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682

导演踃馺批新版《鹿鼎记》:剧情逻辑粗糙 表演浮夸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12-17 07:13:410

影视剧越拍越难看?从业者并不这么认为

商业力量能推动产业发展,但创作缺少的是心。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影视剧真的越拍越难看了吗?

在近十年的社交平台上,有几个每年都会出现一次的帖子,比如:

?? 如果《还珠格格》放到今天还会爆吗?

?? 当然,现在连《xxx》这样的烂片都能上热搜。

{image=1}

可是,当年看《还珠格格》这些片子的时候,大家是对它的剧情、台词、逻辑、服装、人物关系等等,是要评头论足一番,还是随便看一看,图个乐?

小巴同事也分享道:

以前电视台放什么我就看什么,从来不会考虑电视剧拍得好不好。反而是近十几年,突然有了好剧、烂剧之分。渐渐地,我变得看影评比看电视剧还多,那些评分高、影评好的剧,我才去看。

我们对以前影视剧的好感,会不会仅仅是因为“童年滤镜”?而我们对现在的剧的评头论足,只是因为我们的审美要求变高了?

关于现在的剧制是进步还是倒退的问题,连影视产业的专业人士都莫衷一是,更别提大众的评头论足。

小巴专门采访了各类影视从业人员,有互联网IP项目的开发经理、40多年从业经历的传统影视制片人,还有艺术类影视制作人,他们形成了截然对立的两派。

新兴的互联网剧代表认为,资金和技术的支持让影视剧一直在壮大

VS

传统影视人认为,现在的剧形式越来越精致,但内容却越来越流失

小巴觉得他们各有各的道理,大家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辩论的吧。

影剧20年的A面与B面

A面

电视剧的水准总体是在进步的

匿名

前华策影视项目经理

前腾讯影视制作项目经理

电视剧的水准总体来说是在进步的。20年前的剧,从制作技术、审美、观影节奏和观影题材上,都不如现在。有三个方面可以说明问题:

① 从产量上讲

有一个数据:1998年,历年国剧数量首度突破100 部(豆瓣统计)。在这之后,国剧数量持续增长,到了2019年,国剧一年的产量是535部。

{image=2}

20年,增长了5倍。

1998年的时候,经典剧是有很多,比如像《还珠格格》《鹿鼎记》等等。但是除开好的剧目,剩下还有几十部悄无声息的片子,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好坏吗?就业内人士的判断来看,这些剧都不太好。

而最近这十几二十年,剧的产量多了那么多。有些剧因为互联网传播速度快,烂得出圈了,人们便产生了一个印象——现在的剧都烂。

可是,2010到2019的十年间,《战长沙》《伪装者》《甄嬛传》《人民的名义》等叫好又叫座的佳片,也不在少数。人们怎么就把它们忘了呢?

我觉得这就有点“统计性歧视”,或者说刻板印象了。

② 从资金规模上讲

以前的剧单集投资几十万,到现在的可以达到几千万,成本千差万别。

影视行业在2003年的时候开放民间资本,这十几年间,有不同类型的资本相继涌入,资金成倍地增加。

越来越强的商业力量,给我们提供了更多支持。这些资金能孵化出更优秀的制作团队,打磨更精致的视觉体验。

有了互联网的大规模融资,我们现在的重点项目,也在往大制作上靠拢。

③ 从技术上讲

过去传统电视剧,面临着创作的老化、僵化问题。主创年龄层高,虽然阅历丰富,剧本文学性更强,但他们创作时完全没有和观众交流,作品越来越不适合年轻人的口味。

互联网介入以后,情况好了很多。互联网做剧,底层逻辑是用户导向的思维,它有更好的技术优势。因为可以拿到更真实的数据,制定用户画像,互联网自制剧在前期的开发的时候,已经完成整个IP设想、商业体量评估等等。

它的运作模式,也比传统影视多了很多可能性。以前的内容可能只到剧本,现在有很多IP的衍生转化。拿《盗墓笔记》来讲,一个故事核,可以从剧、到电影、到周边授权、密室主题、电商开发等等。

