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8565

华夏、华宝各有“舌尖上的ETF”开售 各主题ETF为何能大行其道

新浪财经综合2020-12-14 17:17:451

华夏、华宝各有“舌尖上的ETF”开售,大搞舌尖噱头,卫星产业ETF、创新药ETF…各主题ETF为何能大行其道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记者,韩理 沈述红)讯,12月14日,华夏食品饮料ETF和华宝食品饮料ETF正式发行,这两只产品是市场首批食品饮料行业主题ETF。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近期行业主题ETF发行活跃,农业ETF、光伏ETF、银行ETF……等产品相继发行,不少产品还仅发行一天。

伴随着行业ETF火热的发行,ETF市场也呈现出更加趋于细分化的特征,产品背后的营销更是花样百出。有公募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各家基金公司争相发行行业主题ETF,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宽基ETF市场的格局已定,后来者很难突围,只能进行差异化竞争,布局细分领域ETF。”

首批食品饮料ETF发行

12月1日,首批两只食品饮料ETF获批,这也意味着行业主题ETF又添新丁。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食品饮料这一领域并未有ETF产品,这两只产品也是弥补这一领域空白。记者了解到,华夏食品饮料ETF发行期为10天,华宝食品饮料ETF发行是5天。

{image=1}

这两只产品跟踪的指数均是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该指数是从食品制造等细分产业中挑选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公司股票组成样本股。目前具有49只成分股,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五粮液、贵州茅台、伊利股份、海天味业、泸州老窖、洋河股份、山西汾酒、中炬高新、青岛啤酒、今世缘。

这一指数的涨幅也是有目共睹。自2004年12月31日基日以来截至2020年12月11日,细分食品指数累计收益为3163.65%,年化收益为25.21%,相对沪深300和中证500累计超额收益分别为2776.63%和2642.71%,对应年化超额收益分别达14.46%和12.71%。

食品饮料ETF拟任基金经理、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总监徐猛表示,食品饮料的机会主要集中在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品牌护城河强、现金流较好、市场占有率较高。此外,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品牌,因此龙头企业更占优势。ROE高、盈利增长确定性高、长期继续性高,这“三高”特征是食品饮料龙头企业持续走牛的原因。随着我国消费升级不断深入,市场消费总量持续扩张,使得国内的食品龙头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中长期来看,龙头企业的品牌价值和业绩均将持续增长,中长期机会依然存在。虽然目前食品饮料板块估值处在;是较高位置,但是整个指数(细分食品指数)盈利能力强,可以通过业绩增长化解高估值。

招商证券分析,2021年为“十四五”开局之年,酒企积极性较强,开门红可期。以历史情况来看,酒企通常在五年规划前期积极性更高,会加快目标进度,尽量提前完成规划任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乳制品等健康营养产品需求不断增加,进而也促进了行业产量和产品结构的提升。调味品习惯消费属性较强,用户对产品、品牌都建立了很强的粘性。而且调味品生产需要经过发酵工艺,产品差异化带来强定价权,尤其是品牌企业溢价更高。

花式营销

不过比起产品本身,这两家在食品饮料ETF的营销上更吸引人。

在直播火爆的当下,通过直播的方式进行营销,已经成为基金公司的必备招数。12月8日,华夏基金推出了相关产品的直播,在这次直播中,华夏基金不仅打出了“14亿人舌尖上的ETF”口号,更是把火锅搬进了直播间,这场直播也是基金业中首场“吃播”。次日,华宝基金也开启了一场直播,直播中也邀请到了重磅嘉宾来对“吃喝行情”进行了分析。

对于这种“新型”营销的方式,天相投顾高级研究员杨佳星表示,当前食品饮料板块热度较高,ETF产品在近期也有较高的热度,基金公司通过营销这一主题ETF,也是想打造ETF的爆款产品,算是在合适的时间点做了合适的事情。

而在直播之前,两家在营销“市场首只食品饮料ETF”的口号时引发了热议。原来在产品获批之后,两家公司均表示自己的产品是市场首只食品饮料ETF。

一位基金业资深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这类产品批复一般都是一批一批的,并未有所谓的‘首只’的概念”。那么为什么基金公司如此重视“首只”的称号呢?

