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基金魏凤春:短期市场风险偏好提振 等待岁末年初机会
{image=1}按兵不动
魏凤春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
核心观点
海外美国财政刺激谈判进展积极,国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宏观政策不急转弯,投资者对明年信用过度紧缩的担忧有所减弱,提振短期市场风险偏好。债券市场从违约冲击中开始恢复,信用债修复弹性逐渐好于利率。权益按兵不动,等待岁末年初春季躁动的机会。春季躁动前期,在保持顺周期核心配置的前提下,适当储备一些日历效应带来的科技成长超跌反弹机会。
宏观展望
展望本周,宏观方面,国内11月数据多数指标均加速且创近两三年新高。11月经济数据表现好,主要是内外部需求表现强劲,国内外假日和购物需求旺季,而且海外疫情有所反复,生产受到一定冲击,加大了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政策不会急转弯,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央行年末体现呵护流动性之意,短期国内宏观环境偏正面。
产业方面,半导体行业缺货涨价、人事变动、出口管制等利害因素交织,政策“及时雨”还需要长期扶持和资本投入。多省限电措施反映供需矛盾,影响更偏短期而非长期。高频数据的关注点包括:贸易运输、煤炭发电、农业生产消费、面板、地产后周期景气继续走高;光伏产业与基建地产施工景气止降回升;纺服化工造纸日用品暂无起色。
资产方面,上周美国财政刺激谈判的突破和美联储“鸽派”立场重新点燃顺周期交易,铜和原油等大宗商品大涨,美股材料,港股原材料、工业、能源板块都有不错的表现。国内MLF续作超预期和11月多数经济数据继续冲高,股债齐涨。市场仍在震荡趋势中,按兵不动,等待市场主线逐渐明朗。
A股
A股方面,中央定调明年宏观政策不急转弯,投资者对明年信用过度紧缩的担忧有所减弱,按兵不动,等待岁末年初春季躁动的机会。春季躁动前期,在保持顺周期核心配置的前提下,适当储备一些日历效应带来的科技成长超跌反弹机会。
港股
港股方面,全球经济向上共振、人民币升值、以及AH溢价高位均支撑港股中期向上,港股赔率好于A股;结构上,继续坚守低估值有补涨动能的金融和周期板块,以及受益于经济复苏的可选消费板块。
债券
债券方面,银行负债压力阶段性缓和,央行短期呈现出呵护流动性的意愿,市场从违约冲击中开始恢复,今年累计顺差比较明显,年底企业结汇,外汇占款可能多增,为流动性助力,珍惜短期交易窗口,之前利率短期修复确定性好于信用,当前可能信用修复弹性逐渐好于利率,可转债配置方向依然是有色/化工/汽车/可选消费。
原油
{image=9}原油方面,疫苗量产提速预期叠加海外复苏前景推动原油震荡上行,但考虑到美国原油库存目前处于历史高位,以及疫情再次封锁风险,预计短期内油价仍将保持震荡。
黄金
黄金方面,当前金价核心矛盾取决于名义利率和通胀的赛跑,美国财政刺激进展积极导致近期通胀预期上行较快,但疫苗量产提速亦将加强复苏预期,提振实际利率,预计黄金短期依然震荡。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我公司实际的投资结果,也不构成任何对投资人的投资建议。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月新基强势来袭:谁能成为第一只爆款?
中国基金报记者张燕北2021年首月,爆款权益类基金连环炸,百亿基金一日售罄和千亿资金认购一只基金的现象越来越多。进入2月,新基金发行依然保持较高节奏。数据显示,2月第一周,将有来自24家公募管理人的合计30只新基金进入发行期,其中仅2月第一个交易日就有16只基金集中上架。0000基金必读:南方上投摩根长城融通等产品基金经理离任
基金必读:“坤坤”后援团泪流满面,邓晓峰、冯柳、林园持仓曝光,南方上投摩根长城融通等产品基金经理离任【行业要闻】景林狂卖120亿、高毅80亿“秒光”私募大佬们爆款频出3月以来,高毅资产、景林资产等多家头部私募的产品在渠道热销。有私募在多家渠道募集规模达120亿左右,有私募限额募集80亿、被客户秒杀。“坤坤”后援团泪流满面:为什么别人家的基金能让80%的人赚钱?0000基民福利:支付宝上线“投顾管家”功能 南方、嘉实等都来了
基民福利!支付宝首批,南方、嘉实、中欧等都来了3月22日,记者发现部分投资者的支付宝上线了“投顾管家”新功能,由中欧、南方、嘉实等5家基金公司作为首批投顾服务接入支付宝投顾平台。各家基金公司向记者表示,希望与蚂蚁平台合作发挥各自,让更多投资者享受到可及性强、专业的投顾服务。{image=1}南方、嘉实、中欧等基金公司投顾服务接入支付宝投顾平台0006科创50ETF带火渠道 券商资管“带货”公募化产品
原标题科创50ETF带火渠道券商资管“带货”公募化产品来源上海证券报首批科创50ETF基金的火爆销售已告一段落,随着这些爆款基金比例配售后的大量回款陆续到账,被“带火”的券商渠道又开始主推自家公募化基金以承接资金。0001股市连续调整,中信保诚基金经理张弘如何看待后市?
近期股市连续调整,后市如何?中信保诚基金经理张弘给予了详细分析与解读。去年四季度以来,政府提出了稳增长的目标,预计稳增长将成为2022年政府最大的政策目标,目前还处于政策酝酿与出台期。而美国和欧洲2022年将大概率从疫情中走出来,经济复苏将是美欧今年的主题,相对应的,全球性大宗商品大概率将面临上涨压力,美国通胀水平已经连续高于市场预期。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