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910

聚焦IPO:业务受困于“加关税”“反倾销”中集车辆有粉饰业绩之嫌

新浪财经综合2021-05-31 18:59:550

投资研报

【硬核研报】“三胎政策”即将出台,生育率回升有希望了! 60%的人支持放开三胎?九大方向核心受益标的已梳理(名单)

【硬核研报】电池片技术又有新突破,成本将暴降20%?全球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异质结”,光伏设备新秀增长天花板已打开

【硬核研报】券商首批“白名单”发布!政策利好推动估值修复,“牛市旗手”有望强势反弹?头部券商享受合规溢价(名单)

【尾盘资金异动】奔袭狂买8股均超1亿!2股涨停板却遭神秘资金疯狂抛售(名单)

来源: 红刊财经

记者 | 刘杰

境外地区是中集车辆的重点销售区域,但受“加关税”“反倾销”等政策影响,相关收入骤减,未来情况也不容乐观;另外,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异于同行业公司,有借此“粉饰”业绩之嫌;而数亿元的商誉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顶,存在爆发风险。

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车辆”)近日在创业板的注册申请获得审批同意,若本次成功发行,其将成为在A股及H股同时上市的公司。

此前,《红周刊》记者在《港股公司中集车辆进军创业板,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问题频出,“卖子”“拆迁”助力之下,业绩增长令人担忧》一文中,对其业绩持续增长能力表示担忧,对其存在的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问题也进行了分析。事实上,中集车辆境外业务深受贸易摩擦影响,公司存在借应收账款计提粉饰业绩的嫌疑,此外,其巨额商誉高悬于顶,也有较大的爆发风险。

{image=1}

深受贸易摩擦影响

中集车辆的业务面向全球,境外业务在其主营业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其境外销售金额分别为102.77亿元、95.23亿元、73.18亿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42.24%、40.72%、27.62%。呈现出明显的大幅收缩态势,这又是为什么呢?

据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中集车辆北美地区的集装箱骨架车销售收入金额分别为33.89亿元、14.82亿元、12.51亿元,占北美地区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1.07%、25.71%、28.51%,占比较高,意味着该产品正是中集车辆在北美地区销售的核心产品。

{image=2}

2018年,中美之间发生贸易摩擦,当年9月,美国政府对价值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征收10%的关税,而中集车辆出口的半挂车及零部件产品就在美国加征关税清单之中。次年5月,贸易摩擦升级,前述关税由10%上调至25%。北美地区是中集车辆重要的销售市场,2018年其北美地区的销售金额高达66.36亿元,占营收比重为27.27%,但此后该地区销售金额不断缩减,2019年、2020年,分别降至57.63亿元、43.88亿元,占比也分别下滑至24.64%、16.56%。显然,中美贸易摩擦对中集车辆北美地区业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坏消息并非只有这一个,2020年7月30日,美国集装箱骨架车生产商联盟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美国国贸会”)及美国商务部提交对来自中国的特定集装箱骨架车及其部件发起反倾销及反补贴的调查呈请,目前,美国商务部已经做出反补贴、反倾销调查的肯定性初裁及最终裁定;美国国贸会对反补贴调查作出肯定性最终裁定,反倾销还在调查阶段,预计将于2021年6月作出最终裁定。自上述裁定结果公告后,中集车辆需对其出口美国的集装箱骨架车及其部件缴纳反补贴和反倾销保证金。可见,这对于中集车辆北美地区的销售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中集车辆欲改变境外市场的经营模式,由国内直接出口改为北美市场“当地制造”模式,但该模式的实施,则意味着其生产、销售成本的提高。

中集车辆此前花费大量成本,在国内外建造了十多家融合工业化与信息化,具备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灯塔工厂”。从其披露的信息来看,在“当地制造”模式下,其北美子公司从国内灯塔工厂采购核心零部件,并在北美当地采购其他所需零配件,原材料总体采购成本高于国内灯塔工厂;另外,北美工厂的组装工时费用为国内东莞灯塔工厂的3-4倍,总装成本将大幅提高,进而导致中集车辆的成本优势缩小。因此,即便中集车辆将“当地制造”付诸现实,但高昂的成本恐将严重影响其境外销售。

还值得注意的是,境外销售占比较大,也将给中集车辆带来汇兑风险。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公司汇兑收益685.03万元、4562.35万元,但2020年,其则出现了高达1.13亿元的汇兑损失,严重蚕食了其净利润。

{image=3}

有借坏账计提粉饰业绩之嫌

中集车辆部分业务采用赊销结算方式,据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其应收账款分别为26.44亿元、22.91亿元、28.05亿元,占各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5.97%、12.26%、14.15%。巨额的应收账款挂账则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滞留在下游客户手中,不仅挤占了公司的营运资金,还将面临款项难以收回的风险。为了应对回款风险,企业需要对应收账款计提足额的坏账准备,那么中集车辆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情况如何呢?

