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策略:A股上行动力自我加强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招商策略】A股上行动力自我加强——投资策略周报(0124)
来源: 招商策略研究
张夏(金麒麟分析师)团队
近期,公募基金四季度公布,偏股公募基金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过去三周,公募基金发行规模进一步提升,开年后赚钱效应继续,继续吸引公募基金申购,头部基金管理人继续获得增量资金,A股上行呈现自我加强的态势。A股处在自我强化的上行期,两种思路——拥抱“公募重仓50”或者在业绩公告期选择高增长估值性价比更高的标的,都是不错的选择。
核心观点
【观策·论市】开年后基金发行迎来开门红,主动和被动偏股基金发行规模历史上首次连续两周破千亿。三个因素强化了居民申购基金的热情:1)开年以来公募基金产品赚钱效应十分明显;2)近期深圳上海等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大,部分一线城市的资金决定“弃房拥基”;3)渠道发行和销售目标强化。三个因素强化了投资者投资股票的热情:1)部分板块超预期的业绩预告带动板块大涨。2)当前央行仍维持流动性的相对宽松。3)外部环境安好。未来一段时间,主动偏股基金业绩仍有望上行,将会进一步加强居民申购基金热情。而最新发布的基金四季报确认了几个重要趋势:1)基金管理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基金重仓股的持股集中度进一步提升。3)基金对于港股的配置比例进一步提升。总结而言,目前居民资金在加速在通过基金流入股票市场,通过基金强化某种风格,2006~2007年的周期金融,2014~2015TMT,本轮公募公募重仓100大,有人称之为“核心资产”,有人称之为“茅”,也有人称之为“白马龙头”。开年后公募基金加速发行,集中度加速提升,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风格。当前,A股上行动力自我加强,A股仍处在大有可为的阶段,理性上,我们应该另辟蹊径寻找高业绩弹性估值相对更加合理的标的,亦或者现在就开始加配低估值,但这两个选择似乎是一种“任性”。更高层次的理性,可能仍然是拥抱“公募重仓50”。
【复盘·内观】本周市场整体呈现出普涨的行情,主要原因在于:1)近期部分公募新发产品认购火爆,居民资金入市加速,带动市场情绪;2)部分创业板医药生物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创业板权重大涨带动创业板大涨;3)拜登上台带动新能源板块上涨。
【中观·景气】2020年报业绩预告显示越来越多的公司四季度盈利加速改善,预告向好率继续上行。整体A股盈利仍处于2020年二季度以来盈利上行周期中,全部A股/非金融A股2020年报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继续提升。年报业绩好转且景气向上细分领域集中在新能源、信息科技、地产后周期消费、资源品、银行。下周(1.25-1.31)是A股2020年报业绩预告及快报的密集披露期,业绩表现对于市场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增强。建议投资者关注业绩向好且景气度较高的细分领域。
【资金·众寡】偏股公募发行规模创单月新高。1月18日~1月22日,内外资延续流入,北上资金当周净流入96亿元,融资资金前四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244亿元;当周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继续增加至1109亿元,目前1月已经累计发行偏股类基金2976亿元,为历史单月新高。行业偏好上,北上资金净买入规模较高的集中在非银、计算机、银行;融资资金集中买入非银金融、电子和有色金属行业;医药、机械净减持较高。计划减持规模回升。
【主题·风向】关注限塑大趋势下可降解材料的投资机会。目前我国可降解塑料仍处于行业导入期,预计政策全面落地将进一步推进可降解行业的发展,在未来几年内迎来快速发展期,建议关注限塑大趋势下可降解材料的投资机会。
【数据·估值】本周全部A股估值水平上行,PE(TTM)上行0.4X至20.2X,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95.8%分位数;行业估值涨跌分化,电气设备、医药生物、计算机、有色金属板块上涨明显,非银金融、通信板块略有下跌。
【风险提示】:经济数据低于预期,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疫情扩散超预期。
01
观策·论市
——A股上行动力自我加强
● A股上行动力自我加强
开年后三周,基金发行迎来开门红,爆款频出,单周发行规模再创新高,主动和被动偏股基金发行规模连续两周在1000亿附近,历史上单周主动和被动偏股基金破千亿,历史上只发生过两次,一次是2015年5月31日那周,一次是去年7月15日那周,而这次连续两周破千亿,为历史上首次。
