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008

云南调查杞麓湖污染治理问题:通海县多部门、多企业参与造假

澎湃新闻2021-05-25 15:25:391

原标题:云南调查杞麓湖污染治理问题:通海县多部门、多企业参与造假 来源:云报客户端

云报客户端5月25日消息,用PVC双面涂层防水布,在湖心国控监测点周边建成内外两圈U字型柔性围隔工程;

“生态补水”,建设通海支管马家湾补水口工程,从大龙潭引水入湖;

“增强水动力、增加水循环”,建设入湖延伸排水管道;

……

这些“措施”是管用的吗?为何投入那么大,杞麓湖的污染问题却长期“治”而不愈?是药方没开对,还是药不对症?

云南省纪委省监委派出的调查组经调查发现,事实是,治杞麓湖之病,却用上了“假药”。

对面源污染问题“绕着走”

“在影响湖泊水质的众多因素中,面源污染是最为重要且分布最为广泛的。”调查发现,杞麓湖周边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占到入湖污染物总量的85%以上,其中采取农田水肥生产方式的蔬菜种植是影响湖泊水质的主要因素。

“保护杞麓湖,势必改变生产方式,调整种植结构,必然会在一定时期内影响群众收入,需要耐心细致、方法得当的群众工作。”农业部门专家指出,通海县回避了这一问题,并认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发展与保护的问题,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以至杞麓湖水质长期得不到改善。

调查发现,通海县对2016年、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指出的问题不重视,未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种植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县委直到2020年才第1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

《云南省杞麓湖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通海县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快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鼓励使用有机肥,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而通海县没有认真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方针,在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等方面,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反映出对工作的畏难情绪,回避矛盾,不担当、不作为。

同时,全县蔬菜种植面积不降反升,由2018年的34.5万亩逐年增加至2020年的35.3万亩。

党委、政府重不重视杞麓湖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措施是否有力,从资金投入就能很好地反映出来。从这方面来看,玉溪市、通海县在杞麓湖面源污染治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存在很大问题。

——通海县连续三年未预算和拨付一分钱用于杞麓湖的面源污染治理。

——省级以上的下拨治理杞麓湖农业面源污染、种植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的治理资金拨付率低。2018年至2020年中央下达资金3861.74万元,实际拨付318.10万元,拨付率仅8.24%。

——玉溪市对杞麓湖的治理投入杯水车薪。2018至2019年,在每年仅预算10万元的杞麓湖面源污染治理资金的情况下,未进行资金实际拨付。近三年市级投入资金38.72万元,实际拨付18.72万元,拨付率仅48.72%。

对此,省纪委省监委在调查期间,第一时间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责令通海县加大对杞麓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种植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等财政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投入。

工程项目治标不治本

在“环湖生态调蓄带龚杨段”的一个截污渠边,记者试了试,徒手即可转动打开闸门。

调查组现场勘察发现,环湖截污渠与杞麓湖之间有多座连通入湖闸门,但管理混乱、调度缺失、权限不明,随便一个人即可随意开启闸门,污水直排杞麓湖。

“环湖截污工程的建设目标和实际运行情况形成强烈对比,建而不管的问题突出。”调查组指出,通海县没有抓住最关键的农村面源问题,却在“面子工程”上下足了功夫,大力推进一些治标不治本的工程项目。

根据《杞麓湖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2016—2020)》,“十三五”期间,通海县斥巨资在杞麓湖周边建设了环湖截污工程,建设用途是收集入湖的农田尾水、养殖废水、企业排水以及地表径流区初期雨水。

调查发现,由于通海县工作作风漂浮,调查研究不充分,工作方法单一,回避征地拆迁等问题,一个直接关乎杞麓湖水质的重大工程,却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设计和建设标准缩水的工程。

环湖截污工程“有设计、无监测”。根据杞麓湖环湖截污治污工程设计方案,工程投入运行后,应当由环保部门在调蓄塘布设监测点定期进行跟踪监测,以便摸清工程的水处理效果。

实际却是,对东岸片区需要设14个监测点定期开展监测一事,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相关问题前,通海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对此完全不知晓,也从未开展过相关监测工作,对截污渠水质情况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只有“截污”,谈不上“治理”。

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利方面的专家均指出,通海县缺乏系统思维,重末端治理、轻源头管控,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杞麓湖水体的末端治理、治标的工作上,盘算的是如何通过杞麓湖“十三五”环境治理“大考”,忽视杞麓湖流域的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等治理问题。

并且,对于应急性的、超常规的水质提升站项目,《通海县杞麓湖及入湖河道水质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明确指出:“该技术路线只能去除一时的水体污染,在没有其他措施的帮助下,湖体无法维持良好的水质,会随着时间,水质慢慢变差,回到处理之前,而且大规模的工程措施会导致破坏湖体的生态环境”,即使如此,

通海县仍然决定上马水质提升站项目。

变“整改压力”为“造假动力”

“PVC双面涂层防水布,名字很专业,但它就是一种防水布而已,你说它对改善水质能起多大作用?”水利专家指出,在杞麓湖湖心国控水质监测点位周边建设柔性围隔工程、水质提升站及其排水管道、生态补水延伸管道等项目,系列“措施”用足了心思,却没用对地方——通海县将“整改压力”变为“造假动力”。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没有做,环湖截污工程又是花架子;2019年12月,在杞麓湖湖心国控点的COD高达每升56毫克,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发出预警,而此时“大考”亦如期而至,国家“水十条”和省委、省政府都将要对杞麓湖水质进行考核。

在这样的“压力”下,通海县围绕让国控点位监测数据下降、水质“改善”的目标,开启了有组织的,多部门、多单位、多企业共同参与的造假活动

,临时上马柔性围隔、水质提升站、补水管道延伸到监测点位周边等工程——

用6个多月的时间,花2300万元,建设柔性围隔8340米,“包围”国控水质监测点,防止好水流出去、差水流进来,对真正改善水质毫无用处;

花2093万元,修5条长1.5公里至4.5公里不等的管子,只是为了将处理过的好水输送到湖中心国控、省控监测点附近,干扰水质监测,美其名曰“增强水动力”;

花2.14亿元,建成了应急启动水质提升站项目,将生态补水和部分水质提升站出水输送到水质监测点附近区域,“掺水”稀释水体污染物浓度,人为干扰水质监测采样环境,截至2020年12月底,相继建成6座水质提升站。

“取名‘水质提升站’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莫大讽刺,其实只是在岸边取水,处理加工之后再排到湖心,而不是对要流入杞麓湖的污水进行处理。水质提升站直接将出水口对准国测点,就说明了真正目的只是为了稀释湖心水质监测点附近水体污染浓度。”调查组指出。

系列“措施”立竿见影,2020年国控点COD数据从11月的每升49毫克大幅降至12月的每升26毫克,通海县“闯关”成功。

“这种所谓超常规的、应急性的工程,有上级部门的默许,有所谓专家的科学论证,有企业的积极参与,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宝贵的财政资金,实为造假工程。”调查组表示。

责任编辑:何中夫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