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181

港交所上调主板上市盈利规定 迷你物企上市之路或被堵死

新浪财经2021-05-21 14:22:190

靴子终于落地。5月20日,港交所宣布拟对主板上市条件进行调整。

主板上市申请人于三年营业纪录期的股东应占盈利必须符合以下最低要求:最近一个财政年度不低于3500万港元;及前两个财政年度累计不低于4500万港元(三年累计盈利不低于8000万港元)。修订后的盈利调高幅度的实施日期为2022年1月1日。

而当前的要求是,股东应战占盈利最近一年2000万港元,前两年3000万港元,最近三年不低于5000万港元。修订后的盈利规定调高了60%。

此公告一出,对物业管理行业的影响不小。近两年物企上市前仆后继,一波波上市热潮下A+H上市物企的数量从2017年8家增加到2020年的45家。然而物业管理行业市场集中度不高,千亿市值只有碧桂园服务及恒大物业两家。目前奔赴上市的大多是中小物企,甚至蚊型物企。

比如日前刚递表的明宇商服,在管面积285万平方米,2018-2020年实现净利润为1716.4万元、1730.9万元、3152.2万元,三年累计利润6599.5万元(7960.3万港元),低于港交所的8000万港元盈利要求。这意味明宇商服的上市窗口期只剩下半年。

根据wind数据统计,45家物业股中有浦江中国、烨星集团两家刚好擦线达到港交所上市要求。(华发物业重组影响不计入统计)

{image=1}

根据修订后的盈利要求,小型物企的上市IPO之路或即将关闭。“标准上调对已排队的企业影响不大,实际上港交所对本年度递表企业的问询本身已经加大。可能意味着管理面积低于1000万的小型物企的上市窗口将在2022年1月1日到来前关闭”,克而瑞物管研究总监汤晓晨对外表示。

事实上业内人士曾坦言,迷你物企上市的意义不大,除非是为了情怀。小物业公司每年利润才几千万,光上市费用就有3-4千万。上市后依靠募资短期内可以外拓发展,但长期仍不被资本市场看好,恐沦为僵尸股。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港交所此举可能加速物业管理行业一级市场的并购竞争,行业内强者愈强的格局将变得更为清晰。

责任编辑:聂小停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