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投资:关注事实本身 警惕投资中的“光环效应”
投资研报
【新能源汽车每日动见】板块年内调整近10% 风险释放后市场还在忧虑什么?
【碳中和动态分析】华电拟5年内可再生能源占比提至50%,宝丰能源年产1.6亿立方绿氢项目试生产
【硬核研报】原油暴涨催化棕榈油价格创8年来新高!这家低调小公司竟是“表活“和”油脂”产能双冠王!隐藏王者又砸35亿元再造百亿产值项目!
【硬核研报】又一个千亿龙头有望诞生!业绩暴增近40倍,这家医疗器械企业将制霸全球,股价还有4成上涨空间
原标题:关注事实, 管理情绪, 正确地归因(少数派投资)
来源:少数派投资
人类是很难找对原因的。理查德?费曼讲过一个故事:
南太平洋小岛上住着一群“草包族”原始人,二战期间,美军飞机多次降落该岛,带来大量物资,其中一部分送给了他们。
战后,飞机不再经过,这群原始人仍然希望同样的事情发生。
于是,他们在相同的地点铺设了类似跑道的东西,附近盖了木屋、两旁点上火,还派人在脑袋上绑上两块木头、假装耳机,并插上竹子、冒充天线,等待飞机的降落。
每件事情,他们做得都和此前的美国大兵一样,唯一的不同是,飞机再也没有光临。
现实中,我们也会根据过去发生的事情,总结经验和教训,归纳出因果关系,并将之普遍化,用来判断未来。
正如这群原始人所认为的,既然跑道、耳机、领航员都已经有了,那么飞机和物资的到来不就顺理成章吗?
我们找到优秀公司成功的原因了吗?
商业中,对优秀公司为何成功的归因一直备受关注。
不少管理大师提出了各种理论,试图揭开优秀业绩的根源,其中《追求卓越》、《基业长青》最具影响。
它们大都以历史上优秀的公司为起点,列出“35家卓越公司”、“17家高瞻远瞩公司”一类的清单,然后基于此总结这些公司如此成功的原因,比如:
注重行动、贴近客户、价值驱动、不离本行……
《基业长青》进一步为每家“高瞻远瞩公司”搭配了同业公司,声称发现了最成功公司与其他的不同。
我们真的找到优秀公司成功的原因了吗?
《光环效应》一书对此进行了检验:
暂且不论这些原则、步骤是否正确,已经满足条件的优秀公司在成书后表现如何?
“35家卓越公司”在研究后的5年中,只有12家股价表现超过标普500;10年中,仅13家跑赢基准;同时,相较入选前5年的净利润率水平,此后5年有30家公司出现下滑。
“17家高瞻远瞩公司”在5年内只有8家跑赢基准,10年后仅有6家胜出,11家公司在5年后利润率出现下滑;讽刺的是,书中认为不够优秀的12家对照公司反而大多出现了利润率提升、股价跑赢指数。
{image=1}
欲寻星光,却得光环
要知道,这些“高瞻远瞩公司”在成书前的60年中,股价涨幅超过了市场平均的15倍;那些专家可是查阅了上百本书、几千篇文章,“占据了整个书架和电脑巨大储存空间的数据库”。
即便如此,他们给出的因果解释毫无意义。他们想要捕捉更多闪亮的未来之星,却带着人们陷入到了过往最耀眼星辰的光环之中,这与荒岛上的原始人没有什么区别。
“光环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提出:
人们倾向于根据整体印象对某项特质做出评估,以至将不同特征混为一谈。
例如,军官们倾向于认为,被评为“杰出军人”的士兵就应该“身手不凡、百发百中、鞋子锃亮、多才多艺、善吹口琴”。
《光环效应》一书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
“我们通常认为的影响公司业绩的许多因素,如企业文化、领导力等,往往只是基于公司业绩的简单归因。”
书中讲述了思科、ABB等公司在不同业绩阶段市场迥然的评价。业绩上升期,公司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被誉为“奇迹”,业绩下滑时,同样的做法却会被认为是“败笔”。
同一家公司、相同的管理层,事实上,他们既没有先前评价的那么好,也不是之后那么差。如同硬币的两面,正负两面的解释一直都存在,只是不同阶段的业绩表现下,人们从迥然的角度来思考,产生了判若云泥的事后解释而已。
{image=2}
警惕投资中的“光环效应”
股票是公司所有权的凭证,大多研究方法是基于公司基本面来映射未来股价的变化。
与其说人类是理性的动物,倒不如说更愿意为事物寻求合理的解释,我们喜欢洞察一切的感觉,期待找到一个简单、明确、说得过去的解释,并沉浸在其所带来的安慰与安全感中。
光环下的解释,仅仅告诉我们“人们如何描述业绩优良和业绩不佳的公司”,没有任何有助于我们判断未来的依据,只是人云亦云得多了,就如同真的一样。
不妨问问自己,我们当下所笃信的真的就是客观事实吗?完全相反的情景下,这些理由是否同样存在?它们耐得住时间的检验吗?是不是因为我们视角不同所带来的选择性接纳?
备受追捧的经验主义管理类书籍最害人的一点在于,把本就复杂的现实过分简单化了,似乎只要按着四大要素、六大步骤、八大原则,就能取得成功。
真实的商业世界不是这样,盲目自信的假象不太可能带来最好的结果。
首先,我们应当接受“很少有公司能够长盛不衰”这一客观事实。
历史上成功的公司并不是因为他们遵循了什么所谓共性的商业原则,更不是它们刻意追求卓越的结果,而是“短期成功的累加”,它们走过的每一步都不是一劳永逸,过去的高成长和未来没有太多关联,我们看到的“长期成功只是事后选择产生的假象”。
其次,尽力摆脱“光环效应”对研究分析的影响。
承认自己也存在渴望被迎合、希望得到简单解释的冲动;在分析判断中,要把既成事实的结果放在一边,反复审视决策过程,信息是否完整?思维是否缜密?推演是否严密?存在哪些隐含假设?尤其是基础数据,不应受到光环的干扰。对于多数人而言,“将结果和努力分开的严谨分析,并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另外,关注事实本身,不要让行动随情绪剧烈调整。
我们远比自己以为的要感性得多。光环之下,我们在有选择地相信迥然不同的解释,甚至有些解释仅仅是简单事实的重复,完全够不上所谓因果联系。事物本身没有什么变化,这些理由也一直都存在,变化的只是不同阶段下我们思考的视角。如意之时,要能够负向思考、保持谦逊;不顺之刻,亦应当全面思量、不轻言放弃。
最后,不要把预期打满,留足安全垫。
多数时候,我们所给出的解释并不比上文的“草包族”原始人好太多,我们的信息也不完备,怎么就能够知道“飞机到了”与所做之事并无关系?我们自己就很可能已经在光环之中了。现实中的公司至少会面临不确定的需求、难以预测的竞争、日新月异的技术,事后总结出的确定性未必适用于未来,最佳决策也不一定带来好的结果,应当留出容错的空间。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彭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