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基金 需要保壳吗?
原标题:“迷你”基金 需要保壳吗
4月以来,新基金发行遇冷。不仅爆款基金难觅踪迹,首募不足延期甚至宣布发行失败的案例也屡有出现。业界重新将目光投向一个老话题:“迷你”基金数量动辄以千计的当下,拼命发行新基金的意义究竟何在?保壳“迷你”基金,能否成为取代滥发新基的手段?
其实,这个困惑一直在缠绕着公募基金业。在上百家公募基金公司不遗余力的营销之下,各种类型近万只基金产品如走马灯般从投资者面前掠过,很容易有不知从何下手的无力感。而投资者们追逐知名基金经理的情况愈演愈烈,很大程度上也是这种无力感的体现。于是,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发现,从它们最关心的规模角度,新基金发行的边际效益正在快速递减。
但与投资中“知易行难”类同,诸多基金公司虽然明白这个道理,却又步调一致地认为,新基金发行仍是保规模、增规模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此举背后的逻辑,仍是源于存量博弈的理由:假如A公司减少新基金发行,而B公司大举发行新基金,在渠道利益的推动下,B公司的申购量很有可能就来自于A公司的赎回量。换句话说,即在公募基金行业的规模竞争中,此消彼长是大家咬牙比拼新基金发行的核心理由,尽管不少时候,其实就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新基金无序扩张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迷你”基金数量的激增。根据数据,近万只基金产品中,“迷你”基金已经高达约三千余只,而且还在伴随着行业二八分化的加剧而不断攀升。更糟糕的是,这些产品的存在,常常给持有人带来非常差的投资体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公募基金行业积累了大量负面因素。
有些中小基金公司,已经承受不住“迷你”基金保壳的压力,开始批量清盘旗下的“迷你”基金。但对于仍有余力的基金公司,尤其是大中型基金公司来说,依旧不愿意开启清理旗下“迷你”基金的举措,保壳意愿浓烈。正因为如此,公募基金行业的“迷你”基金数量在清盘公告频频出现之后,并没有显著的下降。
事实上,“迷你”基金数量的庞大,已经成为横亘在公募基金发展瓶颈中的一个大问题。这种无序扩张的持续,只会让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花费的代价越来越大。不少业内人士就曾呼吁,无论从行业发展还是从投资感受角度,保壳“迷你”基金毫无价值,大中型基金公司应该勇敢破局,让基金数量与行业发展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中信保诚基金宏观策略周报: 市场延续躁动行情
短期“拜登交易”驱动全球风险资产上涨。“民主党横扫”强化了财政刺激预期,短期大类资产“拜登交易”,通胀预期抬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美债利率上行,股市上涨。伴随拜登上台后美国疫苗大规模接种,以及更进一步财政刺激落地,预计后续美债利率仍将延续上行,美元指数或将触底回升,人民币汇率有阶段性贬值,需留意美元走强对全球流动性的潜在影响,重点跟踪美联储货币政策前瞻指引变化。0000周末特刊丨吃过马拉松的补给站,才知道什么是流水席
在一场马拉松的比赛里,你永远无法预料自己跑到多少公里的时候会吃饱。沿途补给站的每一道硬菜都在提醒参赛者,跑马拉松分明是一条成为美食家的速成之路。这项运动曾一度是最受城市中产人群青睐的业余爱好,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教人学会坚持。参赛者都明白,克服畏难情绪,跨过终点线的瞬间感受多巴胺分泌,这将给你带来实质性升华。但成功路上总是充满诱惑,抓住了这种精髓的人,跑完之后连中午饭都吃不下了。招商招通纯债基金年内首次分红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记者:余世鹏7月9日,招商招通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下称“招商招通纯债基金”)发布公告称,以7月6日为基准日,进行年内首次分红。公告显示,截至基准日,招商招通纯债基金A份额和C份额的净值分别为1.0420元和1.0281元,可供分配利润分别为1.04亿元和624.13万元,分红方案分别为0.208元/10份基金份额和0.206元/10份基金份额。0000基金周报:普通股票型指数下跌8.48% 扰动还是拐点?
扰动,还是拐点?|基金周报(2.22-2.26)万得基金本周(2月22日至2月26日),抱团股大幅回调,低估值板块表现相对强势,上证指数全周下跌5.06%,退守3500点。上周建议重点关注的鹏华中证800地产(160628.OF)、华宝标普油气A人民币(162411.OF)分别上涨4.23%、5.5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