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二次混改”最大悬念:65岁的张玉良还能撑多久?
绿地“二次混改”最大悬念:65岁的张玉良还能撑多久? || 深度
于政商之间游刃有余的张玉良,背靠大树尝到了甜头,却也由此埋下不少雷。今年将满65周岁的张玉良,纵然本人无心隐退,但在绿地二次混改的紧要关头,他还能力挽狂澜吗?
无冕财经
超期“服役”近4年,张玉良仍无心隐退。
“没多大可能性。”1月21日,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606.SH,以下简称绿地)董事长、总裁张玉良在2020年业绩交流会上否认了有房企要收购绿地的传闻,并称绿地正进行二次混改,战投方仅为财务投资人,参股比例最高不超过17.5%。
言外之意,以张玉良为首的管理层仍紧握绿地的管理权。6年前,绿地完成首次混改,张玉良控制的员工持股平台上海格林兰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上海格林兰”)成为第一大股东;此番二次混改,上海国资的持股比例将继续下降,格林兰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加固。
作为创始人,张玉良执掌这家上海国资背景的房企长达29年,是公认的政商关系高手。
{image=1}
▲2013年,第14届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张玉良荣获“年度经济人物奖”。图片来自网络。
他用2000万启动资金,将绿地发展成万亿规模的行业龙头,一方面保持着对绿地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同时又将“做政府想做的事情”挂在嘴边,以此获得更多资源。
3年前,张玉良打破国企领导60周岁退休的惯例实现连任。然而,时移世易,他面临的局面已然不同,业绩滑坡、债务压顶、市值低迷等拷问铺天盖地而来。今年64岁、白发已清晰可见的张玉良,仍需扮演力挽狂澜的角色,他能如愿吗?
与国资28年博弈
熟悉张玉良的朋友评价他:“身段很柔软,不柔软早就被碾碎了。”正是这种柔软,让张玉良在与上海国资委长达28年的博弈中赢得生机。
1997年之前,绿地是100%控股的国企。1997年,公司改制,以张玉良为代表的职工持股会斥资3020.43万元获得绿地18.88%的股份。
此后,绿地经过20多次的增资扩股,最高时2004年职工持股会占股达58.77%,是绝对的实控方,这在控制力强的上海国资系统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转折点发生在2009年,在上海国资委的要求下,绿地职工持股会的股权被调回十年前水平,降至46%,国资重回第一大股东。2012年,上海国资委持股升至60.68%,再次绝对控制绿地,职工持股会权益被稀释至36.43%。
直至2015年,绿地成功混改并上市,张玉良终在这场博弈中胜出。
通过巧妙设计职工持股会、引入社会资本,绿地形成多元股权结构,其中单一持股最多的是以张玉良为首的员工持股方——上海格林兰,持股28.83%;其次是上海国资委旗下的三家国企,合计持股46.25%,以及社会资本的24.92%。后两者仅作为财务投资人,不介入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
过程中最大亮点,便是职工持股会问题的解决,这亦是张玉良得以继续掌控绿地的关键。
按照规定,上市前持股员工人数不能多于200人,但彼时职工持股会成员共有982人。
为此,绿地管理层43人出资10万元成立上海格林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格林兰投资”),法定代表人为张玉良。而后,该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GP),分别出资1000元成立32家有限合伙企业,装入900多名持股职工。
在此基础上,格林兰投资再与这32家企业共同出资设立上海格林兰,通过吸收合并方式继承职工持股会的权利和义务。
一番操作过后,上海格林兰便作为员工持股平台,持有绿地28.83%,成为单一最大股东;张玉良则通过格陵兰投资,成为上海格林兰的实控人,继续执掌绿地。
值得一提的是,按彼时重组预案中“拟注入资产的预估值为655亿元”,则上海格林兰对应的资产价值为188.8365亿元。也即,张玉良以一个注册资本仅有10万元的公司,通过一系列合适的有限合伙安排,轻松实现了对近190亿元庞大资产的控制。
2015年,绿地整体登陆A股,市值高达3054亿元,超过万科成为“地产一哥”,同时也成为全球第一大上市房企。
这场资本盛宴中,以上述市值计,张玉良为首的格林兰投资因代持绿地28.83%股权而身价暴涨至880亿元;持有2%股权的张玉良,身家也超60亿元。通过绿地借壳上市,赢家张玉良实至名归。
{image=2}
▲作为员工持股平台的上海格林兰是绿地第一大股东。图片来自东方财富网。
5年过后,张玉良迎来二次“混改”。按当前官方口径,新战投仅是财务投资角色,上海格林兰依然是单一最大股东。由此看来,张玉良仍大权在握。
“做政府想做的事”
绿地出过一本名为《顺势而为》的书,将张玉良的做大,归因于能够借势。用张玉良自己常说的话,便是“做政府想做的事”。他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所谓政府想做的事情就是社会倡导的主流导向的事情,这些导向性的政策一定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纵观绿地的发展路径,这样的行事法则贯穿其中。
1992年创业之初,张玉良抓住上海大市政工程带来的动迁房建设机遇,拿下3个动迁项目,赚得第一桶金2000万元,由此走上房地产开发道路。
接下来,张玉良押宝上海公共绿化,无偿投资该业务的同时获得政府的政策性支持,名曰“以房养绿、以绿促房”;后又顺利参与上海市的大规模郊区造城运动,并在1998年房地产商品化后,快速变身上海房企“一哥”。
走出上海,张玉良又投地方政府政绩工程所好,以超高层地标在全国低价勾地,“做政府想做的事”基因继续深种。
{image=3}
▲近年来,绿地的土储体量大、去化慢,已然成为当下业绩增长乏力的由头。图片来自网络。
