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基金公司净利润曝光:工银瑞信净利10亿+!建信增幅为负
原标题:净利10亿+!又有一批万亿基金巨头业绩来了 来源:中国基金报
3月26日晚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大型商业银行2020年年报齐齐亮相,至此,除了农业银行之外,其他三大国有银行年报全部出齐,多家银行系基金工商去年营收情况也得以呈现。
工银瑞信以2020年全年接近20亿的净利润超越华夏基金,成为目前已披露基金公司中,净利润最高的基金公司。除了工银瑞信之外,还有南方、交银施罗德、博时等5家基金公司净利润突破10亿元大关。
工银瑞信暂列基金公司净利润榜首
“宇宙行”工商银行3月26日晚间发布2020年年报,控股基金公司——工银瑞信营收情况新鲜出炉。
工商银行年报中称,工银瑞信管理资产总规模继续保持稳中有增的良好态势,管理的年金社保等养老金业务规模合计达5,27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4.2%,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非货币基金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其中股票类基金规模增长103%。
2020年末,工银瑞信管理公募基金 164 只,管理年金、专户、专项组合近 600个,管理资产总规模 1.41 万亿元,总资产 149.24 亿元,净资产 113.03 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 19.73 亿元。
对比工银瑞信基金历年营收数据可知,这一盈利数字超过2017年的净利润水平,创下了工银瑞信基金成立以来新高。工银瑞信也暂时超越华夏基金,位列已披露基金公司净利润榜首。
{image=1}
wind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末,工银瑞信非货币基金规模为3210.3亿元,同比规模增长62%,全行业非货币规模排名第11位,排名相比2019年没有变化。
{image=2}
近年来,工银瑞信的主动投资业绩在行业内也可圈可点,涌现出包括袁芳、赵蓓等明星基金经理,截止3月26日,包括工银瑞信信息产业、工银瑞信前沿医疗、工银瑞信战略转型主题、工银瑞信物流产业等基金近三年业绩均超过150%,在主动权益基金中排名前列。
银行系基金公司净利润集中曝光
包括建信、交银施罗德等银行系基金公司2020年营收“成绩单”也随着股东方银行的年报披露集中亮相,净利润增长呈现喜忧参半的局面。
{image=3}
交通银行2020年年报披露,报告期末,交银施罗德基金总资产60.18亿元,净资产47.38亿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2.60亿元,同比增长114%。
交银施罗德也是目前已披露盈利数据的基金公司中,唯一一家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倍的基金公司。
交通银行还称,报告期内,交银施罗德基金近五年权益投资主动管理收益率行业排名 2/80,近三年行业排名 5/93。两只基金产品近五年收益率超过 200%,14只基金产品近三年收益率超过 100%。报告期末,管理公募基金规模3,3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54.25%。
浦发银行2020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浦银安盛基金资产规模全面提升,投资业绩持续稳定。
截至报告期末,浦银安盛管理资产规模 5536.65 亿元。报告期内,浦银安盛实现营业收入 9.7亿元,净利润3.03亿元。相比2019年,浦银安盛基金净利润下降了6.77%。
建信基金2020年净利润也出现下滑,建设银行2020年年报显示,2020年末,建信基金管理资产总规模达到1.36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规模为4,655.29亿元;专户业务规模为4,469.14亿元;旗下建信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达4,511.29亿元。2020年末,建信基金资产总额79.41亿元,净资产68.52亿元;2020年净利润11.19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9.61%。
从2020年非货币基金规模变化上看,建信及浦银安盛基金也都实现了正增长,wind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末,建信基金非货币基金规模1634.49亿元,浦银安盛基金非货币基金规模1096.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43%,不过在基金行业整体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两家基金公司排名相比2019年均有所下滑。
博时基金净利润突破10亿大关
持有博时基金49%的股权的招商证券年报中披露了博时基金2020年的整体情况。
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博时基金资产管理规模 13,194 亿元(不含子公司管理规模),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 7,126 亿元(剔除联接基金)。
wind数据显示,博时基金2020年末非货币基金规模3908.64亿元,同比增长20%,博时基金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排名行业第8,债券型公募基金规模排名行业第1。
博时基金2020年营业收入42.26亿元,净利润12.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3%、36.60%。
截止3月26日晚间,已披露净利润的18家基金公司中,有6家基金公司净利润超过10亿大关。
{image=4}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后疫情时代:私募基金企业转型的两个重点是什么?
蒋文茜{image=1}近日,管理咨询公司奥纬咨询发布了一份名为《2020亚洲私募基金调研》的报告。通过对东南亚、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运作的40多支基金的调研,该报告阐明了新冠疫情影响下私募基金企业转型的重点。调研发现,大多数私募基金已落实针对疫情的响应计划,因此疫情对基金运作冲击有限,尤其对基金长期价值的影响很有限。后疫情时期,更深层次的转型势在必行。0000首批科创50ETF发售,选哪个?工银瑞信得票率45.7% 华泰柏瑞6.08%
9月15日,首批获准发行科创50ETF的基金公司纷纷发布公告,公司旗下科创50ETF将于9月22日(周二)仅销售一天,且限额开售:其中现金认购的募集规模上限为50亿元,网下股票认购的首募规模上限为5亿元,投资者可以借助科创50ETF投资工具“一键”参与科创板优质公司的布局。回顾9月11日,首批科创板50ETF基金获批,华泰柏瑞、华夏、易方达等产品获批。当日登上微博热搜。0000华夏基金蔡向阳不幸辞世,享年41岁,所管理的基金累计为持有人分红超142亿
相关报道:华夏基金蔡向阳其人:拼命三郎11月2日,华夏基金发布特别公告,华夏基金基金经理蔡向阳先生于今日在北京逝世,享年41岁。特别公告全文如下: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人员、投委会成员、基金经理蔡向阳先生,于2021年11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41岁。0000公募基金怎么有这么多第一?实力还是水分?
来源:券业行家自行家爆料《被Diss的浙商基金》之后,陆续收到读者回应:有的打抱不平,称这是业内普遍的情况;还有的朋友,趁机点了某家基金公司的名。乐见其成的行家,瞅了瞅基金公司的排名,翻了翻手机中的某宝,两相对比,还真有发现。聚焦“腰部”公募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