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不一样的春运 一样为了过个安心年
原标题:不一样的春运,一样为了过个安心年
■ 社论
这个不一样的春运背后,是无数个体对战“疫”的配合支持,也寄托了社会对早日战胜疫情的热切期盼。
1月28日,2021年春运正式开始。1月29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披露数据显示,受国内疫情形势及防控政策影响,今年春运人口流动规模显著低于常年。从该局监测的75条高速公路500个重要通道节点看,今年春运首日流量比2020年春运同期下降18.9%,比2019年春运同期下降35.8%。受疫情影响,2021年的春运注定不一样,而人员流动规模的下降,也在意料之中。
而据此前交通运输部门预计,今年全国春运期间将发送旅客11.52亿人次左右,比2019年下降六成多、比2020年下降两成多。这与前些年20多亿乃至30多亿人次的流量相比,的确是创下了多年来的新低。但从防疫角度来讲,这个“不一样的春运”,恰恰诠释的是全国民众同心抗疫的凝聚力。
冬季低温环境叠加大规模人口流动之下,今年春运期间的疫情防控压力非同一般。因此,这段时间以来,从国家到地方,都不断倡议“就地过年”。据目前的春运流量以及铁路、民航等部门的订票数据来看,这一倡议得到了民众的积极响应。这背后离不开各地以实际行动“留人”的大量工作,也体现了民众配合疫情防控的自觉和担当。
一直以来,在中国,回家过年都是有着强大文化背景的传统习俗。但面对疫情防控的需要,有半数以上的人放弃在这个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而选择“就地过年”,这是文化习俗在防疫大局面前的主动调适,也是无数个体以实际行动为战“疫”作出自己的贡献。
事实上,我国疫情防控取得目前的成绩,民众和社会的主动配合与付出,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今年这个不一样的春运,再次将这种“小我为大家”的担当展露出来,也让我们对最终战胜病毒抱持更多信心。
也要看到,尽管这可能是近些年“最宽松”的一个春运,但预估10亿人次以上的流动规模,依然不是一个小数字。春运过程中的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低估,做好春运旅途以及来回两端的防疫工作,仍不容任何松懈。如,对客运枢纽和交通运输工具的消杀、通风,以及验码测温等工作,仍需按照防控规定不折不扣地落实好。
流动密度大幅降低的春运,的确为疫情防控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但这也意味着,选择“就地过年”的人越多,做好他们在异地过年的生活保障工作,也应是各地政府的分内事。对此,中办、国办也发文明确,各地要统筹做“就地过年”的保供稳价、工资休假等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像北京就要求,要在防疫前提下安排好节日文化生活,多采取线上活动形式,并加强水、电、气、热和交通运行等监测调度。
非但如此,很多春节期间为配合防疫而选择“就地过年”的人员,同样也有回家看看的心愿,不少地方也明确要为其“错峰”返乡提供便利。鉴于此,春运之后,相关企业不妨以调休、年假等方式,将“错峰”返乡落到实处。
当然,对于在符合防疫规定的情况下回家过年的人员,各地方、部门同样应避免出现因不当的政策加码而给他们“添堵”。这与做好就地过年人员的服务保障,当并行不悖。
说到底,今年这个不一样的春运背后,是无数个体对战“疫”的配合支持,也寄托了社会对于早日战胜疫情的热切期盼。这也需要各地对其他环节的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拿出新的应对思路,做好就地过年人员服务保障的同时,并科学、精准执行好防疫规定,让所有人都过一个安心、安全年——这个春运或许不一样,但要让人们一样能感受到新年里的温润与温暖。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全省开通23条地铁,“苏大强”何以这么强?
澎湃特约评论员默城最近,江苏地铁可谓喜事不断。6月28日,常州地铁2号线和徐州地铁3号线开通运营;6月29日,苏州地铁5号线也来了。从全省情况看,江苏现在已有5个市开通了地铁,分别是南京、苏州、徐州、常州、无锡。由此,江苏也成为全国唯一一个“5市开通地铁”的省份。目前,江苏全省运营地铁已增至23条线,总里程延长到约796公里,仅次于广东,位列全国第二。0000中国政府向南苏丹、几内亚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宣布:为帮助南苏丹、几内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决定向两国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专家组由国家卫健委组建,安徽省卫健委选派,已于8月19日凌晨启程。责任编辑:张申0000潘东旭当选安徽六安市人民政府市长
6月20日,六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大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潘东旭为六安市人民政府市长,宋从文为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来源:安徽发布责任编辑:赖柳华SN2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