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政局:7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4%
国家邮政局公布2021年7月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8月13日,国家邮政局公布2021年7月邮政行业运行情况。1-7月,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7145.3亿元,同比增长20.9%;业务总量累计完成7513.9亿元,同比增长32.5%。
7月份,全行业业务收入完成1001.4亿元,同比增长13.6%;业务总量完成1089.1亿元,同比增长22.7%。
1-7月,邮政服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229.2亿元,同比增长5.5%;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累计完成150.1亿件,同比增长1.3%;邮政寄递服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21.1亿元,同比下降9.7%。
7月份,邮政服务业务总量完成148.7亿元,同比增长12.9%;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完成22.1亿件,同比增长5.9%;邮政寄递服务业务收入完成28.1亿元,同比下降3.8%。
1-7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83.3亿件,同比增长42.9%;业务收入累计完成5669.4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76.9亿件,同比增长15.2%;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493.9亿件,同比增长48.7%;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12.5亿件,同比增长35.7%。
7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89.3亿件,同比增长28.8%;业务收入完成827.2亿元,同比增长14.4%。
{image=1}
{image=2}
1-7月,同城、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13.2%、84.7%和2.1%;业务收入分别占全部快递收入的8.1%、50.6%和12.5%。与去年同期相比,同城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下降3.1个百分点,异地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上升3.3个百分点,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的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
{image=3}
1-7月,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78.6%、14.2%和7.2%,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8.5%、12.7%和8.8%。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1.4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1.5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1.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0.1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0.3个百分点。
{image=4}
1-7月,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0.8,与上半年持平。本月快递单价下降,系个别企业价格异动所致。
注:邮政行业业务总量、邮政服务业务总量按2020年不变单价计算,同比增长按照可比口径计算。
{image=5}
{image=6}
{image=7}
{image=8}
责任编辑:李墨轩
罗永浩深夜回应:欠债6亿 已还清4亿
每经编辑彭水萍人民法院报官方微博信息显示,23日晚间的脱口秀大会总决赛中,罗永浩表示其始于2018年年底的6个亿债务已还清4个亿。此前,罗永浩曾因欠江苏辰阳电子有限公司370万元被法院列入限制高消费人员名单。经中国法院报与丹阳法院核实,该案在执行过程中达成执行和解,在今年6月份已经全部履行完毕。{image=1}罗永浩称,这6亿债务中,欠银行的部分不到一个亿,已经还完了。0000中国移动回A首日振幅达9% 能否走出运营商新行情
中国移动回A首日振幅达9%能否走出运营商新行情作者:李娜随着中国移动(600941.SH)在上交所挂牌,三大运营商正式在A股“会师”。1月5日,中国移动开盘价为63元,相较57.58元的发行价上涨超9%,随后涨幅有所回落,截至当日收盘,中国移动报价57.88元,涨幅收窄至0.52%,成交额超152亿元,总市值为1.23万亿元。0001多地政府与企业密集出台地摊扶持政策 “地摊经济”火爆
从今年5月开始,商贩摊主有清洁卫生的责任,扶持地摊经济等。日前,《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发布,交易笔数增长5.1倍。6月2日,做好生活垃圾分类、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收运处置等工作。多家企业公布政策扶持措施00027特斯拉公开全国统一维保价目表 进一步颠覆传统汽车经销模式
近日,特斯拉全国统一维保价目表公开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2月25日,第一财经记者在上海多家特斯拉维修中心看到,不同车型的常用维保项目价格表已公示在门店的墙上。与传统汽车经销商4S店模式“一店一价”不同,特斯拉常用维修项目以及零部件、机电维修价格,在全国所有特斯拉门店的价格均保持统一。0000毫末智行自动驾驶乘用车三年内将达100万辆 正在开拓第二个乘用车
财联社6月22日讯,长城汽车旗下自动驾驶品牌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透露,主打城市通勤场景的乘用车自动驾驶产品“小魔盒2.0”将搭载至长城高端车型“摩卡”,目前已装车5000台,截止2022年底将覆盖长城汽车数十个乘用车型。预计三年内,搭载毫末自动驾驶系统的乘用车辆将达到100万辆,其第二个乘用车项目将在一年之后落地。此外,张凯表示,“目前公司暂不考IPO”。(财联社记者徐昊)责任编辑:邓健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