中集车辆在创业板问询回复中披露,2017年,中集车辆对于一年以内仍在信用期的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准备;对于一年以内超过信用期的逾期应收账款计提5%的坏账准备;对于一至两年的应收账款计30%的坏账准备;对于两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中集车辆在问询回复涵中,将汉马科技、一汽解放、东风汽车、比亚迪、龙马环卫作为同行业可比公司,其中,汉马科技、龙马环卫对一年以内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比例均为5%,而东风汽车对一年以内且超过三个月的账款计提5%的坏账准备。显然,相比之下,中集车辆的计提政策有失谨慎。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中集车辆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金额分别为26.02亿元、22.87亿元、28.15亿元,而一年以内的逾期金额则分别仅为5.49亿元、7.40亿元、7.15亿元。这也就代表着中集车辆仅对少部分应收账款计提了坏账准备,倘若如行业内公司,采用更为谨慎的计提政策,将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全部按照5%的比例计提坏账的话,其净利润恐将大幅减少。因此,该公司存在借应收账款计提粉饰业绩之嫌。

还需要警惕的是,由于业务性质原因,中集车辆为促进销售,会为本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客户购买车辆产品的融资提供信用担保。据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中集车辆提供担保的客户融资款项分别为12.54亿元、17.86亿元、22.88亿元,金额巨大,这意味着一但客户出现违约情况,中集车辆将承担连带责任。

由于客户违约,报告期内,中集车辆已分别向银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支付资金1740.30万元、2852.39万元、2362.38万元,占各期末担保余额的1.39%、1.60%、1.03%。虽然目前违约率较小,但鉴于其担保金额巨大,因此不免令人担忧,若此后一旦担保风险集中爆发,恐将给中集车辆带来不小的风险。

{image=4}

巨额商誉悬顶有隐忧

商誉爆雷的案例,在A股公司中屡见不鲜,而目前中集车辆的账面上就存在巨额商誉,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顶,有较高的爆发风险。

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末,中集车辆的商誉金额高达4.22亿元。追踪溯源,主要为中集车辆在2016年实施的收购案形成的。

2016年6月,中集车辆通过下属子公司Vehicles UK以8070万英镑的价格(折合人民币7.12亿元)收购了彼时英国半挂车行业第一的Retlan Manufacturing Limited(以下简称“Retlan”)100%的股权,通过本次交易,中集车辆确认商誉3.45亿元。

Vehicles UK通过收购Retlan信心满满打入英国市场,然而,后续的发展情况却有些不尽人意。

招股书中未披露Retlan的业绩情况,而是披露了Vehicles UK业绩表现,报告期内,Vehicles UK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49亿元、15.55亿元、11.57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金额为1237.86万元、-454.14万元、-1281.61万元。可见,Vehicles UK在2020年营业收入大幅下滑25.60%,净利润也亏损了上千万元。

对此,中集车辆解释称,“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和英国2020年2-3月洪水灾害的影响,Vehicles UK销售订单有所减少,导致营业收入较2019年同期有所下滑”。

可即便2020年Vehicles UK营收骤降有不可抗力因素,进而导致当年亏损,但为何2019年其在营收略有上升时,业绩仍旧由盈转亏呢?对于Vehicles UK经营情况恶化的原因,及其盈利的可持续性等问题,中集车辆的解释显然缺乏说服力。

其实,Vehicles UK业绩下滑的原因是有迹可循的,中集车辆在创业板问询回复中说明,2018年,Retlan最大的客户被竞争对手收购,导致公司对客户关系计提无形资产减值损失2580.80万元。失去大客户后,Retlan业绩便持续向下,未来情况能否好转也未可知,而这些问题恐将成为引爆其商誉“地雷”的重要因素。

那么,面对Vehicles UK的连续亏损,中集车辆对Retlan形成的巨额商誉又是否充分计提减值准备了呢?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0年末,中集车辆全部的商誉减值准备金额仅为2614.36万元,这意味着其仍有4.22亿元的商誉悬顶,一旦Vehicles UK未来业绩得不到改善,其巨额商誉便有“爆雷”可能。

责任编辑:彭佳兵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