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董事被立案、“爱减持”的实控人增持对冲 帝欧家居融资危矣?
投资研报
【大礼包】硬核研报618超值购,诸多福利等你来领,你准备好了吗?百万投资者已学习,您确定要错过?
芯片板块成为牛股集中营!最具爆发力的“智能处理器芯片”新秀被挖出!万物智能时代,低调王者将占据终端芯片市场主导地位
这种金属比锂、钴更为稀缺?经济复苏背景下,价格V形状反转在即!机构高呼澳洲矿产价值正被严重低估,小金属王者正涅槃重生
尾盘资金异动:抢筹的6股与预期不同!1只大牛遭抛售(附半导体设备高景气催生5只受益股)
来源:市值风云
本就资金紧张的上市公司在融资当口董事被立案,一向爱减持的实控人被迫增持对冲。
6月2日,帝欧家居(维权)(002798.SZ)公告,公司董事鲍杰军、丁同文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了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同时,为避免影响上市公司融资,鲍杰军、丁同文二人双双辞去了董事职务。
此外,公司称:前述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事项系鲍杰军先生、丁同文先生的个人持股信息披露有关,与公司无关。前述事项不涉及公司财务造假、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情形,不会对公司及公司子公司生产经营等产生影响。
根据公开信息,鲍杰军持股3021万,占股本7.77%;丁同文持股549万,占股本1.41%。如果考虑公司公告所排除的情况,那么这两位董事有可能涉及的是内幕交易或违规买卖股票的情况。
风云君在查阅公告的过程中,又发现了些有意思的事儿,一起来看。
一、上市五年,业绩增长十倍?
帝欧家居于2016年在中小板上市,上市时主营亚克力板和亚克力卫生洁具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16-2017年,公司营收仅保持在4-5亿的水平。
{image=1}
然而,2018年之后,公司营收规模陡然上升,2018-2020年营收分别为43.08亿、55.7亿、56.37亿,是之前营收规模的十倍。
相比之下,2018年之前,公司的营收也就是如今的零头,和现在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image=2}
同样,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也出现了相似的波动。净利润由2016年的不到1亿,飙升至2020年的5.67亿的规模。
是什么原因让公司的业绩在2018年一跃而起?
二、“蛇吞象”并购的A面
2016年11月,帝欧家居刚刚上市半年,便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打算将新三板的欧神诺收入囊中。
不过,这次并购标的可是重量级选手,对比二者2016年的财务数据,无论是资产总额还是营业收入,欧神诺都是帝欧家居的3-4倍。
对于帝欧家居来说,是一次妥妥的“蛇吞象”并购。
{image=3}
单说规模与业绩,欧神诺具备上市的条件。而且,2016年8月,欧神诺也曾提交辅导备案资料,而最终的结果是终止IPO,转而与帝欧家居重组。
最终,经双方协商,欧神诺100%股权价格为20亿,帝欧家居以19.68亿收购欧神诺98.39%的股权,形成商誉5.21亿。其中,帝欧家居合计发行股份3,356万股,支付现金2.23亿。
另外,2017年9月30日,公司又以0.32亿从鲍杰军手中收购欧神诺1.6063%的股权。重组完成后,公司持有欧神诺99.994%股权。持有剩余0.006%股权的小股东,未与上市公司的收购达成一致。
2018年1月,历时一年有余,这桩“蛇吞象”并购终于完成。
看到这里,老铁们可能迫不及待地想问,欧神诺业绩承诺完成了吗?商誉有没有爆雷?承诺期后业绩是否变脸?
