募资10.40亿元;主板待上会数量4家,拟募资24.67亿元。
行业分布上看,20家企业大多数来自制造业,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3家,位居首位,专用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则各有两家企业上会。
从中介机构情况来看,本周审核的企业中,东吴证券和海通证券各拥有3家待审核企业,成为拥有最多待审核企业的保荐机构,会所和律所拥有最多待审核企业的分别是天健和金杜。
区域分布上看,20家企业来自7个省市,企业数量最多的为江苏省,合计有7家企业上会,占比高达35%。紧随其后的广东省则有4家企业拟上会,山东省为3家,排名第三。
从企业上看,拟募资规模最大的莫过于新点软件,公开资料显示,新点软件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重点软件企业,专注于为智慧招采、智慧政务及数字建设三个细分领域提供以软件为核心的智慧化整体解决方案。
2017年-2019年,新点软件营业收入分别为84652.86万元、118840.18万元和152698.44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4614.32万元、21604.78万元和26345.79万元。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为15.24%。
此次新点软件IPO融资拟募集资金约29亿元,主要用于底层技术研究、智慧招采软件平台升级、智慧政务软件平台升级、数字建设软件平台升级、智能化硬件设备升级、总部研究中心及区域运营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其次,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华润化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次IPO拟募资金额也在十亿以上,分别达到25.02亿元、14.5亿元,两公司分别为科创板、创业板排队企业。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A股市场的新股扩容,目前是正常速度,是注册制改革带来的市场包容性的一个重要的体现,目前,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需要A股市场尤其是科创板、创业板发挥带头作用。”
注册制IPO迅猛扩容可期
下半年以来,随着注册制稳步推进,IPO审核节奏加快已是趋势。
事实上,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上会企业数量就密集创出新高。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今年1-5月,除2月份外,IPO上会企业数量每月控制在30家左右,并没有受到疫情干扰。
进入6月,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方案正落地,大量中小企业密集申报创业板,上会企业家次突然蹿升至52家,7、8月上会企业数量再创新高,分别达到72家、71家。8月24日,首批创业板注册制企业上市,IPO审核节奏再度加快,9月IPO上会企业数量突破95家。
10月份,受国庆长假以及蚂蚁集团IPO等因素影响,审核节奏略有下滑,但当月上会企业数量仍达到52家。11月IPO审核再次回归常态,上会企业数量创出新高,达到96家,超过9月最高审核记录。
随着12月到来,IPO审核节奏由往年进一步加快,根据当前创业板、科创板上市审核中心,证监会发审会安排,12月1日至8日,安排上会企业数量已经突破20家次。
“注册制之下审核效率是有很大提升的,不过当前也确实有消化存量的动力。”华南一家券商投行部人士受访指出。
事实上,注册制铺开后,中小企业申报IPO热情高涨。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预披露且处于正常排队状态的IPO企业数量高达578家,其中注册制下排队企业合计433家,核准制下排队企业145家。
截至11月30日,创业板受理企业中,还未上会企业合计294家,包括29家已受理,186家已问询,79家中止审查;科创板受理企业中,还尚未上会的企业也高达138家,包括17家已受理,113家已问询,8家中止及财报更新企业。
在较大的存量压力下,审核节奏加快、审核效率提升是注册制下主要思路。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由于审核效率高,交易所对IPO各个流程都有明确的时限要求,以创业板为例,申报IPO企业从受理到过会平均用时约60天。
随着注册制在A股市场落地,业内人士预测,A股市场首发融资额将创出新高。
截至11月30日,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量已经突破4087家,其中今年以来上市的企业突破369家,首发融资额合计3996.75亿元。而2017年、2018年、2019年,A股市场首发融资额分别为2301.09亿元、1378.15亿元、2532.48亿元。
分板块来看,注册制为科创企业提供了有力的直接融资支持,科创板和创业板各上市了123家、91家企业,分别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1996.12亿元、796.31亿元,占A股总融资额的比例分别达到了49.94%、20%。
董登新认为:“明年来看,我相信IPO的数量还会明显增长。科创板和创业板,仍然会是未来IPO扩容的主力军。我们的A股市场,将来对于新经济公司、科创公司会有更大力度的扶持。因此,未来A股的IPO扩容,可能更多地集中在新经济公司、高科技公司身上。他们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责任编辑:逯文云
鹏博士“轻资产”转型成效显著 上半年净利同比增517.03%
8月27日消息,8月27日晚,鹏博士发布了2020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鹏博士实现营业收入约28.51亿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7.27%;实现净利润约3.2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517.03%,报告期内,数据中心业务及智慧云网业务依然是集团战略转型的重点。0000A股又爆雷:6万股东惨遭“闷杀” 艾格拉斯被立案调查
每经编辑毕陆名又一家A股上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12月6日晚间,艾格拉斯(002619,SZ)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另外,鉴于公司已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提名改选公司董事事宜,经申请,公司股票12月7日复牌。0000“神秘人”隋田力失联 9家上市公司被骗240亿都和他有牵连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记者|俞瑶实习记者|陶玥阳席卷多家上市公司,合计亏损金额或超240亿元的“专网通信”事件还在不断发酵,事件背后的“神秘人”隋田力,却失联了。0000葛卫东等“牛散”操盘手法曝光:相对分散与重仓持有 “结局”亮了
牛散们手握重金且频频押中重组、黑马等牛股,因此其持仓动向备受市场关注。伴随2020年中报披露落幕,赵建平、葛卫东等“牛散大佬”持仓全部浮出水面。据《红周刊》记者梳理显示,今年二季度,牛散持仓风格整体呈现出“多股分散”与“重仓集中”两个极端,最多的持仓超过20只,最少的仅钟情一家。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