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宝基金Q2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均值回归进行时 商品是最好资产
3月19日,华宝基金副总经理李慧勇发布了2021年二季度宏观经济及大类资产配置报告:“均值”回归进行时。报告指出,就战略配置而言,中长期增配中国和中国核心资产已成为共识;但就战术配置而言,我们需要关注驱动资产价格变化的基本面变化,并且根据基本面变化对资产结构进行调整。
2020年,基本面最大的变化是新冠疫情,对经济和人们的生命带来巨大的冲击。但新冠疫情带来的巨大流动性,使全球主要资产受益。2021年,基本面最大的变化就是经济复苏及政策退出。资金边际变化会使投资者的眼光变得更挑剔,一方面降低了收益预期;另一方面更看重优质标的。
复苏的力度、节奏和结构是2021年大类资产配置的主线。经济复苏期,风险资产优于无风险资产。风险资产内,受益于经济复苏的顺周期类资产占优。伴随国内外流动性收缩,估值受挤压,具有估值优势的价值股会迎来估值修复。一季度,大类资产的表现和该判断非常吻合。在下一阶段,我们仍然认为商品是最好的资产,权益机会取决于估值和业绩增长,推荐受益于复苏并具有估值优势的有色、化工、机械、金融、消费、服务等板块,及受益于“十四五”规划的低碳、军工板块。受通胀及政策收紧影响,债券利率仍会上行,如果没有新的动力出现,我们的观点倾向于寻顶已经接近尾声。
新冠疫情逐渐得到控制 2021年经济开始渐次复苏
尽管新冠疫情会反复,但逐渐得到控制,疫情影响最大的时期已经过去。2020年被新冠中断的经济复苏,2021年经济开始渐次复苏。
而复苏的节奏和力度取决于:疫情、政策、市场内生增长动力的恢复。“消费-库存-生产-投资”循环启动。根据IMF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5.2%,其中,中国8.2%;美国5.1%;欧洲5.2%。 全球渐次复苏、复苏共振。
中国作为2020年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其经济增长主要来自投资(政策)和净出口(需求转移)。2021年增长更多来自内生:出口继续高增长;制造业投资推动投资增长;消费恢复。综合房地产与出口综合分析看,走势呈现前高后低。华宝基金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在9%左右,高于市场预期。由于疫情的影响,将2020-2021年经济增长合并起来看更客观。5.5%的增长基本上是中国经济的潜在水平。
{image=1}
{image=2}
{image=3}
同时,通货压力显著上升。随着美联储持续宽松以及财政刺激政策的落地,大宗商品仍有较大上行空间,二季度经济将有较大的通胀压力。
政策退出提上日程 下半年美国货币政策可能边际变化
外围市场方面,超预期的疫情导致美国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一旦经济企稳,政策退出必然提上议事日程。退出的节奏取决于经济复苏的节奏。
目前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美联储已将2021年美国GDP增长预期上调至6%。随着二季度美国PCE大幅上升、疫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美联储的政策会有边际变化,可能会在6月或9月的FOMC上考虑QE缩减问题。
目前1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至1.5%左右,一方面大宗价格快速上涨推升通胀预期,另一方面美债实际利率自2月10日以来大幅上行了36BP。未来美债收益率的上行更多来自实际利率的推升,年内可能突破2%。
反观国内,中国货币政策退出将更多通过市场方式进行,由于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牢固,我国货币政策的退出将更多采用市场方式进行,尚看不到政策利率和准备金率上调的可能。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千亿P2P被立案侦查!汪涵、刘国梁曾发声道歉
中国基金报安曼汪涵、刘国梁曾代言过的爱钱进已经有了新进展!9月26日,@平安东城发布消息,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已对爱钱进(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平台:爱钱进)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image=1}通告显示,为追缴涉案资金,近期东城公安分局会同东城区金融办对本案中涉及“钱站”、“凡普信贷”、“小凡分期”、“普惠金融”等平台真实借款人开展追缴工作。0000三因素促爆款基金频现:基金经理需拓展能力圈 安信基金
责任编辑:常福强,基金管理的难度本身也在加大,投资交易冲击成本提升,需要基金经理能有效扩展能力圈;二是基金经理在短期内想要有效扩充能力圈丰富组合结构的困难较大,这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对于行业而言,爆款基金的出现,易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将目光关注到基金投资上来,这是总体有利于行业发展的一面。这种基金产品的业绩的突出表现,往往需要基金集中投资于某类风格或板块的股票资产0000深度揭秘:公募基金如何去调研?
每经记者:李娜每经编辑:吴永久A股震荡,周末又有了新的且分量十足的梗:平安资管和乐歌股份董事长之间,关于调研你来我往的故事。围观群众也是各自站队:手握巨资的机构,对于小市值的公司,配了对产品贡献不大,重视程度不够可以理解;作为专业的资管机构,对于每一家公司的调研就应该尽职尽责……0000股市太火了!最牛医药巨头恒瑞等上市公司都来买私募了
股市太火了!最牛医药巨头都来买私募了中国基金报记者吴君A股大盘奔向3000点之际,各路资金都在积极入市,包括上市公司本身,也嗅到了资本市场的火热气息,积极投入。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