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股份业绩不及预期 981亿重组案收到问询函
投资研报
【新能源车动见】数据传递重要信息!份额快速提升,这两只票更受益
【碳中和动态分析】颗粒硅技术路线改变未来硅料格局?工信部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
【硬核研报】在手订单已达历史最高水平,低估值王者即将崛起!(名单)
【硬核研报】全力抢占市场,券商高喊药剂王者还有43%上涨空间
来源:银柿财经
3月11日晚间,天山股份(000877.SZ)发布2020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去年共实现营业收入86.9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28%,实现归母净利润15.1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31%。
天山股份解释,公司经营情况与行业发展基本匹配。受“新冠疫情”和“超长雨季”的双重影响,国内水泥需求阶段性下滑,虽然新疆及江苏区域产品销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但年度内的销价低于去年同期。2020年天山股份主要销售的产品,包括水泥、熟料与商混等销售额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熟料销售量降幅较大。三种主要产品的毛利率相比2019年也有下滑。
业绩的不理想,并未对天山股份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产生影响,3月12日,天山股份报收17.54元/股,涨幅达到5.92%。
有接近市场人士告诉记者,天山股份的这波上涨一方面可能受到了“碳中和”背景下利好水泥价格的消息影响,另一方面或与天山股份之前抛出的“蛇吞象”式重组计划相关。
3月2日晚间,天山股份发布公告称,拟计划向中国建材(03323.HK)等26名交易对手方、作价约981.42亿元收购水泥资产。重组事项完成后,天山股份的水泥产能将提升至4亿吨以上,水泥熟料产能提升至3亿吨以上,商品混凝土产能提升至4亿立方米左右,产能或将超过目前中国水泥“一哥”海螺水泥(600585.SH),跃居全国第一。
3月12日盘前,国金证券建材有色分析师称,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推进,水泥行业未来或将通过压缩产量达到减排效果,水泥行业或将优先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龙头企业依靠技术和资金优势,有望实现产量的最大化。
不过,天山股份的重大重组计划也并非是板上钉钉。在天山股份发布年报的当晚,深交所下发问询函,对重组计划涉及的交易方案、交易标的、资产评估等四个方面提出问询。
问询函显示,关于交易方案,深交所提及的问题有减值业绩补偿的覆盖率,与北方水泥、宁夏建材(600449.SH)、祁连山(600720.SH)等中国建材子公司同业竞争问题,以及交易上的具体操作问题等。
关于交易标的,深交所的问题涉及标的公司租赁房屋土地权证、经营资质、应收账款周转率等经营、财务问题。
关于资产评估,深交所关注的是资产评估过程中的细节,如可比上市公司筛选的具体过程,选取建筑业对应的非流动性折扣比例的合理性等。
同时,深交所还提及了标的公司对外担保、未决诉讼、股份代持、资产处置等问题。由于本次交易的标的公司都涉及水泥、采矿业,深交所还要求天山股份补充披露交易标的相关安全生产和污染治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彭佳兵
连续4个20%涨停板:这只创业板股嗨了 背后推手又是散户?
疯狂!连续4个20%涨停板,这只创业板股嗨了,背后推手又是散户?交易所急发关注函原创胡华雄4天股价就翻倍,又一只创业板大牛股出现!这只股票就是卡倍亿,首批创业板注册制“18罗汉”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番股价短时间翻倍之前,卡倍亿也曾经历剧烈调整,在约半个月的时间里一度下跌66.57%。0000白酒免税双热点傍身 上交所直问海南椰岛是否“蹭概念”?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今年以来,海南椰岛多次释放出与白酒和免税热点相关的信息,这引起上交所高度关注《投资时报》研究员董琳0000从盈利9亿到亏损9亿:是什么让顺丰控股市值蒸发近670亿?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深受业绩爆雷的影响,快递“一哥”顺丰控股今日再度大跌,盘中一度跌停。截至收盘,报65.90元/股,两天市值蒸发近670亿元。成交量超110亿,创历史新高。盘后数据显示,北向资金今日净卖出顺丰控股10.12亿元。业绩爆雷4月8日晚,顺丰控股公告,2021年一季度净利润预亏9亿元至11亿元,去年同期盈利9.07亿元。0000中邮证券吉林分公司开户“双录”工作不完整 被出具警示函
10月29日,吉林证监局披露对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分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经查,该分公司在为普通投资者办理现场开户的过程中,“双录”工作存在不完整、不全面的情况,未全面落实适当性管理义务。上述行为违反了《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按照《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吉林证监局决定对该分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文/新浪财经郝显)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