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基金李文宾:自从管基金 天天上高三
原标题:万家李文宾:自从管基金,天天上高三
张若婷/储松竹
{image=1}
万家基金的李文宾觉得,自己做了基金经理以后,每天就像读高三准备高考一样。
白天,去企业调研,除了生产线,体验观察企业的管理细节,比如食堂、员工宿舍也是其中一环,他觉得在这些日常的细节里,能反映出企业的管理能力,员工的满意度,乃至基层、中层对战略规划的认同感和执行力。晚上,则是日复一日的复盘,李文宾称,只有周五晚上是轻松的,因为不用去想第二天的盘面,终于可以全身心地看公告。
这种职业习惯,大约与他实业经历息息相关。他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先在企业里做了六年,继而去复旦大学读研,并于2010年进入中银国际担任研究员,之后在华泰保险资管担任研究员。2015年加入万家基金。当下很多基金经理都是沿着名校、研究员的职业路径进阶,李文宾的实业经历让他对商业竞争的理解更加具体。
反映在他的持仓里,就是一方面准确捕捉到了长期高景气行业里的发展趋势,在2019年二季度买入半导体、2019年底买入新能源汽车;另一方面也预判到了竞争格局对行业利润释放的影响,持有军工、顺周期等需求放量、格局优化的板块。
这个兼具前瞻性和平衡性的策略,让李文宾并没有受到今年行情大幅波折、风格急剧切换的影响。他的代表作万家成长优选,今年以来获得了41.51%的收益率(截至2021年7月31日),同类排名前3%。
{image=2}
在7月下旬,远川研究资管组与李文宾在万家基金的会议室,聊了一个半小时。李文宾穿着格子衬衫,戴一副厚眼镜,体型微胖,肤色是那种被晒得很健康的小麦色。给人的感觉不像是基金经理,倒像是那种在一线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交流的时候,他思维敏捷,语速很快,聊到他研究的那些行业,如竹筒倒豆般坦诚利落又酣畅淋漓。
这位“每天像上高三”一样的理工男,究竟是怎样做投资的?不单押新能源,李文宾靠什么获得高收益?他对市场又有哪些看法?我们整理了和李文宾的对话,囊括了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 投资理念:寻找高质量成长股
2. 资产配置:以盈利的释放节奏控制组合构成
3. 市场观点:以看成长股的方式看周期
4. 自我评价:勤奋专注,独立思考
以下为对话正文部分,内容有删减:
{image=3}
远川:你的投资框架是什么?
李文宾 :我的投资框架是寻找高质量的成长股。
中观和微观相结合,中观上,判断行业景气周期、竞争格局、盈利模式和发展阶段等。中观由微观组成,行业判断是基于行业中主流公司的摸底,根本上还是自下而上选择优质成长股。
我非常看重优质成长股盈利的三个指标:盈利的释放节奏、可持续性和盈利质量。因为很多情况下,一些公司的竞争力转化不到它的盈利端去。
远川 :你怎么定义好公司、定义高质量的成长股?
李文宾 :好公司的战略规划能力、战略执行能力特别强。当行业出现黑天鹅,好公司的盈利和基本面能实现快速反转,困境中的表现最能够检验公司是不是好公司。除此之外,还会看公司的研发、护城河。
好股票是有盈利驱动的股价上涨的股票,我不太关注主题投资、事件投资的股票。
远川 :你的投资领域是哪些?这些领域有没有一些共同特征?不同领域投资方法有没有区别?
李文宾 :我关注的领域主要集中在7个方面:偏消费的食品饮料、家电和消费建材,偏科技的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新材料、医药。
远川 :这些领域有没有一些共同特征?不同领域投资方法有没有区别?
李文宾 :对于消费行业,我们投资具备消费升级潜力的品牌和产品,像今年,在白酒这个领域,我们投资了一些具备消费升级潜力的品牌。相对来说,我对消费降级的品牌持保留态度,因为消费降级,不能持续获得盈利增长。
对于科技公司,共同特点是行业竞争格局清晰,并且有独特竞争力的上市公司,能够盈利兑现。像某些科技行业,行业可能很热闹,但是上市公司赚不到钱。另外我比较关注公司对自己的需求、能力范围、产品技术有没有清晰的认知。
远川 :你看这么多行业,怎么拓展自己的能力圈?
李文宾 :自己感兴趣的、或者觉得行业发展潜力比较大的,我们就会花很多时间去研究。特别会关注新的行业发展趋势、政策导向,会沿着这个思路去挖掘一些新的行业。
除此以外,因为我之前的背景是看上游跟中游为主的,所以我管产品之后,会花很多精力去看消费相关的一些细分领域,因为之前做研究员的时候没有机会去系统性学习过。
远川 :在行业比较分散的情况下,你今年如何把业绩做得这么好的?
