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宗庆后获基金从业资格证,娃哈哈创投公司要进军私募了
【相关报道】
76岁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获得基金从业资格 认定获得而非考试
澎湃新闻记者 崔珠珠 综合报道
8月9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发现,1945年出生、现年76岁的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已于今年7月12日获得基金从业资格证,从业机构为浙江娃哈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娃哈哈创投”)。
{image=1}
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今年7月9日,娃哈哈创投获得了完成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这也意味着娃哈哈也要进军私募了。根据相关规定,管理人备案成功后,需要在半年内发行产品。
娃哈哈创投成立于2010年11月8日,注册资本3亿元,实缴资本3亿元,业务类型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目前尚无产品备案。出资人信息方面,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资有限公司认缴比例为90%,宗庆后妻子施幼珍认缴比例为10%。
值得注意的是,宗庆后获得基金从业资格证的方式为“资格认定”,而非通过考证。2016年5月,基金业协会曾出台政策,对从业年限、退出项目数量、管理资本量等条件符合要求并有相关材料证明及推荐人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高管,无需通过考试,即可申请基金从业资格认定。
{image=2}
有私募从业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基金从业资格证书含金量本身就不高,何况还没有考试,谈不上励志。通过资格认定获得证书的大佬很多,像雷军、沈南鹏等。”
查阅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信息可发现,除了宗庆后,小米创始人雷军、IDG资本创始人熊晓鸽、红杉资本创始人沈南鹏、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东方港湾董事长但斌、百亿私募大佬林园等,均是“免试”通过“资格认定”获取基金从业资质。
基金业协会官网还显示,娃哈哈创投共有7人取得基金从业资格证书,除了朱思嘉于7月21日拿到证书以外,其余5人均和宗庆后一样在7月12日取得。和宗庆后不同的是,娃哈哈创投总经理尹绪琼、合规风控信息填报负责人俞冬妮则是通过考试的方式获取基金从业资格。公开信息显示,前述两人都是宗庆后的老部下,都曾在娃哈哈集团担任过投资经理。
天眼查信息显示,2016年至今,娃哈哈创投共进行过6次对外投资:分别是投资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祺睿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占股5.2882%;投资高瓴智成长江(湖北)人工智能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占股13.3842%;投资大理宗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占股15.6221%;投资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丰川弘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占股28.8462%;投资杭州娃哈哈钜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占股51%;投资浙江德清娃哈哈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持股100%。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娃哈哈创投多是以设立分公司进行投资,及以LP(有限合伙人)的身份间接参与其他基金的投资。随着娃哈哈创投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且团队成员获取了基金从业资格,意味着其身份有望转向GP(普通合伙人)。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动力电池行业巨头蚕食且压力下承 “新人”还有机会吗
巨头蚕食、压力下承,动力电池行业还有“新人”机会吗?中国汽车报网·赵琼新能源汽车推广十年有余,热度有增无减,动力电池行业也随之水涨船高。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有企业无奈“倒下”,有企业主动转型,而行业集中度如今已相当之高,头部企业市场优势地位显著。即便这样,仍有企业选择现在进入。比如,前不久号称要占据电动汽车相关市场份额10%的富士康;再比如,最近高调举办品牌战略发布会的领湃新能源。0000百度发布集度汽车机器人品牌标志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据百度官方微博1月18日消息,集度品牌视觉今日正式发布,以汽车机器人为灵感,集度将“像素”这一概念与字母“J”相结合,打造了业界首个汽车机器人品牌标志“Pixel-J”。{image=1}责任编辑:王珊珊0000SOHO中国2020年中期业绩:营业收入14.5亿 租金和出租率逐渐回升
来源:SOHO中国本期间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14.53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63%;实现租金收入约人民币7.82亿元,较2019年同期下降约12%。受2019新冠疫情影响,截至2020年6月30日,本集团运营稳定的投资物业平均出租率约为78%。0000片仔癀一片被炒到千元:配方被列为国家绝密 16年来调价16次
片仔癀又又又又又火了!3克一粒,一粒一盒,淘宝上有店铺售价卖到了950元,还有店铺售价达1351元。按克计算,单价已经超过当前黄金价格。线上价格暴涨的同时,片仔癀在各地的体验店售卖的片仔癀片被抢购一空,缺货和限售引起关注。6月24日,在北京银河SOHO体验店,片仔癀价格仍旧为590元1粒,但每天限量出售,当天每人只能购买到2粒。片仔癀是什么?凭什么这么贵成为议论焦点。000112天32份辞呈,独董圈地震!离职就能高枕无忧?律师:仍有三年追诉期
兰烁来源:时代财经时代财经梳理了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关于独董意见的公告发现,大部分独董对于审议事项投出赞成票,有11名独董投出弃权票,2名投出反对票,占比极小。近期某上市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判决出炉,除实控人及高管外,还有5名独立董事也将共同承担上亿元债务。一时间,“独董是不是高危职业”成了市场讨论的热点。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