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7030

研究报告称绿色信托、绿色租赁等领域较欠缺金融科技工具

新浪财经2021-06-18 20:58:191

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绿色金融创造了巨大的需求,而下一阶段绿色金融的发展也将越来越依赖金融科技手段。保尔森基金会绿色金融中心与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6月18日共同发布的《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案例与展望(2021年)》报告显示,金融科技工具的使用在环境权益市场、绿色信托、绿色租赁业务领域则相对欠缺;金融科技在绿色资产识别与溯源、环境气候金融风险量化评估与信用风险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成为下一步需求。

报告通过对 41 家以绿色金融为主业的金融科技公司进行跟踪调研分析发现:从绿色金融业务看,金融科技工具的使用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能源市、绿色债券等业务领域。其中,这些工具在绿色信贷和绿色基金业务领域的使用率较高,而在环境权益市场、绿色信托、绿色租赁业务领域则相对欠缺。

报告还介绍,从应用场景看,金融科技工具的使用覆盖了ESG投融资、全国碳市场交易、绿色建筑、绿色消费、绿色农业、小微企业等多个领域。从基础数据与工具看,金融科技在环境数据、ESG 数据与评价、环境效益测算及风险监测、信息共享系统和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信息管理系统得到较广泛应用。

报告认为,金融科技在绿色资产识别与溯源、环境气候金融风险量化评估与信用风险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成为下一步需求。

此外,数据显示,从应用主体看,绿色金融科技主要服务于政府机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个人用户;从项目个数来看,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占比达50%左右,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和个人用户的项目各仅有一例,分别是为中央金融监管部门提供绿色金融监管服务和针对个人的碳足迹和碳积分。

报告认为,从技术应用看,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仍是目前中国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三大主要技术。区块链和物联网应用相对较少,但可预见在未来实现全流程实时信息采集中将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

从区域分布看,北京、上海两地的绿色金融科技企业聚集效果显著。其中,北京的企业数量为16家,位列全国第一;上海的企业注册资本金居全国第一,超 13.4 亿元人民币;约 80%绿色金融科技从业人员集中在上海和北京两地。从资金流动看,国际资本对中国绿色金融科技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本次调研中,有近四分之一的绿色金融科技公司为外资或合资,其中,六家在境外注册的科技公司在中国开展绿色金融服务业务,包括绿色基金、绿色能源市场和碳金融。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金院院长马骏表示:“要实现碳中和,未来三十年中国需要数百万亿的绿色投资。过去,中国绿色金融的主要业务集中在支持绿色基础设施项目,这些绿色项目比较容易识别。但是,未来的绿色金融业务,必须支持绿色小微、绿色农业、绿色消费、绿色建筑,要在计量几乎所有经济活动的碳排放碳足迹的基础上开展。对这些主体、项目和产品进行绿色识别的难度很大。这就需要大数据、物联网、AI、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来为绿色金融赋能。”

北京绿金院ESG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刘嘉龙认为:“在30·60目标实现过程中,规避信贷资产的转型风险、实现绿色转型成为金融机构的迫切需求。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可以有效增强银行的绿色识别及环境风险管理能力,实现业务管理降本增效,并通过绿色金融数据和ESG信息不断丰富产品体系。”

他建议,金融机构要结合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绿色转型模式。(新浪财经 刘丽丽)

责任编辑:张亚楠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