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出行“战争”进入中场 新变量驱动行业转型
原标题:从野蛮生长到新变量驱动:2020出行“战争”进入中场
“‘互联网+’交通运输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截至2019年底,网约车覆盖全国400多个城市,平台日均使用量达到2000万人次;共享单车有效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70余个城市发布共享单车管理实施细则,360余个城市提供了共享单车服务,日均使用量约4570万人次。”12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中指出。
值得关注的是,老年人打车出行的需求也在近日得到了关注。12月25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座谈会上指出,将组织各平台公司重点优化服务,包括优化网约车约车软件功能、增设方便老年人使用的“一键叫车”功能,依托95128约车服务号码保持巡游出租汽车电召服务并加快开通主要网约车平台电话叫车服务,通过技术手段为老年人提供优先派单等 。
事实上,作为汽车产业一大浪潮的“共享化”正在深刻改变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目前中国共享出行细分领域及产品服务极具多元性,包括自行车、电动车、汽车、公共交通等;其共享模式包括巡游出租车、合乘、分时租赁、私人汽车共享、网约车等。
同时,共享出行的战事也从未熄火。从2012年至今,共享出行从平台烧钱的野蛮生长,逐渐恢复理性,沉淀成为一种相对成熟的新出行业态。
在中国四轮出行市场,共享化一度成为风口。从滴滴、快的的补贴大战到吉利、上汽、一汽等基于整车企业背景的共享出行平台相继上线,再到GoFun出行、途歌、EZZY和盼达等共享汽车平台相继成立、洗牌、市场出清,科技赋能价值日趋显现,行业逐渐进入路径清晰的成熟期。
而在两轮车共享市场,以2015年为起点,整个两轮共享出行产业经历了资本催化的膨胀期到大量商业模式被证伪、未构成核心竞争力的玩家被洗牌出局。随着12月14日摩拜宣布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全国范围内,两轮共享出行运营品牌只剩下哈啰、美团、滴滴三大巨头。
从传统主机厂到造车新势力,从互联网巨头到科技企业再到能源公司,围绕着出行产业的变革,共享出行的产业路径也在参与主体的角力与融合中,逐渐清晰。
“2020年还只是一个起点,我们相信10年后,中国乃至全球共享出行的比例有机会从3%提升到30%,共享化的出行服务,不仅仅是滴滴的愿景,也慢慢变成行业的共识。”在滴滴创始人程维看来,共享化依然是未来出行的最优方案。
出行“战争”进入中场
进入2020年,突发疫情产生的影响在出行市场上的表现尤为分化:一方面,出行行业增速逐渐放缓,总产值出现阶段性下滑;另一方面,人们的出行需求和习惯有所改变,个性化出行方式得到了快速发展,定制、预约、共享出行模式深受欢迎。
交通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网约车领域已有超过190家平台公司在各地取得了经营许可,250多万驾驶员持证服务,百万辆合规车投入市场,日均订单达到了2100万单,占整个出租汽车客运量的20%左右;共享单车已经在全国360个城市投放运营,日均骑行量达到了4570万人次;在分时租赁领域各地已投入运营的车辆超过20万辆。
值得关注的是,在汽车产业转入存量博弈时代的关键节点,出行领域的变革蓄势待发,主机厂、出行平台以及科技公司纷纷抢滩共享出行赛道,中国出行服务市场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早年,车企做出行被视为“消化库存”之举,毕竟,重资产、难盈利是显而易见的挑战。近年来,车企向出行服务商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背后的逻辑是,汽车市场接近饱和,行业正从增量竞争转变为存量竞争,而出行市场则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据普华永道预测,2030年,美国、欧洲和中国共享出行的市场价值将达到1.5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036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017~2030年)约24%,其中,中国的共享出行市场价值为56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738亿元),年均增长32%。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也对共享出行的发展给予肯定,他表示,“共享出行不会影响汽车产业的发展,未来10-20年内汽车数量不会因为共享出行的发展而减少,中国汽车保有量还有一倍的增长空间。”
因此,从吉利的曹操出行到一汽的旗妙出行、长城的欧了出行、上汽的享道出行以及重磅玩家T3出行,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已有超20家车企通过直接、间接的方式进入网约车市场。
“主机厂布局网约车的优势在于车辆定制化、车辆改造等方面。但同样,这也会带来一定的劣势。主机厂进场,只是一个单一的大股东。在资本市场方面,单一的主机厂获取外部资本的能力会相对较弱。因为它自身的关联度太强了,这就导致资本市场对于投资它们都会抱有非常谨慎的态度。此外,单一的主机厂难以在机制上灵活化。” T3出行CEO崔大勇曾公开表示,未来2-3年,网约车行业将形成“3+X”的竞争格局,行业持续洗牌。处于中下游的玩家生存下去会变得更为艰难、压力会很大。
Analysys易观分析则认为,未来1-2年,网约车市场将呈现“滴滴等头部企业以平台模式统领全国,B2C自营企业聚焦区域发展”的竞争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T3出行、曹操等自带强大后台和先天性资源的后起之秀崛起,滴滴市场份额正在被蚕食。
“滴滴今年其实面临一些挑战,因为从总量来说,很多车企加快在网约车市场的布局,滴滴的份额必然会减少,要达到原来的市场占有率,意味着要花更大的代价。”在平安智慧企业副总经理兼首席运营官张君毅看来,面对车企的入局、国家对网约车合规性的要求以及滴滴与优步合并带来的垄断问题,滴滴在区域市场将面临挑战。
