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基金看行业之可降解塑料:禁塑令落地 为产业发展聚力赋能
{image=1}
近年来,随着针对塑料产品的环保政策不断升级,我国正在加速迈入“禁塑”行列。
202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到2020年底(即从2021年起),我国将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包括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塑料吸管、塑料餐具等)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2020年4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国家鼓励和引导减少使用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推广应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产品。
2020年7月,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对完成2020年底阶段性目标任务作出部署。
2021年4月,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详解》,明确北京市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北京市建成区外卖(含堂食打包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华商基金研究员安迪对此表示,伴随“禁塑”政策的不断加码及各地禁塑时间表的逐步明确,2021年下半年有望成为可降解塑料大规模投放的起点,可降解塑料行业有望形成供需交替增长的良性局面,短期可关注PBAT(热塑性生物降解塑料)产能建设进度及PLA(聚乳酸生物降解塑料)技术突破后的技术消化进度,中长期需要关注政策持续性及各公司降成本能力。
Wind数据统计,2020年迄今(20200101-20210518)可降解塑料指数上涨57.90%,同期上证指数上涨15.70%。
环保背景下 替代市场空间大
在华商基金研究员安迪看来,自1950年塑料大规模应用以来,全球生产的塑料其实仅有1.2%回收利用,大部分塑料制品都不具备重复使用性,等待塑料自然降解更需要200至700年之久。大量的塑料制品废弃物导致各类环境问题频出,严重危害到土地、水体、动物及人类的健康安全。
可降解塑料正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化工品类,产品主要由石化原材料合成、或者植物秸秆等经过微生物发酵合成的具有生物降解性的高分子制得。可降解塑料的优势显而易见,其使用后能在堆肥、土壤、水和活化污泥等环境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吸收性,对环境比较友好,被认为是解决一次性塑料废弃物污染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
可降解塑料市场的潜在需求究竟有多大呢?据 IHS Markit 数据测算,2018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需求量36万吨,其中欧洲与我国国内需求占比分别为 55%、12%。
“可以看到,目前全球可降解塑料需求主要集中在欧洲,从欧洲推行可降解塑料的过程可以看出,其消费量深受限塑令与禁塑令的影响,政策推动是可降解塑料需求增长的抓手。”华商基金研究员安迪表示,伴随我国近年来密集出台多项关于限塑、禁塑相关政策,2021年下半年有望成为可降解塑料大规模投放的起点,规模化生产下成本不断降低,性价比将会逐步提升,可降解塑料行业有望形成供需交替增长的良性局面。
PBAT与PLA产能有望率先受益
华商基金研究员安迪认为,目前全球塑料行业规模上亿吨,仅国内塑料制品产量就超过8000万吨,可降解塑料行业潜在替代市场空间很大,但考虑到工业领域对塑料的性能要求较高,可降解塑料或难以短期替代,薄膜、日用塑料品方向更有希望实现替代。
据观察,PBAT、PLA是目前性价比最高、规模化生产条件最成熟的两种可降解塑料产品,截止目前,我国PBAT规划产能已超过300万吨,PLA工艺技术陆续突破,产能规划也陆续浮出水面,PBAT和PLA产能有望率先受益需求增长。
此外,产业链相关的上游原材料供需结构也有望重塑,以PBAT上游原材料BDO(1,4-丁二醇,一种重要化工原料)为例,多年供给增长停滞,产品价格对需求端的扰动敏感性较高,长期看存在较大的供给缺口。
站在投资角度,华商基金研究员安迪表示,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以及国内可降解塑料的产能优化,可降解塑料行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与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2021年有望成为整个行业及相关产业链成长的起点,短期可关注PBAT产能建设进度以及PLA技术突破后的技术消化进度,或将成为各公司享受产品溢价窗口期的关键;中长期需要关注政策的持续性以及各公司降成本的能力。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牛筱笛
基金经理流失高管动荡 人保资产遭遇赎回
基金经理流失高管动荡人保资产遭遇赎回作者:王晓珊张荣旺来源:中国经营网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资产”)基金经理离职潮持续蔓延。近日,人保资产发布人事调整公告,人保鑫享短债、人保中高等级信用债基金经理张玮离职,张玮也是今年以来人保资产离职的第5位基金经理。0000稳健中胜出 长盛基金13只权益类产品排名同类前1/3
刚经历过三季度的市场震荡和风格切换,此前部分“霸榜”基金跌出“神坛”,随着四季度拉开序幕,主动权益类基金年度排位赛进入冲刺阶段,但相比于对冠军基金花落谁家的关注,不少投资者更关注业绩相对稳健的产品和基金公司。0000浙商基金周锦程:紧货币+宽信用利于股市 Q4有4点值得重点关注
浙商基金周锦程:紧货币+宽信用利于股市,四季度有四点值得重点关注10月9日节后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迎来开门红。截至今日收盘,沪指涨1.68%,深成指涨2.96%,创业板指涨3.81%。两市合计成交7113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入112.67亿元。0000基金经理多想留住基民的心:老将纷纷出手自购 基金经理晒出持仓
自购、晒持仓……基金经理多想留住基民的心牛年以来,市场波动剧烈,不少基金净值回撤较多,基金发行市场也悄悄降温。近期,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延长基金的募集期限。与此同时,一群投资老将们却相继果断出手,自购旗下基金,更有百亿基金经理晒出自己的持仓,买买买不停……新基金发行降温0000分级基金“大限”不改 二季度规模仍呈现上涨态势
来源: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孟凡霞刘宇阳)央行明确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证券公司大集合资产管理产品的整改过渡期同步延长。不过,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同样在资管新规要求下,原本应在今年底完成整改的分级基金的大限则并未变动,仅剩不到5个月。因此多家基金公司“快马加鞭”,密集规划并进行整改,方式则以转型为主。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