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社评:早行动控制疫情 今年春节将更温暖
原标题:社评:早行动控制疫情,今年春节将更温暖
河北星期二报告了前一天24小时新增的14个新冠确诊病例和30名无症状感染者,其中绝大部分来自省会石家庄市,给入冬以来中国北方的散发疫情再添严峻的一笔。今年春节正在面临考验。
国家和各地都在向公众发出春节期间尽量留在工作地休息的呼吁,而对很多人来说,春节不回家或者不外出旅游,节“就好像没过一样”。大家都待在家里过节,还意味着很多商家将蒙受损失。那么该如何协调这一切呢?
我们认为,控制住疫情,不让它形成规模性暴发,这是必须做到的硬指标。减少春节期间的流动是主动为之,一些人会因此感到某种不方便,但这个过程中社会可以保持生活面貌的整体正常,从而将我们大家的损失控制在很低的水平内。
如果不采取应有的预防措施,致使疫情在春节期间形成较大规模扩散,那么各地政府势必回过头提升防控级别,实施严厉措施。届时我们所有人的损失都将是巨大的。
去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下降6.8%,这个数据是中国各地当时严厉防控的写照。如果今年我们预防措施做得好,一季度的经济肯定会较去年大幅反弹,这一反弹同样是人们享受自由的真实记录。
那么眼下的疫情真有扩散风险吗?多地散发的病例和个别“超级传播者”的出现证明了这种警惕是科学的。当前北方天寒易于病毒存活,人们又多是室内活动,无症状感染者极难被发现,这些让我们的防控进入了去年第一波疫情之后最为紧绷的时期。
是的,现在是去年入夏之后全国范围内疫情传播风险最高的时期。国外的疫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值,而且病毒在英国发生了更具传播力的变异,疫苗已经有了但大规模接种尚需时日,社会上又有了一定的抗疫疲劳,这一切的确意味着我们在与新的危险靠近。
中国在过去一年赢就赢在了防控措施坚决、及时,从武汉封城的那一刻,我们就跑到了疫情的前头,不断阻击它,封锁它。然后我们建立起十分强大的常态化防控体系,形成了稳固的战略主动。
入冬以来疫情在各地散发,而且不是每一个传染链都能很快追踪到源头,这种“防不胜防”的局面要求我们的警惕性必须全面调动起来。
对付新冠疫情这样的全球大流行病,每一个人都要承担义务。我们都应该听医学专家的劝告,听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号召与安排。不让疫情在任何地方再现规模性暴发,用事前的预防取代事后的昂贵补救,将考验整个中国社会。
话说回来,无论我们怎么强调疫情在今冬扩散的风险,把警惕性提得多高,采取什么措施,都无需焦虑和紧张。中国防控体系的强大不是吹出来的,基层一旦发现疫情与之对抗的暴发力在各地经历了反复洗礼。新冠疫情已被中国战略性地控制住了,它已被我们攥在了手心里,这一总局面坚如磐石。中国社会现在是如何用最小代价和最有效方式打掉新一波危险的问题。
采取预防性措施难免会触动到一些人的利益,希望各地政府都树立起这方面的强烈意识,并为缩小损失面尽最大努力。与此同时,围绕损失的社会理解也是重要的,它们是为避免更大损失的损失。疫情中尤其要弘扬守望相助、众志成城的精神。即将到来的春节一定会因为我们这样做了而更加温暖。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国家统计局:1—2月份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
国家统计局3月15日消息,1—2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工业和出口较快增长,投资和消费稳步恢复,就业和物价总体稳定,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从同比数据看,受2020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主要指标同比增速较高,扣除基数影响,主要指标增势平稳,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0000三部门: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
新京报快讯据交通运输部官网消息,6月15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实施方案》。以下为全文:为贯彻落实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网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0000中国科学家揭示玉米产量提高的规律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十多年来,我国玉米连续增产,对保障粮食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玉米增产究竟有何可追溯的特征?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的玉米又有何不同?近日,一项新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我国玉米生物量、收获指数和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玉米品种、不同生态区域以及不同产量水平下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对产量的贡献率。0000上海15日新增11例境外输入病例
10月15日0—24时,通过口岸联防联控机制,报告11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3例,其中来自菲律宾1例,来自俄罗斯1例,来自几内亚1例。病例1为中国籍,在俄罗斯工作,10月8日自俄罗斯出发,10月9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期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