有别于前两次的发行破千亿出现在年中,这一次年初就出现了基金发行热潮,由于年底年初是居民和企业主回款、发放工资、年终奖的高峰(金麒麟分析师),预计基金发行热潮将会持续一段时间。而疫情的反复将会使得春节前后出行变得困难,在家研究股票和基金似乎也是不错的一个选择。
{image=1}
三个因素强化了居民申购基金的热情:
第一,过去两年公募基金获得了较高回报后,虽然市场普遍预计今年预期回报率明显下降,我们在年度策略报告中给出的收益率回报区间是0~10%,但是,开年三周后,主动偏股公募基金的中位数回报率已经达到了7.3%,而且,创下了09年以来同期中位数收益率新高,堪比2009年和2015年。赚钱效应十分明显。近期,渠道反馈有很多对偏股基金从来不感兴趣的投资者开始主动关注偏股基金。春节前后亲朋好友聚会,少不了讨论基金的赚钱形势一片大好。
{image=2}
第二,开年后,深圳上海等热门城市纷纷出台了降低房地产热度的新政,一线城市虽然房价仍然在涨,但是投资基本已经很难,而当前的经济形势,去投资二三线房产似乎也比较难,部分一线城市的资金决定“弃房拥基”。
第三,去年主动偏股基金大卖,强化今年的渠道发行和销售目标,也使得渠道更有动力在开年大力销售,对于渠道销售人员来说,相比其他理财产品,偏股基金似乎是一个更加“赚钱”的产品。
三个因素强化了投资者投资股票的热情:
第一,当前是四季报业绩预告高发期,业绩超预期给了投资者新的买入动力,从此前的面板、化纤、CXO等等,无一不是出了超预期的业绩预告带动板块大涨。
第二,当前央行仍维持流动性的相对宽松,虽然流动性是今年的非常关键的变量,但短期没有看到美中两大央行实际收紧的动作。
第三, 美国大选结束,有望推出新一轮财政刺激计划,外部环境安好。
如此一来,在未来一段时间,主动偏股基金业绩仍有望上行,将会进一步加强居民申购基金热情。
● 基金结构强化了强者恒强
基金四季报确认了几个重要趋势,马太效应明显:
第一, 基金管理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主动偏股基金前20%的基金管理基金规模占全市场比例进一步攀升至77.7%,而过去一段时间爆款基金频出,将会进一步提升基金管理的集中度。
{image=3}
也就意味着,20%的基金管理人获得了未来80%的增量资金,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这个逻辑之下,重要的不是“我”在想什么,而是他们在想什么。同时20%基金经理管理的规模较大,限制了公募基金持股的范围。
第二, 基金重仓股的持股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正是由于趋势一的存在,因此公募重仓前100大的占所有公募持仓的比重攀升至近80%。
{image=4}
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主力增量资金的80%将会流入这前100大股票。这也是过去两年基金重仓指数持续跑赢wind全A指数的关键原因。
{image=5}
我们此前做了一张图,我们认为,公募重仓100大估值确实有些贵了,那么在趋势一和趋势二之下,这100个股票的估值水平80%取决于基民的申购的规模,所以这些股票估值的核心是居民是否知道这些股票贵了,如果他们不这样认为,那管理人也当然可以提高对估值的容忍度。每当这个时候,看估值就输在起跑线了。
{image=6}
第三, 基金对于港股的配置比例进一步提升
我们在此前写过深度报告从多个角度比较了A股和港股的投资价值,认为今年港股会更强,其中一个关键理由就是公募配置港股比例更高,今年以来发行的产品很多配置港股比例上限可以达到50%。从实际操作来看,公募重仓股中港股市值已经攀升至2000亿,重仓持股中港股占比已经攀升至10%。从1月份南下资金规模来看,这一比例有望进一步抬升。
{image=7}
● 小结:我们正在处在2005以来第三轮居民资金加速流入的过程中,A股上行动力自我加强
2005年以来,我们经历过两轮居民资金加速入市带来的“牛市”,分别是2006~2007年,2014~2015年,本轮从2019年开始应该算是第三轮。我们在2019年就写了一系列报告来描述这个过程。目前来看,居民资金在加速在通过基金流入股票市场,通过基金的强化某种风格,2006~2007年的周期金融,2014~2015TMT,本轮的公募公募重仓100大,有人称之为“核心资产”,有人称之为“茅”,也有人称之为“白马龙头” 。开年后公募基金加速发行,公募基金集中度加速提升,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风格。我们看到的很多现象,虽然有不同的称谓,有不同表象,却有着一样的内核和本质。
{image=8}
当前,A股上行动力自我加强,A股仍处在大有可为的阶段,理性上,我们应该另辟蹊径寻找高业绩弹性估值相对更加合理的标的,亦或者现在就开始加配低估值,但这两个选择似乎是一种“任性”。更高层次的理性,可能仍然是拥抱“公募重仓50”。
{image=9}
02
复盘·内观——居民资金加速入市,权重带动创业板指