李文宾 :我们当下的收益来源于三个部分: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制造。
今年投资策略与往年不同,过去两年可能买入并持有核心资产就行,今年对股价的风险收益比有更高要求。我们比较谨慎,在春节前兑现了大部分消费板块收益,在政策变化后兑现了医药板块收益,不执迷于核心资产。
A股是充满了博弈色彩的市场,更考验基金经理对市场的理解。
今年看了更多的新行业、细分领域和准一线公司,这些公司过去两年估值和质地比核心资产要差很多,去年上半年之前,核心资产本身估值较低,成长逻辑也很顺,所以资本市场没有关注到这些新领域的公司,存在很大的研究差。我们今年在这方面有做一些投资和研究布局。
远川 :你相信成长股能通过增长来消化估值吗?
李文宾 :第一,有些成长型公司的成长逻辑看不长,看两三年和看5~10年的成长性不一样。第二,很多公司的成长逻辑相似,关键需要看能不能提炼出成长推动力的要素。不是明年会释放产能所以有业绩成长性,要考虑产能释放完后公司的成长能不能持续。
远川 :所以你对于高估值有一个厌恶感吗?
李文宾 :我对于没有成长性的行业有厌恶感,对高估值的公司我没有特别大的心理的排斥,如果说这个公司今天给他200倍的估值,100倍的估值,它能维持每年至少翻倍,估值就能够快速的消化了。
{image=4}
远川:你怎样构建组合?
李文宾 :组合是以盈利的释放节奏这个指标来构建的,根据开始释放盈利的、未来半年到一年释放盈利的、未来三五年后释放盈利的这三类公司控制组合构成。
我们通过这三类不同的行业和公司,去进行一个组合投资,具体占比高低,其实是取决于我们对市场的理解。比如说,当市场风险偏好较高,且相关公司股价空间较大,那么三五年后释放盈利的公司配置比例就会低一些。
远川 :对单一行业配置有上限控制吗?
李文宾 :特别看好的行业会配置30%~40%以内,不会特别极致,不想去赌一个方向,风险太高。
远川 :如何控制组合的风险?会择时吗?
李文宾 :我们很少做大仓位的择时,还是通过买入高质量成长股来抵御市场风险。
我不太喜欢去赚最后一分钱,不会在最高点兑现收益。股价最高点是市场上最乐观的一批交易者交易出来的,不是理性价值投资者分析出来的。当所投板块比重较大,必须得提前出来,无论判断对错,错了我会仔细分析迅速认错。
我觉得认错是非常重要的品质,不能太执着,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范围的。
远川 :你怎么去把握行业的拐点和公司的拐点?为什么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
李文宾 :行业拐点,更多是从公司层面去研究,看公司过去三五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经济本身就是一个周期成长股。有些行业的生命周期可能非常短,所以更多是从历史维度理解行业周期性。70%~80%的周期是可以重现的。
远川 :为什么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
李文宾 :因为行业是不是好,主要还是由公司来组成,或者说从公司这个层面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具体的反映。不从中观、宏观入手是因为中观和宏观会有很多因素,不能对应到具体的公司中去,得出的结论会与事实不符。
举个例子,2017年当时整体经济形势受压,当时刚提出房住不炒,地产是被压住的。另外我们从进出口情况来看,当时增速也是在下行的。那我们自上而下可以得出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经济要是想托底,我们只能去发挥基建的效应。
但是如果我们自下而上去调研,就会发现,当时非常多的基建公司,已经很久没有得到银行的支持了。所以这两个结论是非常明显的互相矛盾。
远川 :你是怎么判断股票的卖点?什么情况下会卖出股票?
李文宾 :卖点是基于我对公司股价、市值空间的判断,而不是PE(市盈率)。如果市值空间和我认知范围差别小就适度参与,认知差大就重点参与。
远川 :什么情况下会卖出股票?
李文宾 :卖出股票主要是三个依据:到预设的市值了;买入逻辑发生破坏;有性价比更好的可替代标的,会做仓位的切换。
比如,我们在2020年的一季度,买了很多的消费建材和医药,因为我们认为这两个板块受疫情的影响会比较少,盈利的可持续性可能会更强,这时候盈利确定性就会排在很前面。我们就在这些行业中找出相关的龙头公司,它们有能力释放业绩。今年的二季度,我们减持了医药,主要原因就是,政策层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远川 :你持股比较多样化,这么多产品你怎么管理的?
