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投资:爆款基金频现 “冠军魔咒”会再现吗?
爆款基金频现,“冠军魔咒”会再现吗?(少数派投资)
少数派投资
近期爆款基金频发,公募基金千亿认购量“低配售比”,私募基金也出现限额认购。基金被疯抢背后的原因:赚钱效应。
去年指数大涨,但观察会发现A股4000余只股票,仅有1800多只全年涨幅为正,1600多只全年负收益。按中位数算,去年A股中位数平均涨幅仅为1.25%。许多个人投资者收益是严重跑输指数的,看过一篇报道统计去年48%以上个人投资者是亏损状态。
与个人投资者不同,不管是公募还是私募规模和业绩去年均获得双丰收。证券型私募管理规模从2019年2.45万亿元增至2020年的3.74万亿元,平均收益率26.7%。权益类公募管理规模从2019年的2.36万亿元增至2020年的4.12万亿元,平均收益率超50%。
股民大多亏损,基民大多欢喜的基金赚钱效应影响下,吸引了越来越多新的投资者涌入。大家都喜欢追逐热门基金,迷信“冠军基金”,有些投资者认为“前一只基金赚钱了啊!短时间内赚了百分之XX,年化都XXX了,差不多了,买一个新的,净值1元钱,便宜!立马安排认购。”
如果仅仅依靠去年业绩或短期赚钱效应做出的投资决策是正确的吗?
据Choice数据显示,2020年权益型公募基金排名top1就是混合型基金冠军,收益率为166.57%,在公募基金中,有一个“冠军爆款魔咒”的说法,意思就是拿了冠军的基金,后续的表现都不会太好。
这是为什么呢?
先来看看冠军基金:它的持仓风格是重仓新能源,去年的冠军则是重仓芯片和医药。所以说冠军基金之所以能成为冠军,和行情有很大关系,但也存在着一定问题。
国内股市风格切换飞快,押宝式的收益不可持续;有一定的运气加持。一旦市场风格出现变化,而基金经理投资风格没有及时转变,冠军也有可能马失前蹄。所以,我们在投资基金的时候不能简单迷信爆款、冠军。
如果因为短期收益暴增因素,买冠军基金的爆款产品,投资热门板块,这背后意味着风险的三重叠加,这样的选择爆款热门的投资收益风险性价比其实很低。
真正选择的时候其实应该要着眼长期收益,认真分析基金的背景、知晓管理人理念和特色与自己偏好相匹配,同时查验该基金经理的5年以上的收益等指标。这样经过认真分析的找到和自己匹配的管理人或者基金产品才只算完成投资基金的一半。
据称去年天天基金产品平均收益率是40%,但是基民平均收益率只有19.19%。答案显示即便基金涨幅很高,但真正从中能够完整赚到所有收益的投资人,也寥寥无几。为什么呢?因为大多数人拿不住。
财富需要时间来积累。很多小伙伴投资基金的时候,忽视了“复利”;嘴上喊着相信管理人,但面临真金白银的亏损还是拿不住,说到底还是信心不足。
对于股市来说市场每年都是波动的,一定会有恐惧想赎回的时候。基金的持有信心不应靠短期涨跌幅来维系,基金的短期表现有很大的偶然性,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基金在某些时刻一定会有跑输市场的时候。在这种时候投资者应该要给自己信心,给优秀的管理人信心,既然投资前已经长期观察精心选择了,短期表现就不是赎回的理由。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逯文云
视频|杨德龙:为何白龙马股理应享受估值溢价?
2月4日周四,沪深两市出现较大幅度调整,白酒龙头股大幅上涨,股价再创历史新高,结构性行情依然体现的淋漓尽致。上周A股市场整体出现了调整,获利盘较多的白龙马股也出现了获利了结,出现了一定的回调,很多人对于白龙马股的信心开始动摇。0000“熔断潮”下可转债基金业绩靓眼 年内平均收益率达10%以上
“熔断潮”下可转债基金业绩靓眼,年内平均收益率达10%以上来源:金融1号院原创王思文近日,可转债盘中涨逾20%,触发临时停牌的情况屡见不鲜,备受市场热议。10月22日,更有15只可转债宣布临停,单日最高涨幅高达176.41%。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对“金融1号院”表示:“由于交易机制、市场炒作因素,导致可转债指数偏离股指,个别可转债波动剧烈。”0000杨德龙:上证指数改编方案落地对市场影响正面
文/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7月22日,上证指数编制方案改革将落地,盘后将发布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历史行情,7月23日正式发布实时行情。根据此前机构的相关回测,按照指数改编细则推算,当前指数应该高于现在指数的点位。无论是从市场情绪的提振还是未来的意义上,对市场的影响都是正向的。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