本周市场整体呈现出普涨的行情,其中创业板指、中小板指、中证500、中证1000涨幅领先,中证100、上证指数、上证50涨幅落后,市场风格扩散,前期表现较弱的中小盘代表中证1000等开始有所表现,从成交来看,本周日均成交在万亿以上,但有两个交易日成交不足万亿,资金加速流入港股市场,南向资金全周净买入954.8亿港元,近四周净买入港股规模达2585亿港元,北向净流入有所放缓,全周净流入96亿,连续12周单周净流入,近12周累计净流入规模达1618.6亿,从大类板块上来看,医药、周期涨幅领先,金融风格下跌。
本周市场呈现普涨行情的主要原因在于:(1)近期,部分公募新发产品认购火爆,认购规模创历史记录,叠加上海等地楼市严厉调控,继续使得居民资金入市加速,带动市场情绪;(2)部分创业板医药生物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创业板权重大涨带动创业板大涨;(3)拜登上台带动新能源板块上涨。
从风格上来看,本周医药、周期涨幅领先,金融风格下跌。。从行业层面来看,本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仅7个行业下跌,涨幅超过5%的板块有电气设备、医药生物、化工、综合、有色,涨幅居前的行业主要原因在于电气设备(拜登上台对新能源板块的带动)、生物医药(头部企业业绩预告)、化工(需求复苏/细分产业链涨价)、有色(需求复苏/大宗价格上行),跌幅较大的板块有建筑装饰、非银、通信、公用事业、房地产等。
{image=10}
{image=11}
03
中观·景气——年报业绩预告披露进展及盈利总结
● 2020年报业绩披露进展
截至1月24日上午,约有95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报业绩预告/快报/报告,占全部A股的比例约为23%,其中绝大多数是以业绩预告的形式存在。主板/创业板/中小企业板/科创板业绩预告/快报/报告披露比例分别为16.3%/27.0%/31.3%/26.9%。
从业绩预告情况来看,目前已经披露三季报预告的上市公司预告向好率为60.7%,相比三季报预告向好率再次明显提升。(业绩预告向好类型包含续盈、略增、预增、扭亏等四种类型)。
根据A股上市公司年报业绩预告披露规则,业绩出现较大幅度变化的公司将会在1月31日之前公布年报业绩预告情况,下周(1月25日-1月31日)将会是上市公司年报预告的密集披露期,企业业绩表现对于市场的影响可能会增强。
{image=12}
● 整体业绩
2020年四季度整体A股盈利呈现加速改善的态势,符合我们之前的预判。根据一致可比口径测算,即2020年年报盈利测算值的样本为目前已经公布盈利情况的上市公司,全部A股/非金融A股2020年报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测算值为38.1%/77.4%(注意:此处测算样本为目前已经公布年报业绩预告/快报/正式报告的上市公司,由于可得样本有限,因此测算值与真实值存在一定的偏差)。
2020年四季度A股业绩加速好转符合我们之前的判断,即A股盈利自2020年二季度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三季度已经出现加速修复态势,四季度盈利进一步好转,本轮盈利上行周期将于2021年一季度达到高点。
{image=13}
从个股2020年报盈利增速来看,超过四分之三的企业2020年实现了业绩的正增长。具体来看,其中年报业绩增速在0-20%之间的占比为9.1%,增速在20%至40%之间的占比为7.3%,增速在40%至60%之间的占比为10.4%,业绩增速超过100%的公司占比超过30%。
从2020年第四季度单季盈利增速来看,约有74.4%的企业四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正,业绩增速在0%至20%的企业占7.0%,盈利增速在20%至40%的企业占比为6.4%,业绩增速在40%至60%的企业占比为5.6%,分布在60%至80%的企业占比为6.7%。单季度业绩增速超过100%的企业占比超过40%。
{image=14}
● 大类行业业绩表现
大类行业年报盈利改善强弱:上游资源品>信息科技、医疗保健>中游制造>消费服务>金融地产。
各个大类板块盈利出现不同程度改善,与2020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相比,年报盈利增速提升幅度依次为信息科技、医疗保健、上游资源品、中游制造、消费服务等。结合利润改善程度、业绩的可持续性以及基数大小等因素,上游资源品利润改善最为明显,其次是信息科技和医疗保健,中游制造和消费服务利润增速也出现提升。
具体来看,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上行,上游资源品利润加速好转,其中煤炭、有色金属、基础化工等板块均取得不错的利润表现。信息科技板块则是受益于电子、计算机等板块业绩释放释放;医疗保健板块利润延续了2020年二季度以来的改善。中游制造业2020年报业绩测算值达到66.8%,其中机械、国防军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均带来较多的利润增量。消费服务板块利润表现相对稳健,家电和食品饮料是其核心利润贡献来源。金融地产板块业绩好转主要是受益于银行拨备压力减轻后利润增长回归常态化。
