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基金两只产品募集失败 基金经理年轻化如何破解?
发行不力!中金基金两只产品募集失败 基金经理年轻化如何破解?丨基金
今年2月,中金丰盈和中金丰盛两只基金先后募集失败。截至去年末,中金基金旗下权益类、固收类产品规模分别为77.54亿元和462.39亿元,占比分别为14%、86%
{image=1}
《投资时报》研究员齐文健
虽然近年来新基金募集规模高歌猛进,不过马太效应之下中小型基金公司的生存空间一再被压缩,中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金基金)就遭遇了发行失败的尴尬。
2月20日、2月10日,中金基金先后发布公告称,旗下基金中金丰盈和中金丰盛两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各类份额合并计算,下同),因未达到基金备案条件募集失败。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这两只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为邱延冰,加入中金基金之前,其并无公募基金管理经验,且基金经理从业年限仅为0.67年。
值得一提的是,3月2日,中金基金旗下另一只混合型基金——中金成长优选A/C也进入认购期,拟任基金经理同样是邱延冰,该基金能否发行成功尚不得而知。
事实上,中金基金接连发行混合型基金也并非无的放矢。W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该公司管理规模为539.94亿元,旗下权益类基金、固收类基金规模分别为77.54亿元、462.39亿元,占比分别为14%和86%。
就新基金发行失败、股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投资时报》向中金基金发送沟通函,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两只产品募集失败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发行热度依然不减。Wind数据显示,按照基金成立日为统计口径,截至3月4日,年内新成立基金份额已超过8000亿元,高达8467.22亿元。
然而,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处境却与这喧闹格格不入。《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今年2月份中金基金旗下有两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发行失败,分别是中金丰盈和中金丰盛。
2月10日,中金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中金丰盛在去年5月9日获批,截至今年2月5日募集期已满3个月,未能满足基金合同约定的基金备案条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随后的2月20日,中金基金再次发布新基金募集失败的公告,不过“主角”已换成中金丰盈。公告内容显示,中金丰盈在去年5月19日拿到中国证监会开出的“准生证”,认购期限为去年11月18日至今年2月17日,因未能满足基金合同约定的基金备案条件,故该基金募集以失败告终。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金基金旗下两只基金募集失败外,今年2月份,融通创业板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联接基金也发布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1月份则有长安泓汇多利3个月滚动持有债券惨遭折戟。
《投资时报》研究员发现,募集失败的中金丰盈和中金丰盛拟任基金经理均为邱延冰。公开资料显示,邱延冰于去年1月份加入中金基金,担任该公司的副总经理、基金经理。在加入中金基金之前,邱延冰并无公募基金管理经验,截至目前,其基金经理任职年限尚不足1年。
而当下,该公司正在募集的主动权益产品——中金成长优选A/C,拟任基金经理仍是邱延冰。
目前,基金经理邱延冰单独管理着中金瑞康、中金瑞泰、中金金泽A/C、中金瑞和A/C、中金泰顺12个月定开等5只基金,在管基金规模合计为32.47亿元。截至今年3月3日,邱延冰任期回报最高仅为22.93%。
除了邱延冰外,中金基金旗下还有12位基金经理,其中丁天宇、耿帅军、陈方雷、丁杨、闫雯雯、闫鑫6人基金经理任职年限同样不足1年。
股债发展不均衡