后期的宣发也能通过互联网融媒体,用碎片短视频的方式更快传播,然后给电视剧导流。

{image=3}

B站《盗墓笔记》的相关剪辑视频

所以现在的影视剧不论是从数据,还是从精细程度来说,表现都是往乐观方向发展的。

在创作条件越来越好的现在,更多影视项目得以落地。这其中,出现比以往更多质量参差不齐的剧,可那些,并不能作为“当代影视”现状的代表,而掩盖好剧的光芒。

B面

资金流向形式,但内容靠的是用心

踃馺

影视老人、制片人、导演

电视剧的制作成本水涨船高,互联网的推动让收视数据呈现一片光明,业内的收入也非常可观,整个影视产业从商业角度来看,欣欣向荣。

可是,光明的背面,有一个趋势——剧的形式越来越精良,比如特效、画面、服化道,但讲故事的内核,却变得呆板、悬浮、没有意思。整个行业现在以数据和工业进步为傲,我怕的是业内评判一个剧的好坏,再不把故事本身作为第一准绳。

以前做《大明宫词》的时候,制作预算在1800万。编剧写剧本,又是借鉴莎士比亚,又是磨台词,对主角武则天的刻画,入木三分;故事戏剧冲突也强烈,还试图刺探皇权、女权等深重议题。

{image=4}

现在的剧,比如像新版《鹿鼎记》,预算估计在15亿,可是大众满意吗?不仅业内觉得它剧情逻辑非常粗糙,普通人看了也觉得表演浮夸,人物关系如同儿戏。

巨额的资金买得了椟,买不到珠。千金难买好故事。

我刚才聊到的是资金对行业的副作用,其实互联网平台的技术,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互联网平台从业的这群孩子,是从影视公司或者电影学院出来的,理论上来说他们是专业的,但缺乏实践经验。在这种项目体系下,由他们来指导行业里摸爬滚打好多年的创作者怎么拍戏,有时候不免有种“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感觉。

互联网还有大数据。大数据下,电视剧就像产品一样,可以被细分。近两年还出现一个词叫精准定位。十几岁的观众给他们看“校园剧”,二十几岁到三十几岁的观众看“都市爱情”,男的看“战争剧”,女的看“大女主剧”。

可是,精准定位的依据到底是什么?大数据告诉你十几岁的人可以看青春片,但他们只能看这个吗?难道十几岁就不能看艺术片吗?大数据真的能完全了解市场吗?

而且精准定位最可怕的一点是,老年人和小朋友没有戏看了。因为这两类人群上网率和点击率不满足指标,于是这个市场就被忽视了。

以后,全年龄向的电视剧会越来越少。互联网只为贡献数据的网生代定制各类影视剧。可是,网生代又有除了电视剧以外,游戏、直播等更丰富的娱乐方式。而被数据遗漏的那部分人,老年人、小朋友,恰恰更需要影视作品,来填补娱乐空白。

互联网数据指导戏剧这件事,会遗失掉剧本的人情味,以及要靠人生阅历去打磨的分寸感。

飓风

电影制片人

电影市场投资人

现在电视剧的体量非常大,而且拍摄周期长,销售方式也多。因为牵扯多头的投资方,所以其中的利益相关方非常多,项目的创作就会变得复杂。一些平台、资方在前期创作时就会介入,干预创作的人多了,剧本连贯性和逻辑性就会出现问题。

而且互联网自媒体的兴起,也给影视的宣发带来更多可能性。比如《隐秘的角落》相比于《沉默的真相》,就是爆点先行。剧的收视还没上去,话题度已经在自媒体上炒得火热了。

这种转变也会让有些项目组投机取巧,把更多精力放在制造话题点上,而对剧本本身下的功夫就不够足了。

同时,现在互联网平台用大数据来衡量剧集,也对创作产生限制。因为影视创作的议题和规律很难用数据的方式作为标准。比如一个言情剧,它如果只拍谈恋爱,有什么东西可拍呢?

你对桥段的铺排能像数学公式一样一板一眼吗?写一个剧,难道必须前5秒就相遇,后10秒再对视并一起摔跤然后接吻吗?这就仿佛理科生在用做实验的方法在做一道菜。

创作本身不能陷入模式化和机械化。即使电视剧追求通俗,但通俗的故事也要好好讲,起码逻辑上要行得通,台词不出戏。再来就是延展到一些值得探讨的社会议题,让人看完以后有获得感。在这一点上,需要的是创作者用心,资金能起到的帮助,微乎其微。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