{image=15}
● 业绩好转且景气向上细分领域
化工品:农药、聚氨酯、化肥、其他精细化工品
在全球经济逐步恢复、海外订单向国内转移、下游行业如纺织业需求旺盛,部分化工品产品销量提升的同时价格也出现上升,如粘胶短纤、涤纶长丝、维生素等均出现量价齐升的趋势。由于2020年下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农民种植投入意愿明显提高,农药、复合肥等销量实现增长,产品价格也有望提升。
新能源: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
2020年风电装机量超预期,行业维持高景气,产业链多家公司表示订单充足,尤其是风电设备需求旺盛。光伏板块盈利表现亮眼,市场需求增长强劲,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光伏胶膜、光伏玻璃等销量增长及平均销量单价上涨,相应企业盈利得到增厚。
国内整车市场自下半年以来销量逐渐回升,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提升,同时海外疫情扩散使得订单回流,汽车行业且新能源板块景气度持续上行。2020年四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进一步提速,新能源设备(如锂电设备)、电池材料等需求快速增长;乘用车市场产销改善,工业金属(铝材)、汽车零部件(如轮胎)等需求提升。
信息科技板块:消费电子、半导体、面板、射频模组、游戏等
受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医疗电子产品的需求增加及5G技术应用的加速落地等因素驱动,信息科技板块景气度持续走强。
由于国内和海外消费电子需求提升,部分产品出现明显涨价。大尺寸面板受益于行业需求提升,主要产品价格自2020年第三季度开始持续上涨。部分公司表示,受益于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和下游市场拉动,公司订单充足,产能利用率持续攀升。
地产后周期消费:消费建材、其他家居、家具
在商品房销售额及地产竣工回暖的背景下,地产链消费板块如消费建材、其他家居、家具等相关公司在年报业绩预告中表示业绩出现明显好转,其核心推动力来自于竣工回暖后带来的需求提升。结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情况,去年12月地产链消费改善幅度已经明显优于大众消费品,如建筑及装潢材料、家具类等零售额同比增幅扩张。
上游资源品:钢铁、工业金属、稀有金属、煤炭
2020年四季度以来制造业投资开始明显发力,如汽车、机械等行业已经开启补库存,作为上游原材料供给端的钢铁、煤炭、工业金属等需求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部分资源品板块库存去化良好,为产品价格提升创造了较大的空间;同时弱美元环境也为资源品价格上涨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季度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明显上行,在资源品价格持续提升的背景下,上游资源品盈利已经出现明显修复,并且有望在2021年一季度实现利润翻倍增长。
除了以上细分领域,造纸、银行(部分公司表示2020Q4单季度利润增速快速回暖,全年有望实现微弱正增长)、医疗保健(CRO、疫苗、防疫用品)等板块盈利和景气度均表现不错。
● 总结
从目前最新数据来看(截至1月24日),2020年报业绩预告向好率提升至60.7%,越来越多的公司四季度盈利加速改善。整体A股盈利仍处于2020年二季度以来的盈利上行周期中,全部A股/非金融A股2020年报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测算值为38.1%/77.4%(由于可得样本有限,因此测算值与真实值存在一定的偏差),本轮盈利上行周期将会与2021年一季度达到高点。
结合利润改善程度、业绩的可持续性以及基数大小等因素,上游资源品利润改善最为明显,其次是信息科技和医疗保健,中游制造和消费服务利润增速也出现提升。业绩好转且景气向上细分领域集中在新能源(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信息科技(消费电子、半导体、面板、射频模组、游戏)、地产后周期消费(消费建材、其他家居、家具)、上游资源品(钢铁、工业金属、稀有金属、煤炭)、化工品(农药、聚氨酯、化肥、其他精细化工品)、造纸、银行、医疗保健(CRO、疫苗、防疫用品)。
根据A股年报业绩披露规则,下周(1月25日-1月31日)是上市公司2020年报业绩预告及快报的密集披露期,企业业绩表现对于市场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增强。参考wind分析师一致预期,1月中旬以来多个行业2020年盈利预测值出现明显上调,越来越多的行业盈利上行趋势得到进一步确认。建议投资者关注业绩向好且景气度较高的细分领域。
