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中国平安目标价108.85港元 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
中信证券:预计2021年中国平安(02318)NBV会恢复增长,长期看点在综合金融和产业并购
中国平安(02318)寿险业务处于疫情后周期修复过程中,我们预计其2021年NBV将恢复两位数增长。寿险改革成效缓慢,长期看点在以银行为核心的综合金融。投资事件值得反思,围绕保险主业产业并购正当其时。维持公司A、H股“增持”评级。
反映卫生事件冲击,寿险核心指标略低于预期。
受卫生事件冲击,公司2020年新业务价值496亿元,同比下降34.7%。其中首年保费1489亿元,同比下降7.2%;新业务价值率为33.3%,同比下降14.0个百分点。公司代理人数量为102万人,同比下降12.3%;代理人人均月收入5793元,同比下降8.2%;代理人活动率为49.2%,同比下降11.6个百分点。此外,公司保单继续率大幅度下降,13个月保单继续率为85.5%,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25个月保单继续率为80.9%,同比下降6.2个百分点。因此也造成了公司剩余边际余额和寿险营运利润增速较慢,分别同比增长4.5%和5.3%。
寿险业务处于卫生事件后周期修复过程中,预计2021年NBV恢复两位数增长。
作为可选消费,保险需求修复显著滞后;随着汽车、房产销售回归正常状态,预计今年保险需求也终将逐步修复。长期看,地产监管、资管新规、互联网平台及互联网保险监管等有利于改变居民资产配置结构,促进居民资产回归银行,并逐步外溢到基金、保险等非银机构。
作为未来唯一刚兑的资金池,保险在居民资产中的配置比例有望长期趋势性提高。我们预计未来3-5年,中长期储蓄类保险产品、高端养老和健康类保险产品有望恢复较快增长;随着人均收入提高,以重疾险为主的长期保障类产品有望维持平稳增长。
公司在经历2020年疫情冲击、寿险改革和人事变动等多重影响之后,预计2021年起公司NBV有望恢复两位数增长。
寿险改革成效缓慢,长期看点在以银行为核心的综合金融。
经过坚定的客户导入、科技支持、生态资源协同,平安银行零售和私行业务突飞猛进,2020年私行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1289亿元,同比增长53.8%。
财富管理是未来中国金融产业链的流量和业务起点,只有抢占财富管理业务制高点,才有后续的产业链闭环,公司已经占据了关键位置,银行有望成为平安集团用户和资源的分发中心,也将是线上和线下的信任节点。通过培养和壮大私行客户经理,并与优秀保险代理人的深度绑定,银行反哺保险正在成为寿险业务的新增长点,预计未来3-5年将成为核心增长引擎。2020年公司银保业务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5.1%,趋势有望长期保持。
同时,寿险作为公司最重要的价值和利润来源,有望借助银行入口,实现客户的高频经营、线上和线下的信任连接、借助银行全方位产品体系打造代理人的专业投顾能力。
投资事件值得反思,围绕保险主业产业并购正当其时。
金融和地产作为大类资产,是公司重点的资产配置方向,也是公司长期以来建立的优势资产领域,但投资更需要兼顾未来价值创造能力,亟待公司适当调整投资思路。
随着监管放开股权投资行业限制,围绕保险主业协同进行产业并购时代正在到来。适当进行健康、医疗、养老、流量和场景等并购,有助于反哺主业,弥补保险产业链后端服务资源不足和前端流量不足的缺陷。历史上,公司先后并购三家中小银行,成功获得了银行入口;通过并购汽车之家,获得汽车生态的关键卡位;这是公司两个极为成功的、和主业高度协同的并购案例,应当总结经验继续发扬光大。
2021年1月29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为了“推动构建医疗健康生态圈、打造本公司未来价值增长新引擎”,与珠海华发和深圳特发组成联合体参与方正集团重整,有望弥补公司线下医疗生态不足。借鉴全球低利率国家保险公司经验,比如美国联合健康,正是通过100多次并购才形成如今的健康险+医疗服务的闭环生态,同时也发挥了公司保险资金的投资优势,并克服了低利率环境下的投资压力。
风险因素:
卫生事件继续影响保单销售、房地产下跌带来信用风险、经济增速下行带来利率中长期下行。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1年公司NBV会恢复增长,未来3-5年实现较快增长,维持公司A、H股“增持”评级。
中国平安作为最具创新能力、长期致力于打造综合金融平台的独特公司,正在通过银行入口实现其“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全方位服务”的战略愿景和初心使命。银行在前端通过财富管理帮助集团锁定客户和财富,后端通过并购和自建丰富医疗线上线下服务资源,预计未来3-5年公司可能进入下一轮利润释放周期。
由于公司2020年四季度新业务价值低于预期,我们下调2021/2022年EVPS预测至80.86/89.92元人民币(前值83.02/92.99元人民币),引入2022年EVPS预测99.97元人民币。公司目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公司A股2021/22/23年PEV分别为0.95/0.85/0.77倍,H股PEV为0.93/0.83/0.75倍。预计公司1季报恢复较快增长具有较高确定性,估值修复值得期待,参考历史估值区间,我们给予公司寿险及健康险1.2倍PEV估值,其余分部1倍PB估值,未来一年A股目标价为90.81元人民币,H股目标价为108.85港元,维持公司A、H股“增持”评级。
责任编辑:李双双
叶氏化工集团回购1.2万股 涉资3.26万元
叶氏化工集团(00408-HK)公布,于2020年11月11日回购1.2万股,每股回购价2.72港元,涉资3.26万元。本年内至今为止(自普通决议案通过以来)累计购回证券数目为598.4万股,占于普通决议案通过时已发行股份数目的1.061%。责任编辑:李双双0000港铁公司跌逾1% 香港客运业务蚀近26亿元
新浪港股讯,港铁公司(00066)现价跌1.4%,报38.85元;成交约37万股,涉资1455万元.盘中低见38.8元。港铁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业绩.期内,基本业务利润56.33亿元,按年增加63.8%.当中,经常性业务利润减少83.8%至4.33亿元,物业发展利润52亿元,按年大升5.7倍,主要来自“日出康城”第六期所录得的分占盈余,以及出售存货单位。0000国泰君安:浦林成山增长前景不变 维持收集评级
国泰君安发表研究报告,上调浦林成山(01809)目标价至9.30港元,维持投资评级为“收集”,目标价相当于6.5倍2021年市盈率和5.5倍2022年市盈率,由于浦林成山的毛利率上升情况超出预期,将公司2020年至2022年的股东利润预测分别提高10.7%/10.4%/4.8%。0000蚂蚁集团发行方案大公开 个人投资者“打新”攻略来了
{image=1}此前一度身陷IPO推迟传闻的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集团)日前迎来上市新进展。10月21日晚间,证监会发布消息称,同意蚂蚁集团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这也意味着其正式跨越登陆科创板的最后一道门槛。同日,港交所官网也显示,蚂蚁集团通过聆讯。0000上海复旦升逾20% 创1个月新高
新浪港股讯,上海复旦(01385)升20.35%,报8.93元,最高价为8.93元,创1个月新高,最低价为7.42元,主动买盘73%;成交487.4万股,涉资4051.45万元.以现价计,该股暂连升4日,累计升幅40.19%。现时,恒生指数报24649,跌132点或0.53%;恒生国指报9901,跌35点或0.36%;主板成交561.88亿元。基本资料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