不过从目前整体用户数量来看,网约车主流市场格局已基本形成。下沉市场正在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达3.62亿,占网民整体的40.1%。在用户规模和渗透率上已经处于比较稳定的水平。另外,相比于一、二线城市,由于互联网发展水平以及消费能力的制约,三、四线城市的网约车市场仍然有待挖掘。
新变量驱动行业转型
以2020年为起点,共享出行市场正在新变量的驱动下迎来变革。
在政策领域,2020年7月15日,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委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鼓励共享出行等产品向智能化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经济等迈向新阶段。多方刺激下,以出行方式变革为代表的中国汽车行业转型升级将全面提速。
在企业端,今年10月,嘀嗒出行赴港IPO,有望成为共享出行第一股;11月,滴滴与比亚迪联手推出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全新的付费模式或将改写共享出行的商业化路径。与此同时,传统车企也在加快“出行+服务”的布局,并以此作为向出行服务商转型的抓手。
同时,随着汽车革命向智能化、网联化纵深发展,汽车逐渐发展成为“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产品”的移动智能终端,传统汽车产业链大范围重构,未来出行产业链建设初具雏形,共享出行与自动驾驶的深度融合正在构建全新的出行服务生态,重塑未来出行服务体验。
“传统的C2C平台是网约车市场的1.0阶段;基于车联网平台的运营模式是网约车市场的2.0阶段;无人驾驶是3.0阶段。等到无人驾驶时代,已经没有私家车的逻辑了,所以终极业态一定是B2C模式。”崔大勇认为,任何一个网约车平台在未来都可能发展成为“C2C+B2C”的混合模式。
据瑞银集团预测,到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的规模可能超过2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是一股重要的力量。麦肯锡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到2030年,自动驾驶汽车总销售额将达2300亿美元,基于自动驾驶的出行服务订单金额将达2600亿美元。
尽管面向未来出行的大方向已经确定,然而,在业内看来,未来在共享出行领域,尤其共享出行走到无人驾驶领域,没有制造能力或者运载工具将举步维艰。而定制化车辆无疑成为出行服务供应商无法回避的问题。
而面向未来出行的变革,不仅仅是一个硬件的变革,而是硬件+软件+服务一体化的变化。一场关于“定制化出行”的较量早已悄然展开。包括吉利、东风在内的主机厂也早已宣布即将推出定制款网约车。
其中,以曹操出行、T3出行为代表的出行企业背靠整车制造,有着先天的制造优势;而以互联网起家的滴滴,则积极与车企合作联合打造网约车车型,与比亚迪合作推出定制网约车D1。
面向未来,处于共享业务中的汽车将不仅仅是满足消费者出行需求的运载工具,更是以数据为导向,将每个乘客的体验和每个司机的反馈第一时间传递到研发部门,进而使车辆成为快速迭代的智能端。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与共享化的叠加,业内认为,共享出行市场依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各个平台能做的还有很多。接下来,各路玩家需要以人和出行需求为核心,研究出行场景、出行方式和出行生态,将精细化运营与出行生态相互协同,针对共享出行痛点,开启新的空间,发掘更多的维度。
(作者:杜巧梅 编辑:张若思)
责任编辑:张亚楠
稳固世界最大贸易口岸城市地位,上海三大产业要尽快形成出口能力
按照既定目标,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在全球贸易投资网络中具有枢纽作用的国际贸易中心。现在,上海进一步提出了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36条实施意见。0000平台必须按标准解除屏蔽,但分享淘宝链接到微信,仍是一段淘口令
来源:上观新闻今年的双11,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10月20日晚,2021年双11开启预售,李佳琦和薇娅的直播间里,一夜间创下了无数企业一年的销售额。事实证明,走到第十三年,双11热度丝毫未减。0001水井坊想“蘸酱” 缘分暂未至
来源:国际金融报历时短短不足4个月时间,水井坊的“蘸酱”计划暂时搁浅。8月1日晚间,水井坊发布公告称,其与梁明锋、贵州茅台镇国威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威公司”)经过多轮磋商、深入探讨后,双方在合资项目的若干重要商业安排问题上仍难以达成一致,公司决定于7月31日根据框架协议的相关规定向梁明锋和国威公司发出友好通知,终止框架协议和合资项目且双方均不承担任何责任。{image=1}0001外媒:FANCL亚洲东家物色买主 售价或达10亿美元
路透社8月19日援引知情人士称,护肤品牌芳珂(Fancl)在日本之外亚洲市场的独家代理商陈志明已聘请摩根士丹利安排出售事宜,目标是战略投资者和私募股权投资者,交易金额可能达到10亿美元。陈志明通过他的公司CMCHoldings在大中华区和东南亚地区经营200多家芳珂连锁店。陈志明,CMCHoldings和摩根士丹利均谢绝置评。责任编辑:张玫00016998元的财商课谁在收割新基民
来源:北京商报{tb}{tr}{td}“一心搞钱”的投资者与日俱增的入市热情却与投资知识、投资理念的实际储备不成正比,在这一背景下,投资者对专业知识的渴求日益高涨,以微淼商学院、长投学堂等为主的在线理财教育机构承接了这一需求。但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线理财教育机构问题颇多,前有12元的理财小白课程“初涉江湖”,后有近7000元的进阶课“请君入瓮”,而课程退费难更是引发了消费者的集中投诉。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