04
资金·众寡——偏股公募发行规模创单月新高
从全周资金流动的情况来看,1月18日~1月24日期间,外资和融资资金均延续净流入,ETF延续净赎回,基金发行规模继续扩大。北上资金当周净流入96亿元,较前期减半;融资资金前四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244亿元,较前期提升明显;另外,当周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合计1108亿元,较前期略有提升,ETF当周净赎回67亿份。
{image=16}
{image=17}
从ETF净申购来看,本周ETF继续净赎回,净赎回67亿份;宽基指数类ETF以净赎回为主,消费、军工ETF净申购,信息技术、金融地产、医药类ETF净赎回。具体来看,股票型ETF总体净赎回67亿份,对应资金净流出155亿元。其中,创业板、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ETF分别净赎回7亿份、9亿份、6亿份和9亿份。行业方面,信息技术ETF净赎回21亿份,净赎回规模有所收窄;券商ETF净赎回1.6亿份,金融地产类ETF净赎回9.8亿份,医药ETF净赎回7.6亿份;消费、军工ETF净申购3亿份、6.5亿份。
上周新成立公募基金发行份额进一步扩大,基金爆款频出。上周发行基金规模继续扩大至1109亿元,其中8只基金发行规模超过70亿元,包括了4只规模超过百亿的基金,募集规模最高的近150亿元。居民申购热情高涨,目前1月已经累计发行偏股类基金2976亿元,为有史以来单月新高。
{image=18}
本周(1月18日~1月22日)北上资金总体净流入,当周净流入96亿元,较前期减半。行业偏好上,北上资金净买入规模较高的集中在非银金融、计算机、银行等;继续大幅卖出食品饮料,净卖出规模次高的为国防军工。如果从大类行业来看,本周北上资金各大类板块的相对净买入额排序为周期金融>科技>消费医药。
个股方面,北上资金净买入规模最高的仍为招商银行,净买入规模27亿元;其他净买入较多的包括中国平安、东方财富、爱尔眼科等;净卖出规模较高的包括五粮液、伊利股份、贵州茅台等。
{image=19}
{image=20}
两融方面,融资资金在前四个交易日净流入244亿元,较前期提升。从行业偏好来看,本周融资资金大幅买入非银金融、电子和有色金属行业,净买入规模超过30亿元;净卖出的主要为通信和传媒,不过净卖出规模均不高。从个股来看,融资净买入较高个股包括中国平安、京东方A、中信证券等,净卖出较多的主要包括东诚药业、沃森生物、长安汽车等。
{image=21}
从资金需求来看,重要股东净减持规模较前期下降,计划减持规模有所回升。本周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持6.4亿元,减持52亿元,净减持45亿元,净减持规模有所下降,其中净减持规模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医药、机械设备、化工等行业。另外,公告的计划减持规模147亿元,较前期有所回升。
{image=22}
05
主题·风向——关注限塑大趋势下可降解材料的投资机会
本周市场上涨,Wind全A指数周度上涨2.56%,创业板指涨8.68%,沪深300涨2.05%。本周涨幅居前的主要为稀土、稀土永磁、新冠肺炎检测相关主题。
{image=23}
本周和下周值得关注的主题事件有:
1、被动元件——被动元件供给吃紧 涨价信号加剧
1月19日,台媒报道,由于被动元件供应吃紧,加上日系大厂交期拉长,以及近期村田传出因雪灾致旗下重要MLCC工厂停摆3日,引发市场担忧。据中央社引述供应链人士消息称,有陆系代理商为保供应优先权,不惜自行提高价格向日系被动元件大厂村田拉货MLCC产品。此前,全球晶片电阻上游材料氧化铝陶瓷基板龙头潮州三环集团领头涨价,涨幅15%起跳,台厂九豪等厂商有望跟进此波涨价潮。这也意味着,前段时间市场炒作的被动元件涨价潮将提前到来的消息得以应验,被动元件产业链涨价潮将持续发酵。(国际电子商情)
2、清洁能源——风电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超预期
1月20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了2020年新能源装机数据:2020年新增风电装机7167万千瓦、太阳能发电4820万千瓦,风光新增装机之和约为1.2亿千瓦。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0年1-11月新增风电装机2462万千瓦,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2590万千瓦。这意味着,仅2020年12月的风电、太阳能的新增装机容量分别高达4705万千瓦、2330万千瓦,远超行业预期。截至2020年底,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约22亿千瓦,也就是说,风光装机占比已经高达24%。这意味着,高比例新能源电力时代已逐步来临。(腾讯新闻)
3、LED芯片——Mini LED需求暴增 LED芯片大幅上涨