事实上,欧神诺顺利完成了三年的业绩承诺,而且是超额完成。
{image=4}
2017-2019年,欧神诺承诺累计实现扣非净利润5.83亿,并最终累计实现扣非净利润10.21亿,是业绩承诺的175.20%,表现很是亮眼。
2020年,欧神诺贡献收入50.22亿,净利润5.12亿,仍然是上市公司业绩的核心支柱。
三、业务协同效应不太明显
1、陶瓷墙地砖成为主要产品
“蛇吞象”并购完成后,帝欧家居的产品结构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image=5}
收购前,公司产品以卫浴产品和亚克力板为主,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
收购后,帝欧家居的陶瓷墙地砖成为主要产品,接近总营收的90%。帝欧家居的原有产品,营收占比下降至10%左右。
陶瓷墙地砖产品的销售模式以直营工程为主,下游客户主要为大型房地产商。
说完产品构成的变化,接着来看看各项业务发展得如何。
2、原有业务无力开启“新篇章”
先来看陶瓷墙地砖产品的营收表现。
{image=6}
2016-2018年,欧神诺的陶瓷墙地砖产品营收增长较快,2018年营收达到36.58亿,同比上升52.35%。
2019年,受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影响,营收增速下降;2020年,陶瓷墙地砖业务营收为49.85亿,与去年几乎持平。
{image=7}
剔除陶瓷墙地砖业务的影响,来看下帝欧家居的卫浴产品、亚克力板两项原有业务发展得如何。
上市后五年,公司的原有两大业务营收几乎没有增长,卫浴产品营收规模保持在5亿左右,亚克力板的营收则不到2亿。
{image=8}
上市公司收购欧神诺当时,“为公司卫浴产品进入房地产工装市场开启新篇章”的愿景,事实验证不过是错觉。
四、实控人纷纷减持套现
下面,进入减持主题。
也许是意识到了新老业务并未没有起到协同发展的作用,帝欧家居的三位一致行动人纷纷减持套现。
{image=9}
2020年8月31日,公司公告刘进、陈伟、吴志雄三人预计合计减持不超过3%,理由是通过减持来降低股票质押率。
无论是减持还是质押,本质上都是套现。
{image=10}
截至目前,刘进、陈伟、吴志雄三人合计减持套现4.05亿,刚刚辞职的鲍杰军也已将1.98亿装入囊中。
五、收购完成后的B面
“蛇吞象”并购,一方面扩大了公司整体的规模,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1、问题之一:应收账款高悬
上市公司收购欧神诺之后,变化最明显的要数应收账款了。
{image=11}
2018年,公司的应收账款由1亿的规模一跃至17.3亿。而且,之后应收账款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底,公司应收账款(包含应收票据)为33.76亿。
同时,应收账款占营收的比例也逐年攀升,由2017年的17.6%上升至2020年的近60%。
应收账款的扩大,主要受销售模式变化的影响。
2018年以前,公司的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卫浴产品等通过经销商销往最终消费者,赊销规模较小。
2018年以后,由于欧神诺的直营工程业务,下游为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客户,公司会给与一定信用期,加之房地产开发商的议价能力较强,最终使应收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公司的应收账款以1年以内为主,截至2020年底,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为30.68亿,占总应收的96%。1-2年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由0.47亿增至0.91亿,略有上升。
根据公司披露的数据,2019年公司应收前五大客户主要有碧桂园、万科、富力、荣盛等房地产开发商。前五大客户应收余额占比53%。
{image=12}
{image=13}
受业务模式影响,帝欧家居应收账款高悬,下游客户以房地产开发商为主,信用相对还可以。但随着国家对地产行业调控越来越严厉,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也在增加。
2、问题之二:现金流捉襟见肘
帝欧家居的业务模式,也决定了其现金流不会充裕。
{image=14}
上市以来,帝欧家居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在1亿上下(除了2019年收到了1.09亿政府补助),自身造血能力一般。
而且,欧神诺持续扩产需要的资本开支,使得帝欧家居本来就不佳现金流雪上加霜。
2018年之后,欧神诺拟在广西藤县实施“欧神诺八组年产5000万平方高端墙地砖智能化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6.39亿,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已完成。
