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350

券商板块开启左侧布局机会:机构高呼抓住这2条主线 (龙头名单)

新浪财经2021-05-25 10:31:480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一、【策略】

1、【华泰证券:境外资本流入中国加速】

外汇管理局近期公布了2020年全年国际收支账户(Balance of Payment, BOP)终值和2021年1季度初值。经分析,数据显示境外资本流入中国加速,体现为储备资产上升及(据推断)境内机构和个人持有的外币资产增加。同时,金融机构结售汇差明显扩大,但未体现为相近规模的储备资产上升,虽然商业银行外汇占款数据自2016年1月起停止发布,但结售汇顺差和储备资产变化间的敞口可能由商业银行外汇占款上升解释。

2、【中信建投:券商板块开启左侧布局机会】

监管政策方面,投资者已普遍认为主板注册制较难在年内落地,本周易会满主席就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讲话有望提振券商板块交易情绪,对券商板块影响偏积极。

全年来看:2021年资本市场改革有望持续推进,单次T+0交易、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度等制度均可期待,进一步加大开放、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发展私募股权基金等措施有望推出,为券商板块提供向上催化剂。

我们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两类券商。一是头部券商,在培育航母级券商的政策导向下,头部券商将在财富管理、投资银行、衍生品交易等领域集聚市场资源,长期成长性占优,对应标的中金公司(H)、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二是具备细分领域核心竞争力的精品券商,此类券商有望走出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实现市场份额的逆势提升,对应标的东方财富、兴业证券。

二、公司

1、【A公司:地方龙头房企,转型医美再出发】

房地产企业,如今正式确立医美作为战略转型方向,并实现亚洲一流的发展愿景。目前公司仍以地产开发业务为主,近年来营收和利润规模较为稳定,利润率总体稳中有升。

2016~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15.1%、-0.8%,2020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规模达到42.9亿、10.4亿,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达到62.0%、23.6%。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医美产业有望迎来腾飞

国内医美市场空间广阔,但渗透率远低于发达国家,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仍有双位数增长,2024年将超3000亿。公司早在2016~2017年通过50亿规模医美产业基金和上市公司主体收购5家医美医院,创立“苏亚医美”品牌体系,在行业中具备资质、品牌、人才等先发优势。目前上海天大医院拥有开展“面部骨骼轮廓整形技术”资质的优势资源,有四级手术的资质,属行业内最高级别;而另外四家医美医院尚在产业基金旗下运营孵化。

此外,公司早年回购的9.48%股份也有望用于医美业务管理层与核心骨干的激励,对于吸引行业优秀人才大有裨益。

未来公司将继续以收并购方式为主,打造医美全产业链闭环。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EPS分别为0.40/0.48/0.59元。公司财务状况好,地产盈利能力强,向医美业务发力坚决持续。(中信建投)

2、【B公司::医用导管耗材国产龙头,高端产品发力驱动高成长】

国内医用导管市场规模约900亿、12.6%增速,老龄化及手术量拉动需求增长,高端产品进口为主,政策推动进口替代和行业集中度提升。由于临床医学以及导管诊疗技术的发展,国内外的医用导管市场持续增长,根据MRFR预测,全球医用导管市场规模在2017-2023年间以6.14%的增速增长至497亿美元;根据沙利文统计,我国医用导管市场规模预计以12.6%的复合增速增长至2022年的943.3亿元。老龄化加深、产品升级迭代、进口替代加速是医用导管市场未来发展的有力驱动因素。

公司业务布局四大领域,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升级产品,持续推出高端创新产品。公司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持续研发并推出高端医用导管产品。

1)在麻醉领域,推出了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等可视系列创新性产品,解决了肺隔离手术定位难题,产品于2020年成功推入《2020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2)在综合护理领域,针对院内感染问题,推出了合金涂层抗感染导尿管(BIP)、超滑抗菌导尿管等新品,相较现有导尿管优势突出;

3)在泌尿外科领域,推出了负压清石鞘创新产品,产品采用负压取石方式,提高了清石效率。各领域的高端创新产品有望持续拉动公司业务成长。

预计公司2021-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3、2.57和3.41亿元,EPS分别为0.70元、0.99元和1.31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1-23年PE估值分别为18、13、10倍。(方正证券)

三、【行业】

1、【拥有绝对话语权 中国正加强对全球锰供应控制】

中国生产的锰产品占全球产量的90%以上。据报道,中国正在加强对全球加工锰供应的控制。自去年10月以来,占全球大部分产能的数十家中资锰加工商加入了一场国家支持的运动,旨在建立一个“锰创新联盟”,在规划文件中提出了目标和举措,业内人士称这类似于一个生产卡特尔。这些举措包括集中控制关键产品的供应、协调价格、储备和融资互助网络。

锰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金属之一,物美价廉,作为动力电池阴极的重要替代材料,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高纯度锰对电动汽车越来越重要,最近几个月大众汽车(Volkswagen AG)和特斯拉(Tesla Inc., TSLA)称高纯度锰是其他更昂贵的电池原材料的可行替代品。成本的大幅下降,将有力推动动力电池甚至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虽然锰矿资源在全世界相对丰富,但几乎只在中国提炼。中国在全球锰加工产品市场拥有绝对话语权。

◆湘潭电化(002125)是国内最大电解二氧化锰生产商,已成功研制出锂离子电池用锰酸锂专用电解二氧化锰新产品。

◆三峡水利(600116)拥有锰矿开采、电解锰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的完善产业链,利用自有锰矿及外购锰矿为主要原料,生产包括电解锰、锰基新型材料及锰基下游精深加工产品。(华创证券)

2、【云南限电黄磷开工率受限 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根据百川盈孚数据,受云南地区限电影响,近日国内黄磷价格大幅跳涨。继上周黄磷价格陆续走高后,本周黄磷加速上涨。5月24日,黄磷最新价格报20578元/吨,较上一日大涨12.58%,并再创上涨以来新高。具体地区来看,黄磷四川净磷出厂承兑报价22000元/吨,贵州净磷出厂承兑报价21000-25000元/吨。

我国黄磷产地集中在云南、四川、贵州和湖北四省,其中云南地区产量占比约65%。目前贵州、四川、云南地区黄磷开工率分别为38.5%、68.5%和15.9%,云南地区开工率较5月初大幅下降46.5pcts。由于黄磷单吨耗电量在15000度左右,电价对黄磷成本影响极大,黄磷供给呈现季节性周期。西南地区以水电为主,6-9月处于丰水期,水电成本较低,企业复产及开工增加,黄磷供应量季节性增加。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本周国内黄磷库存只有1200吨,环比下降55.6%,供应十分紧张,价格有望持续上涨。

以下为付费阅读,请点击。

本产品由优品投顾提供,机构编号ZX0111。

风险提示:本产品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旨在提供信息资讯服务。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逯文云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