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频飞,今年终于快结束了!六大指标帮你判断明年投资机会
受疫情影响,今年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冲击,资本市场经历了剧烈波动,黑天鹅频飞,哪些关键因素决定当前的资产配置?明年有哪些机会可以关注?在近期召开的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0年年会上,我司总经理助理、组合投资总监范楷博士出席“2021投资机会”,“2021年大类资产配置趋势”圆桌讨论,精彩观点不容错过!
先看战略------关注六大指标
主持人:2020年即将结束,在各类不确定性因素交织的情况下,哪些关键因素决定当前的资产配置?
范楷:我在公司除了做组合投资之外,还分管海外投资业务,所以我会自上而下结合全球数据将宏观和微观因素结合起来考虑这个问题。从宏观角度来看,我最关心三个因素:第一,整个大经济周期的运行情况和是否存在超预期的宏观数据,这对于选择资产类别有比较大的影响;第二,考量各类资产的性价比,例如,传统的股债性价比如何,这里面有收益因素、风险因素;第三,与贸易相关的指标。虽然中美发生了贸易战,但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在不断的升级,如RCEP,贸易升级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升级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同时在某些开放领域里也会面临更大的挑战,这考验我们的企业能不能做好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用新的利润空间提升估值。
就微观层面而言,同样关注三个指标:一是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否有新的品种引进,比如新的衍生品种,这些新品种的产生或者引进、上市,可能对投资者的行为包括盈利逻辑产生一定的影响;二是股指期货基差,代表了一定的市场情绪;三是关注长期资金的引入,如果长期资金的引入比较顺利,我们相信A股的配置价值将进一步提升,配置价值的提升会产生估值溢价,估值偏高就不是问题。
除了资产的配置之外,我们在策略端也可以做很多工作,除了比较常见的股债策略,还可配置CTA、宏观配置等策略,它们能明显分散组合的风险因子或者提升收益风险特性。
再看战术------看好大宗商品和权益市场
主持人:明年有哪些机会可以关注?
范楷:综合考虑我提到的上述因素,下一步资产配置的方向将比较明确。首先,在经济复苏周期,我们看好大宗商品,有色金属是比较好的配置标的,尤其是铜。但在选择具体标的建议大家慎重,尤其是涉及商品期货的交易和保证金时,建议大家关注相关指数基金和期货ETF,避免交易风险和“看对没做对”的情况。
除了看好铜等有色金属之外,我们也看好权益市场。今年3月份和10月份美股暴跌,由于海外资本市场与A股相关性很低,对于海外的FOF基金和大量长期资金来讲,A股市场的配置价值必然提升了,而外资流入必然会推高A股估值,估值高会低配,估值低会超配,但整体增量是比较确定的。
此外,明年衍生品的投资也将更有价值,比如期权的投资,不同于股票点对点、甚至股指期货的线性损益,期权存在不同行权价和到期日,可以在三维空间构建一个非线性组合,可以给组合带来不同的收益风险特性和投资体验,也为投资者完成阶段性的投资目标提供了更多的保护工具和策略选择。
风险提示:所载观点均为投管人员当前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对未来的预测,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也不构成未来基金管理人旗下基金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若本材料转载第三方报告或资料的,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基金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安全。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人自行承担投资行为的风险与后果,敬请认真阅读相关的法律文件,并在了解金融产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对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马婕
冠军基放开限购:还有一批基金跟随 这是调整到位的信号吗?
“今天放开申购了,要不要加仓基金?”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经常会在各个社交群或者平台上发现类似的提问。这几天,一批基金开始松绑此前的限购措施,逐渐恢复大额申购业务,其中不乏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绩优产品,连去年的冠军基金也在今天放开申购。大佬们集体放开申购、开门迎客、补充弹药,传递出什么信号?春季行情要来了吗?多只基金恢复“开门迎客”00007月16日华夏建信创金合信等直播,解析周期、成长、黄金等机会
【券商直播间】探寻牛市基本面|长城证券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汪毅:本轮行情的成因及脉络探寻牛市基本面|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高瑞东:大国博弈和金融周期中进击的牛市【港股直播间】浦银安盛基金罗雯:把握港股资产配置机遇国信香港夏晓东:港股牛市来了如何寻牛?【基金直播间】0000长城基金程书峰:年末流动性全面宽松,长短端收益率均下行
上周(12月21日-25日)正值12月下旬,银行间资金面较此前并无收紧,反而宽松程度更高,隔夜资金利率再次回到1%以下,非跨年的7d资金价格也回到2%以下,银行间的成交量维持在4.5万亿左右。随着银行间的资金面持续性宽松,上周1Y以内的同业存单收益率进一步下行,延续了此前两周持续下行的态势。0000东吴基金乔迁新居;海富通长三角ETF延募;金信基金产品日涨6%
{image=2}基金业界{image=3}在管基金总规模超过百亿的基金经理人数达62人,管理规模超过1.1万亿,其中17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200亿元。{image=4}{image=5}基金产品{image=6}0000防业绩摊薄 多只绩优基金发布限购令
7月以来,A股市场表现强势,随着一大波资金的进场,不少基民纷纷“上车”。据一家基金销售电商平台透露,上周权益类基金申购量创下历史新高。然而,绩优基金不是想买就能买。截至7月9日,已有680只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发布了暂停大额申购的公告,200只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暂停申购,其中不乏今年以来回报排名靠前的权益类基金。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