1月19日,根据经济日报消息,TrendForce旗下光电研究处表示,2021年苹果、三星等品牌大厂计划推出全面搭载Mini LED背光显示的笔电、平板电脑、电视等产品,供应链已提前于2020年第四季开始拉货,使Mini LED芯片需求量暴增,进而排挤到常规芯片的产能供给。在LED芯片面临结构性缺货的情况下,目前部分LED芯片厂商已陆续调涨非核心客户和低毛利产品的芯片价格,预估涨幅大约5~10%。TrendForce认为,本次结构性缺货价格上涨主要归因于新兴应用需求爆发,产业链认知不足,低估关键生产环节的产能占用,以及随之的产能排挤效应,预计半年内有望解决。(今日芯闻)
4、自动驾驶——微软投资无人驾驶汽车公司Cruise
1月19日,微软向通用汽车(GM)旗下自动驾驶汽车子公司Cruise进行了一笔20亿美元的股权投资。Cruise一直致力于为城市开发自动驾驶网约车,它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电动自动驾驶汽车车队,该公司在2016年被通用汽车收购。作为交易的一部分,Cruise将使用微软的云计算平台Azure,大规模提供自动驾驶技术,而微软作为Cruise首选的云服务提供商,也将利用Cruise深厚的行业专业知识,增强其以客户为导向的产品创新,并通过对Azure的持续投资,为全球各地的运输企业提供服务。此次投资标志着微软和Cruise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这也是科技巨头对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再度加注的一个信号。(腾讯新闻)
5、汽车芯片——芯片短缺ESP无法生产 大众减产超1.5万辆
日前,大众中国CEO冯思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车规级芯片供应短缺的状况日益明显,全球多个汽车品牌深受影响。其中大众所面对的是由于芯片缺少,导致ESP无法生产,约1.5万辆汽车的面临减产。冯思翰表示大众所受芯片短缺的问题将延续到今年一季度,在此期间,大众集团总部和世界各地的供应商正在进行资源调配,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中汽协也表示,此次媒体集中报道的芯片供应不足问题是真实存在的,但没有传闻那么严重,市场不必过度恐慌。由于芯片供应不足,部分企业的生产在今年一季度受到一定影响,但是今年全年芯片短缺的影响不会太大。不过,芯片价格上涨或不可避免。(芯智讯)
6、绿色经济——发改委积极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袁达在国家发改委1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目标,既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也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抓紧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来看,将有六大方向的政策:一是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二是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三是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四是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推广,五是健全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六是努力增加生态碳汇。(新浪新闻)
7、稀土——新能源需求旺盛 驱动稀土上涨
近期,稀土价格持续上行。三大稀土——氧化铽、氧化镝、氧化镨钕近两个月内分别累计上涨64%、32%、34%。一方面,从供给端看,海外稀土矿减产,国内稀土配额增长缓慢,稀土供给很难放量。另一方面,从需求端看,新能源汽车、风电等下游新兴行业需求旺盛,带动稀土需求快速增长,未来五年增量需求或超14万吨。在这个背景下,如果配额不大幅增长,稀土的整体供给就会出现紧缺。因此,本轮稀土价格上涨是以需求为核心的需求+供给的双轮驱动,持续性可能更长。(研报社)
8、六氟——供需格局改善 六氟价格开启新一轮上涨
自12月下旬以来,六氟报价持续上涨,根据行业反馈,目前新签订单价格已经上涨至13万元/吨左右。本轮上涨主要系需求超预期带动的供需紧张,以及碳酸锂、氢氟酸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传导。六氟产能投产周期较长,除了天赐自供产能外,大部分新增产能预计在明年才能贡献,紧张的供需关系将继续维持。同时,春节期间行业部分头部供应商可能需要检修产能,会进一步扩大供给缺口,预计今年六氟价格可能很快突破我们早先12-15万元/吨的估计,且时间提前半年。而随着六氟和VC等添加剂价格上涨,电解液价格也已经上调,具备原材料自产能力的电解液企业盈利能力优势将放大。(招商电新游家训(金麒麟分析师)团队)
