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下滑|远洋集团千亿之后增长熄火 土地成本攀升业绩难释放
出品:大眼楼管
作者:小飞鼠
年初长达四个月左右的疫情加剧了房地产行业的“马太效应”。在数百家小房企走向破产的同时,规模房企凭借良好的抗风险能力顺利挺过寒冬,疫后销售强劲反弹,最终全年的销售目标并未受到太大影响,甚至部分房企跑出了50%以上的增速。千亿房企由去年的34家升至43家,有进有出,排名也较此前发生了较大变化。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43家千亿房企共实现全口径销售额100877.7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89637.81亿元同比增长12.54%。
值得注意的是,有13家房企虽然今年仍在千亿之列,但排名发生下滑,其中远洋集团下滑幅度最大,由去年的25名降至36名。
销售增长熄火 千亿质量几何?
基于对未来行业走势判断,远洋集团全面聚焦开发主业,寻求高质量的规模增长,面向中远期再造主业目标,聚焦开发和非开发业务关键能力提升。同时在巩固原有京津冀等核心区域发展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南拓西移”战略。
得益于住宅开发业务取得历时突破,公司于2018年实现协议销售额1095.1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3月底的业绩发布会上,李明表示未来3-4年将保持每年50%的增长速度。但事与愿违,在2018年协议销售额增速为55.10%,2019年实现协议销售额1300.3亿元,迅速下滑至18.72%,不及目标增速的一半。2020年的协议销售额更是出现下滑,根据克而瑞数据,远洋集团2020年全口径销售金额为1183.4亿元,较2019年的1299.5亿元下降8.93%。
千亿之后公司面临着增长熄火的困境,那么已经实现的千亿销售额又是否货真价实?
随着房地产市场单个项目的投资额越来越大,房地产企业间开始合作拿地开发,在扩规模的同时,分担资金支出压力及个体项目风险。公司的合作开发也成为了公司跻身千亿行列的推手。以北京地区为例,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北京地区有41个项目,权益占比为100%的为7个,安贞项目、房山良乡项目、门头沟潭拓寺项目、远洋瑞中心等项目只有10%-20%的权益占比。上半年,新增土地中也只有杭州的远洋西溪公馆和温州的远洋泊云庭权益占比为100%,大多数项目的权益占比在50%以下。
公司是较早开启全国化的房企之一,布局全国各大区域,远洋集团坚持“南移西拓”的发展策略,重点关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长江中游和西部区域的热点城市圈。据统计,2020年远洋集团全年拿地项目已有约40个,新增土储规模同比增长超过30%,其中“南移西拓”项目占比高达70%。
公司土储较为丰富,2016-2018年公司的新增土地激增,分别为1375万元、1849万元和1018万元,直接把公司的土储水平拉高了一个等级,2018年的土地储备达到最高峰,为4044万平方米,相当于2015年的2倍。一般情况下,房企的土地储备可供使用3-4年,截至2019年12月30日,公司的土地储备为3724万平方米,按照当年协议销售面积计算,公司的土地储备可供6年左右的开发,2020年上半年,因为疫情销售下滑,该数据达到17。
土地成本攀升 业绩释放难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新增土地成本一路走高,拉高了可售总楼面面积的平均成本,从2014年的3300元/平方米增长至2020年1-6月的7800元/平方米。同时,近三年公司的平均售价有所下滑,从2018年的22900元/平方米降至2020年1-6月的21900元/平方米,公司的利润空间被压缩。
充足的土地供应却没有延续高增长,然而高额的拿地支出却推高了公司的负债水平。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的有息负债为874.01亿元,相比年初增长4.16%,长、短期有息负债比为2.97。对比“三道红线”标准,公司踩中一条红线,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0.61%,净资产负债率为67.77%,现金短债比为1.9。
对于为何远洋集团土地储备充足,业绩却难以释放,一方面是公司的土地在发源地京津冀地区占比较大,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天津,但其相比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市场表现平淡,再叠加新冠疫情影响,导致业绩下滑。
所以公司需要抓住在京津冀地区的优势,同时调整拿地结构,增加高周转项目的占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收益最大化。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开年拿地谁最猛?建发房产砸百亿元领跑
投资研报【白酒投资日报】港资怎么买白酒北上持股比例大梳理(图解)【视频|白酒专场策略会】白酒到底贵不贵?还能涨多少?但斌、林园等把脉【新能源汽车投资日报】苹果汽车最新信号,华为也有新动作,多因素共振支撑电芯步入提价阶段【硬核研报】“小”元件有“大”市场!华为、小米的订单已拿下,新业务放量在即,机构指出这家对标立讯精密的创新龙头还有60%涨幅空间!来源:中国房地产报0000五矿稀土: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03%-786%
投资研报【新能源汽车每日动见】从400元涨至2000元,压力显著加大,2020年国内双积分考核结果透露何种信息?这只票业绩超预期>>【硬核研报】基础软件新秀突破国外垄断!这家小公司竟被中国移动重金入股?5G商用带来万亿增量市场,信创领军者已悄悄拿下三大运营商大单【硬核研报】物联网应用大爆发!微控制器芯片龙头增速将再上台阶?第二增长曲线已成功绘出,德州仪器的绝对垄断将被它打破0000肉价持续下跌,上市猪企还好吗?
投资研报【白酒投资日报】持币or持酒过节?历年数据给你答案【新能源汽车投资日报】拿下现代集团10万亿韩元定点对宁德时代有何意义?【硬核研报】A股节前步入调整期,节后能否“牛”转乾坤?机构高呼“牛市格局未变”,短期重视滞涨低估行业。【硬核研报】1月挖机销量或将翻倍!A+H股增发刚落地,股价便直奔涨停!管理层+8家顶级机构重仓押注,王者已经归来?0000隆基股份将成二股东:溢价三成收购 森特股份一字涨停
投资研报【碳中和动态分析】光伏全线下跌原因找到了!风电、光伏项目开发规则变化全解读2020年中国风电整机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新能源汽车动见】两只千亿白马龙头为何领跌板块?一文看懂镍价大跌背后的逻辑【食品饮料α掘金】蒙牛大举增持,“奶酪第一股”利润预增186%-290%0000今年第2家:林华医疗暂缓审议 国泰君安保荐
第十八届发审委2021年第8次会议于1月14日召开,审议结果显示,苏州林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华医疗”)首发遭暂缓表决。林华医疗也因此不幸成为2021年在核准制下被暂缓表决的首例,并且是今年上会遭暂缓审议的第2家企业。{image=1}林华医疗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是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官航、陈轶劭,这是国泰君安证券年内IPO保荐遭暂缓审议的首家企业。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