有业内资深人士表示是,对基金公司而言,谁能抢到ETF的首发,就意味着抢占了这条赛道。在ETF市场,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规模更大,流动性更好的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基金公司的宣传” 上述研究人士表示。

南方基金曾在一篇关于ETF流动性的投教文章中指出,对于ETF来说“流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ETF的交易机制和股票类似,都是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所以对于那些每日成交量大的ETF,在如此巨量的交易规模下,个人的交易都只是其中的“沧海一粟”,无论资金多少,都可以方便地投资,也可以更好地退出。

但对于那些每日成交量比较小的基金来说,如果你的资金量较大,那么在卖出的时候可能就无法顺利地一次卖出。用股票来做个类比,在A股有人为冻结成交量的机制——“跌停”,一旦股票跌停,投资者就是想卖也没法卖。所以,不管看起来收益如何,小成交量的ETF都实在不是一个可以安全交易的对象。

回顾以往,类似“花式营销”在几个月前的首批科创50ETF宣传时就“可见一斑”。在线上,首批获批的四家基金公司均开设了专门进行宣传、投教的公告号。发布的内容中,除了传统的文字内容,还有以漫画的形式为投资者讲科普科创板的知识、有奖问答、视频内容等等。此外,各家基金公司还做了多场直播。

而在线下,基金公司也进行了多轮路演,一家基金公司的市场部人士表示,几乎天天去各个券商进行路演,同一个PPT讲了几十遍。

窄基ETF密集申报

ETF的火越烧越旺。与相关产品密集营销与发行同步的,还有ETF申报也的紧锣密鼓。

近期,除了国泰基金、富国基金和华宝基金等纷纷上报以顺周期为主题的化工产业ETF,以及鹏华基金、南方基金等申报跨市场债券ETF外,一些窄基ETF也陆续进入大众视野。华夏、招商、易方达等基金公司在大数据和创新药等新型指数捷足先登;富国基金则申报了卫星产业ETF。

12月10日,上证G60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也被申万菱信占位。值得注意的是,在申万菱信基金申请之前,上证G60战略新兴产业自去年底发布至今尚未有ETF关注。根据官方的介绍,上证G60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在长三角G60九个城市的沪市上市公司中,选取不超过50家规模最大的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股,反映相关地区的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相较于行业特征明显的指数,上证G60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则倾向于产业布局的概念。这也意味着其行业相对分散,即便有个别轮动行情汇集于此,对指数的刺激或拉动就相对有限。

事实上,这轮ETF产品的申报潮从去年就有起势。彼时,曾有上市公司借道ETF减持股份,此类投资工具瞬间成为舆论热点。但到了今年3月份,证监会开始收紧窄基ETF审批,众多新申产品都仅停留在“接收材料”阶段。

有公募人士表示,这主要是基于市场风险的考量。从过往指数基金的风险特征来看,窄基指数往往比宽基指数体现出更高的风险,其成分股较少,加之各大基金公司会在风口追风发行市场热点相关的ETF,容易发生资金扎堆效应,进而助涨助跌。

不过,在新一轮政策放开后,流动性行情再次把ETF推向高潮。截至目前,ETF总份额已突破4448亿份,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9.53%,芯片ETF、5GETF等在内的细分行业ETF份额超百亿。

激烈“厮杀”

对于这轮ETF申报与发行的“狂欢”,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副总经理汪洋指出,今年以来,A股市场结构性机会明显,某些景气度高的细分板块涨幅较高,使得某些主题行业ETF存在较好投资机会。

“从投资收益来看,相对更为分散的宽基及标准行业指数,细分行业指数产品能帮助投资者更为精准地把握市场变化中细分方向的阶段性涨跌,对于散户占比较高且历来对主题投资情有独钟的A股市场具有独特优势。”汪洋说。

虽然窄基业ETF前景广阔,已成为行业共识。各家基金公司争相发行窄基ETF,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宽基ETF市场的格局已定,后来者很难突围,只能进行差异化竞争,布局细分领域ETF。

但也有公募人士指出,不少窄基品种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同时跟进,这其中存在着“同质化”现象。但每一条ETF赛道上最终能活得很好的只有一两只,胡乱跟风,只会让ETF市场竞争更加混乱,被资金抛弃的产品极大可能面临清盘和转型,最终自食恶果。

“产品创新应该鼓励,但这里面势必存在无用功的现象,例如有些新品种,基金公司花了大力气去搭建系统、配备团队、营销推广,最后却做不起来。更为致命的是,很多中小基金公司承担不起这个试错成本。”华南一家公募市场人士称。

以中证800指数为例,今年就有建信中证800ETF、富国中证800ETF等4只产品在4月到7月悉数发行。而据三季报的数据来看,4月份成立的建信中证800ETF基金规模合计0.35亿元,规模最大的中银中证800ETF也不过1.86亿元。

“很多公司在申报产品前的投研能力和指数编制能力明显没跟得上来,多数产品设计并不走心,只是跟风布局。”上述公募人士指出。

责任编辑:陈志杰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