沿着这一路径,特色小镇、空港高铁物流、轨道上盖和沿线物业开发等与政府密切合作的业务,相继被收入绿地囊中,为其圈来大量低价土地。
由此,绿地弯道超车,由地方龙头跻身地产界第一军团。2013年,绿地如愿跻身“世界企业500强”;2014年更是超越万科,问鼎房企,迎来高光时刻。
“他更像一个政府官员。”一名香港投资人曾表示,张玉良的说话举止做派都像政府官员。事实上,张玉良在创业前曾长期担任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党委委员、副书记,上海市农委机关主任科员,上海市政府农业委员会住宅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务,确实也是政府官员出身。
规模上台阶后,张玉良开始将他崇尚的“大发展”理念注入绿地。地产之外,基建、金融、消费、科创、康养等产业不断加码,多元化边界不断拓宽。直至2019年,绿地的总资产已突破万亿,基建与地产已在营收上平分秋色。
当然,基建业务能壮大至此,又与绿地的基因密不可分。国内基建产业几乎是政府垄断,绿地凭借国资背景捷足先登。而在初期,绿地做绿化、参与旧城改造、建设动迁房,已为其做基建奠基,确也应了那句“我们是最懂政府的开发商”。
不过,凡事总有两面。于政商之间游刃有余的张玉良,背靠大树尝到了甜头,却也由此埋下不少雷。
与政府合作以拿地的方式,让绿地的土储中有高占比的商办业态,且不少分布在低能级城市,体量大、去化慢,已然成为当下业绩增长乏力的由头。特别是曾引以为傲的摩天大楼,已然成为“吸血鬼”,占用大量资金,近年来高楼停工的传闻更是屡见不鲜。
而且多元化中的支柱大基建产业,虽为绿地填充了规模,却也拉低了利润,基建板块的毛利率不及房地产板块的六分之一。随着产业不断延伸,绿地的盘子愈发庞大,但杠杆也随之水涨船高,持续维持高位的负债率让其饱受诟病。
然而,船大难掉头,张玉良只能坚持奔跑。
谁来接班?
3年前,62岁的张玉良连任绿地董事长兼公司总裁。但按规定,国企领导年满60周岁要办理退休手续,业绩突出的核心成员可延长任期,但最迟不能超过63周岁。
照此来看,今年将满65周岁的张玉良已超期“服役”近4年;若一切顺利,他将在今年退休,成为国内国企历史上年龄最大的一位董事长。然而,谁来接班张玉良?仍是这家世界500强最大的悬念。
对于打破退休年龄限制、连任的问题,张玉良曾在2019年初公开表态说,自己连任绿地控股董事长、总裁一职完全是股东选举产生,符合股东们的愿望。
“退休是最舒服的事情,但像我这样的创始人,对企业非常有感情。”张玉良说,绿地跟传统国企不一样,它是混合所有制企业,要依规办事。董事长由董事会推选,如果所有股东认可,自己也有条件,那就干下去。
他还将自己与董明珠作比较:“董明珠连任格力董事长,她65岁了,还继续为国家做贡献,我看也不错。”
不过,在接班人人选上,张玉良始终未曾明示。
不可否认的是,张玉良于绿地而言举足轻重。自1992年6月绿地成立,期间经历几次大股东划转变化,张玉良一直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保持对绿地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期间,他带领绿地走出上海、冲进世界500强、成为混改标杆,不断缔造辉煌。但时局变幻,连任的这几年,绿地面临的处境全然不同。
连任的2018年,是绿地开启新一轮战略规划的元年:未来3年,房地产确保年销售额5000亿元以上,形成一批300亿至500亿元的重点事业部,并成立大基建、商贸、酒店旅游三大产业集团。
但推演至今,伴随经济下行压力、资本市场寒冬、行业严厉调控等外部大环境,绿地市值低迷、业绩不及预期、负债持续高位、房屋质量事故等问题不断暴露。刚过去的2020年,绿地的销售额、利润均同比负增长,面临的考验愈发严峻。
过去5年间,绿地的市值已从3000亿元高位滑至当下的660亿元,蒸发超7成。早已过花甲之年的张玉良,虽老骥伏枥,但千里之行千难万险,他要如何翻盘?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逯文云
爆雷!上实发展子公司上实龙创应收类账款可能存不可收回风险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上实发展1月11日晚间发布公告,近日,公司上交所监管工作函,公司根据监管工作函要求,就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上实龙创应收类账款事项开展自查工作,目前上述核查工作正在进行中。{image=1}0000上市仅两月 实控人离婚总经理离职 海天瑞声市值狂泄六成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财联社(北京,记者徐海东)讯,上市仅十天,持股20.26%的第一大股东、董事长贺琳就启动离婚程序;上市刚满2个月,持股8.36%的第四大股东、总经理唐涤飞就从公司离职。海天瑞声(688787.SH)近期一系列变动可谓令人惊愕。0000芒果超媒控股股东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转让公司5.26%股权
10月30日消息,芒果超媒公告,公司控股股东芒果传媒有限公司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其持有的公司93,647,857股的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26%,转让价格不低于66.23元/股。本次公开征集转让完成后,芒果传媒仍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控制权不发生变更。责任编辑:陈志杰0000杭州高新老板蹊跷失联 前三季亏损3300万
浙江一上市公司老板蹊跷失联,前三季亏损3300万来源:时间财经原创陈世爱或导致实控人变更。近日,杭州高新橡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杭州高新”)发布公告称,无法与公司实际控制人吕俊坤取得联系,后者处于失联状态。截至目前,公司尚未能了解到吕俊坤失联的具体原因。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