9、宅经济——“就地过年”趋势助推“宅经济”升温
春节临近,国内疫情局部散发略有加重,疫情防控压力加大,“就地过年”人数可能相比往年出现大幅增长,宅经济2.0已经悄然来临。受宅经济影响,在食品方向,预计更贴近自行下厨场景的类别将需求增加,如速冻食品等。在家电方向,新型小家电、清洁小家电需求韧性更强,其余家电的需求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在传媒方向,基于疫情防控需求倡导原地过年,或将增加市民在家的闲暇时间,相应居家娱乐需求也会有所增加。游戏、在线视频的娱乐需求增加带动活跃用户数增长。(研报社)
10、新冠检测——国家卫健委发布《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1月20日,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为指导农村地区科学精准做好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加强返乡人员管理。返乡人员需持7天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返乡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聚集、不流动,每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各乡镇(街道)、行政村(居委会)落实责任制,对返乡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好登记造册、健康监测和异常状况处置等工作。新冠检测量有望大幅提升。(人民日报)
本周产业观察——关注限塑大趋势下可降解材料的投资机会
2021年1月1日,全国重点城市限塑令开始全面落地,要求禁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超市、商场等地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部分城市对农产品市场、餐饮、外卖等亦提出了同类要求。
目前可降解塑料产品以淀粉基、生物基聚乳酸(PLA)、石油基聚(PBAT)为主。从可降解材料的技术路径上看,淀粉基只能达到部分降解,而PLA和PBAT能够实现完全降解。从全球的产能来看,淀粉基、PLA、PBAT分别占比38%、25%、24%。但是国内传统塑料制品产能大、成本低,因此可降解塑料的需求不足,产能也有限,成本相对较高。我国限塑令的全面实施使供给端的PLA、PBAT等生物可降解塑料需求急剧增加,当前市场供不应求。
{image=24}
{image=25}
由于可降解塑料较高的生产成本,我国可降解塑料仍处于行业导入期,但在政策强制执行下,可降解行业将迎来黄金赛道。预计限塑禁塑政策的全面落地将进一步推进可降解行业的发展,推动国内市场渗透率提高,行业将在未来2-3年内迎来快速发展期。建议关注限塑大趋势下可降解材料的投资机会。
06
数据·估值——整体A股估值上行
本周全部A股估值水平上行。截至1月22日收盘,全部A股PE(TTM)上行0.4X至20.2X,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95.8%分位数。创业板本周上行,PE(TTM)上行3.8X至57.6X,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72.2%分位数。代表大盘股的沪深300指数PE(TTM)上行0.2X至16.5X,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99.0%分位数。代表小盘股的中证1000指数PE(TTM)上行0.9X至30.1X,处于2014年以来历史估值的39.1%分位数。
{image=26}
{image=27}
在行业估值方面,本周板块估值涨跌分化,其中,电气设备、医药生物、计算机、有色金属板块上涨明显,涨幅超2.0X,非银金融、通信板块略有下跌。其中,电气设备板块估值上涨4.1X至50.6X,位于94.9%历史分位;医药生物板块估值上涨3.9X至49.5X,处于93.1%历史分位;计算机板块估值上涨2.8X至66.0X,处于86.0%历史分位;有色金属板块上涨2.3X至51.1X,处于73.9%历史分位;非银金融板块估值下跌0.5X至19.0X,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45.0%分位;通信板块估值下跌0.3X至37.1X,处于30.0%历史分位。截至1月22日收盘,一级行业估值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休闲服务、国防军工、计算机、食品饮料、电子。
{image=28}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杨红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