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土著居民”貉的野外种群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原标题:上海“土著居民”貉的野外种群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02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准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2月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农业农村部面向公众正式发布了新版《名录》。
调整后的《名录》,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34种和1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46种和7类。在管理体制上,上述物种中,686种按陆生野生动物由林草部门管理,294种和8类按水生野生动物由渔业部门管理,在《名录》中加“*”标注。
{image=1}
新版《名录》中,多种上海常见或有监测记录的野生动物保护级别发生了变化。
一:貉作为上海本土陆生野生动物,分布较为广泛,多栖息在植被较茂密的区域,目前其野外种群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image=2}
二:在猫科动物中小灵猫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豹猫升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这两种小型猫科动物在上海都有过野外观测记录,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可能再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
{image=3}
三:在新加入的野生动物中鸟类占比最大,在上海有野外分布的包括鸿雁、白额雁、小白额雁、花脸鸭、棉凫等部分雁鸭类水鸟,这些水鸟冬季常在上海沿海滩涂水域栖息觅食。
{image=4}
四:白腰杓鹬、大杓鹬、翻石鹬、阔嘴鹬、大滨鹬、半蹼鹬等部分鸻鹬类候鸟此次也被升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这些鸻鹬类候鸟每年的春秋季节来到上海,主要分布在沿海湿地。它们会把上海作为迁徙补给的中转站,为了接下来的旅途补充能量。
{image=5}
{image=6}
{image=7}
{image=8}
五:除了上述的水鸟,红喉歌鸲、蓝喉歌鸲、画眉等部分林鸟也升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它们因为鸣声悦耳、外形漂亮,常被人为捕捉作为笼养鸟,近些年来野外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
{image=9}
{image=10}
{image=11}
六:震旦鸦雀作为上海野生鸟类中具有代表性的物种之一,对生境要求严格,终年生活在芦苇荡中,这次被升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想要发现一睹它们的尊容,可以在崇明、南汇等地的芦苇荡中仔细寻找。
{image=12}
新版《名录》在全部保留原名录所有物种的基础上,从“三有动物”和其他动物中新增了517种(类)野生动物。
新版《名录》是自1989年我国发布野生动物保护名单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调整。本次更新为强化濒危物种保护工作、打击乱捕滥猎和非法贸易野生动物的行为、提高公众保护意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让我们一起保护野生动物,共建我们的美好家园。
来源:“上海林业”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武晓东 SN241
林郑月娥:香港已成立专责小组推动疫苗接种计划
据香港特区政府网站23日消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记者会上表示,政府已成立专责工作小组,为推动大规模疫苗接种计划展开筹备工作。疫苗接种计划专责工作小组由两位局长主持,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负责医学相关工作,聂德权则负责统筹整个计划的执行工作;小组直接向她汇报。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表示,接种计划覆盖全城,所有市民均可免费接种疫苗,属自愿性质,且疫苗资讯公开透明。责任编辑:朱学森SN2400000印媒:印高官商讨加紧做好对华“长期备战工作”
参考消息网9月20日报道据《印度时报》网站9月19日报道,在印度地位举足轻重的“中国研究组织”(简称CSG,印度一家高级别研究机构,其成员包括许多印度高级官员——本网注)当地时间周五召开了历时90分钟的会议,讨论了作战环境、未来战略以及军方会谈议题等事项。0000青海“老政法”挑重任,上任次日带人奔赴“一线”
来源:北京青年报撰文|蔡迩一政知君注意到,在履新海西州委书记的第二天,訚(yín)柏就去了木里矿区。据《青海日报》报道,海西州干部大会召开,青海省委决定,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訚柏兼任中共海西州委委员、常委、书记,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党工委书记。在履新次日(9月20日),訚柏就去了木里矿区,调研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进展情况。“政法老将”先来简单介绍下他。0000张文宏抗疫新书海外版首发 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经验
2020年3月,原标题:张文宏抗疫新书海外版首发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经验中新网上海6月5日电(记者陈静)由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主编的《2019冠状病毒病——从基础到临床》海外版: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翻译本5日首发。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