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片酬高企意味着什么?
原标题:明星片酬高企意味着什么?
陈宏民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近段时间,演员郑爽再次被刷屏,两个关键词:“高昂片酬”和“涉嫌逃税”。这两个关键词一直在演艺界居高不下。因为明星片酬高企,偷税漏税有了巨额回报;广电总局出台了影视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相关规定后,又多了一道“工序”:拆分收入。
影视业三大现状
大概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我国影视业近年来的发展状况:规模大,片酬高,质量差。
一是规模大。我国近年来影视产业增长迅猛。据有关方面统计,2019年我国电影票房规模超过600亿元,影视剧等相关产业的规模超过3000亿元,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各式资本,包括互联网巨头们纷纷投资影视行业,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不说是一枝独秀,也算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是片酬高。一批当红明星的片酬确实高得令人乍舌。一个演员参与一部戏的酬金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而且合同上写明是税后收入。这次郑爽参演电视剧《倩女幽魂》,据说片酬高达1.6亿元!比起当年扮演孙悟空的六小龄童在拍摄《西游记》时,每集的酬劳只有70~80元,如今中国的艺人们真的个个可以算是巨星了;这个“巨”未必是其演艺水平的辉煌,而是财富的金光灿烂。
各家媒体议论纷纷,有拿国际数据进行比对的,有用其他行业收入作为参照的,总之想要说明其不合理。街头巷尾的百姓们一说起这些昂贵的明星更是“羡慕嫉妒恨”。
三是质量差。让人诧异的是,在如此大规模投资下,我国的影视剧质量却持续下行,胡编乱造,雷剧横行。前些年有过一波“红色经典改编热”,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典小说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加入了“敌我恋情”“三角之恋”等剧情,所谓“红色变粉色”。后来纪念二战七十周年前后,又涌现出一批抗日雷剧——有徒手撕鬼子的,有用手榴弹扔上天打飞机等。一个比一个更加异想天开,真的是没有最“雷”,只有更“雷”。
从表面上看,影视业还是相当市场化商业化的行业。明星们片酬高企,更多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一位投资影视的朋友抱怨道:“有时候一部戏,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投资给了演员,这戏怎么拍呀?”我问他,如果你不请这些当红明星来拍,结果会如何呢?他告诉我,大概票房至少会减一半。我说:“那不就结了!你的故事剧情不上座,视觉效果也不上座,全靠明星撑台面,可不就得把赚的钱给人家吗?这是人家的‘边际贡献’啊!”
可是,当我们往深层次想,这种演员片酬越来越高,剧情内容却越来越差的趋势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可能要归结于资本的力量在发挥作用。
需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年来,资本把影视业当作一个有着巨大开采空间的金矿。我国的影视业逐渐远离思想、道德和审美等精神层面的价值弘扬,蜕化为越来越媚俗的娱乐场所。一些投资者不再关心这些作品对人们的心灵影响,只关系对人民币的吸纳效应。
资本的大肆进入,正在力图把我国的影视作品打造成“快速印钞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就是快速包装一个又一个明星,再用明星包装一部又一部影视剧。
好的剧本是靠时间磨出来的,而当红明星则可以用钱快速“砸”出来。明星是打造包装出来的,粉丝团也是打造包装出来的,就连巨额票房也同样能够打造包装出来的。
一些影视业大腕也时常抱怨,说如今观众太俗。而他们为了满足需求,迎合观众,不得不媚俗。其实这只是事物的一面,即互联网时代,信息极度膨胀,大众越来越没有耐心去体验、理解和思考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的感受。
事物的另一面,是因为正在操控着影视业的资本大鳄们需要不断推出新的上座的影视剧,以实现投资人的盈利需求。而优秀作品是没法“快餐式供给”的。所以,资本便使出全身解数,推波助澜,转变大众的审美意识。
在资本的驱动下,扭曲的供给在为自己创造着扭曲的需求。
近年来,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从题材选择到成本结构,从艺人品德到言行举止,给出了不少明文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影视行业那些令人担忧的趋势。不过,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我国的影视业,同样需要进行一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责任编辑:杨亚龙
华为公布对5G手机专利许可收费标准 网友:干得漂亮
中国基金报泰勒华为大动作,开始动手了。在5G领域拥有大量核心专利的华为将面向手机厂商收取专利许可费。3月16日下午,华为在深圳总部召开创新和知识产权白皮书(2020)发布会,宣布将从2021年开始实施专利许可收费计划,对单台5G手机的专利许可收费上限为2.5美元。华为公布对5G手机的专利许可收费标准单台手机专利许可费上限2.5美元0001宇宙行出现密集人事调整,涉及多个部门和子公司,这些关键岗位人选落定
随着工银理财联手高盛筹建合资理财公司获批,工行资管条线也迎来新一轮的人事变动。6月8日,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从多个渠道核实到,工商银行资管部总经理顾建纲有望赴任未来成立的第四家合资理财公司董事长一职,随着顾建纲的职位调整,工行资管部、养老金业务部、资产托管部等多个部门也出现相应的人事调整。0001马光远谈“国资入股苏宁”:是一件“一箭三雕”的好事
2月26日,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光远看经济发布微博,对近期“国资入股苏宁”一事发表看法称,“苏宁引入国资背景的战略投资者,很显然是一件‘一箭三雕’的好事。”第一,投资人投入百亿,说明投资人看好苏宁的前景,特别是国资背景的,不看好,会拿出百亿的真金白银?第二,对于苏宁的融资和增强金融机构及合作伙伴对苏宁的信心显然有好处;0000我国超3亿人有睡眠障碍 “助眠经济”应运而生
作为一家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90后”的侯娜睡眠质量一直不好。每天晚上11时40分,侯娜都会点上香薰,读上一会书,接着戴上蒸汽眼罩,塞入耳塞,准备睡觉。这个仪式感满满的入睡过程,为的只是让自己睡着的时间稍微早一些。0002共享充电宝涨得这么贵了?这么做值得吗?
刘远举|文共享充电宝,从最初的被怀疑,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遍布于各大商场、餐厅、地铁站甚至医院,帮助消费者缓解了电量焦虑。不过,随着消费者习惯了共享充电宝,大家也发现,它涨价了。街电、小电、来电、怪兽四家头部企业,不约而同地悄悄一起涨价了。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