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人系公募获批:马太效应加剧 近20家公司冰火两重天
记者查阅天眼查发现,作为证源基金第一大股东的胡德佳似乎并没有公募等金融机构的从业背景。“个人系”公募在业内渐成潮流。在业界看来,年内获批的第二家“个人系”公募基金公司。
“‘个人系’公募的优势在于制度灵活、激励机制和利益捆绑到位,或许正是这一点是制约其没有走到最后的关键因素。
“监管部门对于公募牌照的发放态度仍然偏谨慎,获批过程仍然不易,特别是‘个人系’公募牌照。
获批过程仍不易
“相比2018年,2019年以来审批速度明显放缓,今年‘个人系’公募的审批有望加速。”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从《关于核准设立汇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批复》中获悉,汇泉基金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国务院关于管理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规定自然人可以成为基金公司的主要股东(一般指持股25%以上)或持股5%以上的非主要股东,杨宇出资5530万元,出资比例为55.3%;梁永强出资3000万元,出资比例30%;初冬、上海澹泉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及上海沛泉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分别出资490万元,上海澹泉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沛泉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等两个员工持股平台各持有4.9%的股权。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比例均为4.9%。梁永强任汇泉基金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吴涛任督察长。截至2020年6月12日,全行业已经有19家“个人系”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引发市场关注的是,梁永强此前担任华商基金总经理,于2018年7月离任。杨宇、初冬也都曾在公募基金行业从事投研工作。
据悉,汇泉基金是继今年3月兴华基金获批以来,汇泉基金于2017年1月递交公募牌照申请,至2020年5月29日获批,期间历时3年零4个月。一般情况下,申请设立基金公司的主要流程包括材料受理、征求意见、反馈意见、现场审查、批复设立5大环节,2019年仅获批1家。进入2018年,8家个人系公募基金公司获批成立,‘个人系’公募的差距越发明显,分别是蜂巢基金、中庚基金、惠升基金、明亚基金、淳厚基金、睿远基金、博远基金、同泰基金。不过今年已经有两家获批了,审核期限为6个月。
记者对目前获批的19家“个人系”公募实际控制人的背景进行梳理后发现,上海某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个人系”公募渐成潮流
2013年底,有15人曾在公募基金任职,不少是公募基金行业的元老。”6月12日,但是‘个人系’热度不减,目前仍有多家在排队等候。
不过,记者发现,同样是个人发起设立“个人系”公募基金,原标题:又一“个人系”公募获批:马太效应加剧,证源基金的结局却迥然不同。今年3月,证源基金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交申请撤回“证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设立申请”,证源基金苦熬近三年最终终止了设立申请工作。
“马太效应”加剧
上海某基金公司的管理人员杨波(化名)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公募基金行业强者恒强,资源越来越向头部基金公司倾斜,但是随着‘个人系’公募的进一步扩容以及‘马太效应’的加剧,“马太效应”加剧。其中,风头最劲的要数睿远基金。2018 年10月才成立的睿远基金,目前发行的两只公募基金均一日售罄,汇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汇泉基金”)设立已获核准。”一位不愿具名的“个人系”公募基金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 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其中,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的认购金额超过1200亿元,刷新了历史纪录。
记者梳理发现,在部分“个人系”公募取得傲人成绩的同时,明确支持专业人士成立或持股公募。
记者梳理发现,多数“个人系”公募生存较为艰难。例如,5月以来,凯石基金旗下凯石源混合型基金、凯石淳行业精选混合型基金、凯石湛混合型基金等多只基金先后发布基金资产净值连续低于5000万元的提示性公告。
2015年3月,泓德基金在北京成立,近20家公司“冰火两重天”
记者胡金华 见习记者 喻莎 上海报道
又一家“个人系”公募诞生!
6月12日,成为国内首家由专业人士发起设立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2016年4月,国内首家全自然人股东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汇安基金获批成立;在汇安基金获批一年之后,2017年6月到9月,东方阿尔法、合煦智远、恒越等三家个人系公募基金公司接连获批。东方阿尔法基金的管理规模也从去年底的14.92亿元减少到今年一季度末的10.81亿元,成立于2017年的恒越基金和合煦智远基金在发展近2年之后,其中杨宇、梁永强、初冬等三位自然人股东分别持股55.3%、30%、4.9%,截至2019年末规模不足1亿元。
记者发现,截至6月12日,待批的基金公司达到25家,《华夏时报》记者通过证监会行政许可信息了解到,此外,有7家基金公司处于中止审查状态。在待批基金中,也不乏自然人申请设立公募基金,如富华玖创基金也是由原公募基金高管申请设立的。
杨波还表示,对于“个人系”而言,面临的压力将更大,由专业人士发起设立的“个人系”公募经历了5年的发展历程,“个人系”在渠道资源、资金资源上存在明显劣势,如果没有机构股东的支持,不仅很难盈利,而且可能面临旗下产品因规模太小的清盘危机。
而多位基金人士也向对本报记者表示,近20家公司已经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态势,对于规模较小的“个人系”基金公司,逐步陷入了恶性循环。公募基金公司若想实现盈亏平衡,管理的资产规模一般要超过150亿。其中,继首家“个人系”公募基金公司泓德基金2015年成立后,东方阿尔法基金公司由大成基金原副总经理刘明和肖冰领衔成立,刘明持股39.96%,肖冰持股13.98%。但是“个人系“公募在渠道资源、资金资源上和积累二十年的成熟公募相比处于劣势,“个人系”公募的根基还太浅。整体而言,2018年获批8家“个人系”公募,“个人系”公募普遍成立时间不长,当前业绩暂时无法下定论,但是业内仍然看好其未来的表现。
责任编辑:陈志杰
1月13日重点关注五场直播:泰达宏利投资部总经理王鹏、华泰柏瑞投资部副总监牛勇共同展望2022年投资市场
2022-01-1310:00:00华泰柏瑞:2022年新能源板块的投资展望2022-01-1312:00:00泰达宏利基金王鹏:2022年高景气还值得期待吗2022-01-1313:30:00华安基金:论道·黄金投资与大类资产配置高端峰会2022-01-1316:00:00国泰基金:2022年投资市场展望——解读后疫情时代投资机会0000视频|杨德龙:巴菲特重仓苹果获利丰厚 科技加消费是最好商业模式
杨德龙:巴菲特重仓苹果获利丰厚科技加消费是最好商业模式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责任编辑:陶然0000诺德基金胡志伟:成长性核心资产及海外回归优质资产或是港股重点
新年以来南向资金继续大规模涌入港股通。2021年以来截至1月20日收盘,港股通指数已录得12.93%涨幅,成交额2.11万亿港元,南下资金净流入2055亿港元。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