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038

蚂蚁金服标签重置:强化科技变身“蚂蚁集团”

中国经营网2020-06-22 21:54:143

原标题:蚂蚁金服标签重置:强化科技变身“蚂蚁集团”

本报记者 李晖 北京报道

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正在为“更名”进行最后冲刺。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蚂蚁金服启用新名称“蚂蚁集团”已有一段时间。有消息人士称,其公司全称将由“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变动已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核准,下一步将办理工商登记变更。

对此,蚂蚁集团方面向记者表示,新名称意味着公司将全面服务社会和经济数字化升级的需求,用技术为全球消费者和小微企业创造价值的初心未变。

上述更名是否意味着蚂蚁IPO的步伐正在加快?

去金融变科技

记者注意到,蚂蚁金服启用新简称“蚂蚁集团”其实已经持续近两个月,但未进行大力宣传。今年5月开始,“蚂蚁集团”开始取代“蚂蚁金服”在其新闻稿和公开信息中频繁出现,包括井贤栋、胡晓明等高管的对外头衔亦分别变为“蚂蚁集团董事长”和“蚂蚁集团CEO”。彼时有蚂蚁金服内部人士向记者低调表示:就是名称升级了。

此次更名,除了”去金融变科技”,还在注册名称中去掉了区域性的标签“浙江”。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蚂蚁“国际化”的核心战略。去年6月的最新数据显示,支付宝全球用户数已达12亿人。

记者注意到,蚂蚁近期在科技领域布局频频。6月8日,蚂蚁集团宣布将其自研分布式数据库业务OceanBase进行独立运作,成立由蚂蚁100%控股的数据库公司,并由胡晓明担任董事长。此外,在区块链领域,蚂蚁的专利数量在全球范围内持续领先。

根据蚂蚁集团官网高管信息,目前其内部至少包括支付、数字金融、保险、智能科技、国际业务等事业群。据了解,在员工构成上,蚂蚁集团技术人员目前占比逾63%。

蚂蚁金服究竟是一家金融公司还是科技公司,一度是行业内的著名争论。自2016年起,在宏观监管和自身基因定位的多重因素下,蚂蚁金服开始明确开放战略,在金融业务上大举“后撤”。这种战略转身,此后也成为多家金融科技类公司的共识。

事实上,蚂蚁集团并非行业中战略性“更名”的首家。此前,除京东金融战略升级为“京东数科”,亦有多家行业头部公司明确将“科技”作为公司标签。

在2018年的一次小范围专访时,蚂蚁金服相关高管向包括《中国经营报》在内的媒体记者表示:“我们对于自身技术主导的定位一直是相对清晰的,并不存在太多摇摆。定位科技并不代表我们就要回避监管。”

优化收入结构进行时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以来,蚂蚁金服筹谋IPO的消息屡屡传出,迄今为止未有定论。不过,业内共识在于,上述技术投入和标签重置,将有利于提升企业估值,助推蚂蚁在未来创造IPO融资规模的历史纪录。

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自2014年10月成立后,蚂蚁金服在2015年7月和2016年4月进行了两轮融资。2018年6月,其进行了总额140亿美元的融资,创下全球最大单笔私募融资纪录。中信证券2018年的一份研报,根据彼时蚂蚁新一轮融资后估值达到1500亿美元测算:这一市值隐含2018、2019、2020年PE分别为51、29、18倍。

此外,蚂蚁集团一直保持着可观的利润增长。根据阿里巴巴财报信息计算,蚂蚁2015年到2019年的税前利润分别为42.54亿元、29.06亿元、131.90亿元、-19亿元、122.6亿元。

而其中,来自花呗、借呗以及联合信贷的消费金融范畴收入是近年来蚂蚁集团利润的核心。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在ABS压降杠杆背景下和优化收入结构的需要,蚂蚁一直在加大信贷联营类业务,即通过技术输出为金融机构提升信贷能力,该部分业务在收入结构中归于“技术服务”。

据《财新》2019年10月底的报道,彼时整个联合贷款市场规模达到2万亿元左右,涉及数百家银行及金融机构,其中蚂蚁金服已经占到一半以上。

2018年上半年流出的一份蚂蚁金服融资文件显示,蚂蚁金服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支付连接、技术服务和金融服务。2015年时,蚂蚁金服约64%的收入来自于支付连接,23%的收入来自于金融服务,14%来自于技术服务。到2017年,技术服务收入占比大幅上升至34%,支付连接收入占比下降至54%,金融服务收入占比缩水至11%。根据预测,到2021年时,蚂蚁金服的技术服务收入将上升至总收入的65%,成为第一大收入项。

而这种收入结构优化,显然将与上述多措并举的一系列动作一起,为蚂蚁在IPO前的估值提升推波助澜。

责任编辑:霍琦

0003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