除此之外,公司还欲斥资3.6亿在景德镇建设两组年产1,300万平方米高端陶瓷地砖智能化生产线项目。
自身造血能力不佳,加之高额的资本开支,2018年以后,公司已经连续三年自由现金流为负。
公司自己手里的钱倒腾不开,便转而向外寻求贷款。
3、问题之三:偿债压力大
2017年以前,公司的短期带息负债(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零,资产负债率不到20%。
{image=15}
然而,2018年收购欧神诺之后,公司的短期带息负债逐年攀升,2020年上升至14.3亿,另外还有4亿的长期借款,资产负债率上升至52.61%。
2021年一季度末,公司的货币资金便不足以覆盖短期带息负债,缺口增大至11.27亿,缓解偿债压力迫在眉睫。
六、发债解决现金流问题
1、引入碧桂园创投未成
2020年4月13日,帝欧家居公告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募资5亿,用来满足项目建设及未来业务发展对资金的需要。
这次定增的对象只有1名——深圳市碧桂园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简称“碧桂园创投”),碧桂园创投是碧桂园的下属企业。
碧桂园拟创投以5亿现金入股帝欧家居,定增完成后将持有上市公司6.5%股份。
{image=16}
然而,经过了第一轮问询后,2020年8月15日,帝欧家居公告终止此次定增,并撤回有关材料。
{image=17}
2、发行15亿可转债
就在帝欧家居公告终止定增的当天,又发布了发行可转债的预案。公司拟通过发行可转债募资15亿,其中10.8亿均用于建筑陶瓷类产品的生产线建设,另用4.2亿补充流动资金。
{image=18}
截至目前,公司尚未发行可转债。日后可转债发行,公司的偿债压力将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总结
帝欧家居于2016年在中小板上市,当时名为帝王洁具,后来随着2018年收购新三板公司欧神诺,更名为帝欧家居。
这场堪称“蛇吞象”并购之后,帝欧家居的业绩表面上光鲜了许多,建筑陶瓷转而成为了公司的主要业务。但是,原有业务营收产生的协同效应有限,应收账款激增,自身造血能力不佳。
另外,实控人似乎也意识到新旧业务融合后并未实现协同发展,也纷纷减持套现。
也可能是对冲董事被立案的消息,6月8日,帝欧家居难得发了一个增持公告。实控人刘进、陈伟、吴志雄三人,以及丁同文等人,将合计增持公司股票5,000万元,目前已增持2,400万元。
责任编辑:彭佳兵
14亿资产重组“左手倒右手”:鲁北化工“腾挪术”
事实上,但毛利额相差不大。生产商越来越少,鲁北化工方面解释称,单个生产商的规模越来越大,虽然报告期内毛利率逐步下降,这是世界上钛白粉工业另一个发展潮流。相关资料显示,金海钛业利息支出主要为银行借款及融资租赁利息支出。报告期内,行业低端产能过剩矛盾仍很突出,主要是由于2017年至2019年末,市场竞争激烈。0000吴晓波直播带货首秀5小时 能否助力旗下公司IPO?
作者|资本市场部来源|野马财经大IP直播带货,旗下公司正准备IPO。吴晓波的第一次淘宝直播带货持续了5个小时。他进入状态很快,小到零食大到智能电视都能从容不迫侃侃而谈,聊到产业链,聊到个人生活甚至聊到国家实力——除了美妆,这是中年男人所不熟悉的领域。0000广汽集团:预计2021年净利润约为66亿元-76亿元 同比增长11%-27%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月11日消息,广汽集团公告,预计2021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66亿元至7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约11%至27%。责任编辑:冯体炜0000本周累计跌近14% 乐歌股份三名高管本周斥资近千万元增持
9月4日消息,据深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本周(8月31日至9月3日)乐歌股份三名高管姜艺、朱伟、泮云萍出手增持,合计增持数量11.25万股,估算合计耗资971万元。本周,乐歌股份董事长与平安资管因调研引发的争端引发舆论关注,乐歌股份本周累计跌近14%。{image=1}责任编辑:逯文云0000三湘印象业绩断崖式下滑:多年未拿地 演艺业务不稳定难撑大局
新浪财经房产|大眼楼管王永7月23日,三湘印象披露了2020年半年报,这家“文化+地产”双主业的公司,迎来了业绩的断崖式下滑。三湘印象是一家比较“独特”的地产公司,近年来几乎停止拿地,销售主要来自之前储备的上海及杭州项目,近年来销售额保持在二三十亿的规模。上半年由于结转收入减少,导致业绩出现断崖式下滑。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