作为券商系公募基金公司中的一员,中金基金成立至今已有7年,不过,近两年该公司管理规模明显增长后,旗下股债布局失衡的问题日渐凸显。
W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中金基金管理规模为539.94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237.83亿元增长302.11亿元,涨幅为127%。从公司排名来看,从2019年末的第71名升至去年末的第59名。
虽然中金基金在2014年同期成立的基金公司中管理规模尚可,不过晚成立一年的泓德基金规模表现远超中金基金。截至去年四季度末,泓德基金管理规模为1167.75亿元。
《投资时报》研究员观察发现,中金基金管理规模大幅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固收类基金规模的飙升,截至去年四季度末,旗下权益类基金、固收类基金规模分别为77.54亿元和462.39亿元,占比分别为14%、86%。
若从存量基金来看,截至去年四季度末,中金基金旗下有中金现金管家A/B、中金鑫福87个月定开、中金金元A/C、中金衡利1年定开、中金浙金6个月定开等9只基金规模超过10亿元,其中固收类基金、权益类基金各有7只和2只。
值得关注的是,中金现金管家A/B单只基金规模超过200亿元,高达209.99亿元,占整体管理规模近四成。另有中金鑫福87个月定开、中金金元A/C、中金鑫裕1年定开A/C三只债券型基金规模超过50亿元,分别为80.24亿元、78.37亿元、50.24亿元。
相比而言,该公司权益类基金则显得有些落寞。截至去年四季度末,仅有中金科创主题3年封闭运作、中金金顺12个月定开两只产品规模超过10亿元,分别为16.89亿元、10.67亿元。
另外,截至去年四季度末,中金基金旗下有37只基金,而中金消费升级、中金量化多策略、中金绝对收益策略、中金新润3个月A/C等15只基金规模不足2亿元,占比为40.54%。其中,中金衡盈A/C、中金衡益增强A/C、中金金序量化蓝筹A/C、中金瑞祥A/C等7只基金规模低于清盘线。
中金基金管理规模(单位:亿元)
{image=2}
数据来源:Wind
责任编辑:陈志杰
一地绿“基茅” 基金亏损该“怪”谁?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作者:何明俊代表下跌的绿色,近期成为市场主色调。过去一周,“市场先生”向投资者展示了它不理智的一面。周一冲高,周二开始回落,周四周五探底回升。据同花顺iFind周K数据显示,沪深300跌1.39%,上证50跌1.81%,创业板指跌1.45%。其实,和2月底那一周暴跌相比,上周跌幅已“温柔”许多。创业板指跌幅超2020年7月份,但略小于去年3月份跌幅。0000详解2万亿招银理财股票直投思路:提升权益占比 看好港股机会
文/许旻自2019年6月首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以来,目前已有20多家获批并正在陆续开业中。而依托招商银行、拥有2.38万亿规模的招银理财,于2019年11月开业后的一举一动就饱受关注。经历了半年多的组建工作,日前,招银理财首席固收投资官、首席项目投资官、首席权益投资官等七大核心岗位人员已正式落定;投研体系搭建完成,第一只纯权益型理财产品“沪港深精选1号”也将拟于9月15日开始发行。0005五星大满贯基金经理掌舵 长城品质成长12月14日正式发售
临近年末,A股延续震荡态势,但在基金赚钱效应加持下,近期基金爆款依旧连连,尤其是由市场上稀缺的“实力派”基金经理掌舵的新基金更受投资者热捧。据悉,拟由五星基金大满贯得主,长城基金研究部总经理何以广担纲的长城品质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代码:010410)于12月14日起正式发行,投资者可通过建设银行等各大银行、券商网点以及长城基金直销渠道进行认购。0001私募大佬但斌新产品触及预警线、3个月跌超20% 最新回应:加仓跟投
市场反复调整,又有私募大佬产品拉响警报了!这次是东方港湾董事长但斌。他旗下一只今年2月9日成立的产品,5月7日预估净值为0.795,3个月跌超20%!对此,但斌的最新回应是:“直面问题,迎难而上!会重点加仓跟投这只产品!”不过,但斌也表示预警线和清盘线的设置提高了投资的难度,决定以后不发行有此类限制的产品了!图片来源:微博但斌新产品3个月亏20%0000首批5只公募MOM终获准生证 有望成万亿元级细分市场
首批5只公募MOM终获“准生证”有望成长为万亿元级细分市场本报记者王思文早在2020年年初,就有多家基金公司上报MOM产品。直到年末收官,公募MOM才尘埃落定。2020年12月31日下午,《证券日报》记者从多家公募基金处获悉,全市场首批5只公募MOM正式获批。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