李文宾 :我基本上跟踪20~30只股票,大部分可以复用,账户是同买同卖的,看好一只股票会同时下单。不同产品持仓比例不同,是基于申购赎回导致的规模变化而控制的。
{image=5}
远川:怎么看接下来的市场风格?
李文宾 :市场风格还是偏成长的,无论是中国还是海外,经济增速一定是往下走的。因此资本市场一定会高度追捧一些非常稀缺的重要性行业。每个人对估值的接受程度不一样,有的人接受不了,但是有的人愿意去博弈,没法去预测它的顶在什么地方。
远川 :未来市场出现调整的话,风险来自哪里?
李文宾 :来自于海外的风险,美国经济超预期的复苏。我们发现出口新订单增速从3月份在往下走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海外去年吃过亏了。
今年海外抗疫政策非常注重生产力的复工复产,所以一旦美国的就业数据或者美国的疫情数据大幅好转,美联储一定会提前收紧。流动性的收紧对A股市场的影响会比较有限,但是投资者过去两年已经累积了非常多的获利盘,所以一些票可能会有非常剧烈的波动。
同时中国经济数据,有可能在8月份会看到一个往下的压力,所以到时候,我们就需要对所有行业的盈利预测做进一步的调整。目前很多上市公司给出的盈利预测都是以二季度线性外推,但是这个情况有可能会在三季报,瞬间出现改变。
远川 :你持仓里也有周期股,你对今年的周期行情怎么看?
李文宾 :这些周期股既有周期性也有成长性,成长性未来表现可能更好。这类公司有一些特点:第一,竞争力强,国内数一数二;第二,市场空间足够大;第三,市占率偏低。因此,我认为它们未来能通过成长性消化周期性
经济周期导致上涨的纯周期股我不会买,因为绝大多数人对宏观经济的理解只能略微提前,或事后解释,很难从宏观经济维度选择投资标的。
远川 :你的持仓里有钢铁,这个板块你怎么看?
李文宾 :我买它不是因为普通的钢铁业务,而是看好它变形高温合金领域的市场地位。军用发动机、民用发动机需要消耗大量高温合金,之前大部分都是依赖进口的,现在国内也能做,所以它的竞争力非常强,未来市场空间不断增长。而且我买的时候估值也很便宜。
远川 :你在新能源车上的投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不买宁德时代?
李文宾 :我不会每个细分行业龙头都买一遍,只买产业链中价值最大的环节。
比如说,上中下游三个环节,在不同的时间点,在行业发展的不同的阶段,它们在产业链里的价值占比是不同的。长远来看,电池中游这个环节一定是占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大头,但是从去年到今年,我觉得偏中游的电解液、偏上游的资源端,可能是全产业链当中能够获取更大盈利份额的。所以我们就会对这两个环节重点配置。
远川 :我们注意到,你没买动力电池龙头?
李文宾 :对,没买有两个原因,第一,它的市值不在我预设空间内;第二,中长期龙头公司虽然优秀,但它面临成本问题,今年和明年很难进行盈利预测,而且股价离它市值空间非常近了。
远川 :你怎么评价持仓中跟新能源相关的股票?
李文宾 :它们弹性更大,是这一轮景气周期中最为受益的环节,最容易获得超额收益。
对于绝大部分的基金来说,可能投资新能源汽车,一定会买动力电池龙头,因为这是在投资过程当中最容易做出的一个决策。但是对于我来说,我想做一些阿尔法方面的投资。不是说因为我想配这个行业,就一定要买这个公司,而是说我配这个行业,因为我能把这个行业当中最受益的代表公司给选出来。
远川 :你怎么看待消费建材行业?
李文宾 :建材行业很有特点。相对来说,在中国,基建跟地产这两个行业发展得非常的成熟,但是全产业链来说,相关的地产基建公司,往往是竞争格局最为清晰的,盈利不确定性是最高的。
但是中国的消费建材公司面临着一个广阔的建筑市场,比如说,随便一个消费建材的主要产品,面临的市场空间都是大几百亿,甚至两三千亿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消费建材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经过了过去20年的充分竞争,已经有很多公司脱颖而出了,这些公司的竞争实力就会越来越强。
所以我们基于这两点,是非常关注消费建材公司的。
远川 :怎么看军工板块?
李文宾 :军工板块有很大的分歧,99%的基金经理都不喜欢这个行业,因为没有赚钱效应。
我看军工行业7年多,以前买军工是买政策、阅兵等,因为看不到有业绩的公司,但2019年开始出现了转变。
2019年二季度看到订单的拐点,2020年二季度看到业绩的拐点,背后逻辑一是中国日常实战演练增多,训练武器的量大幅上升;二是国产替代,军用材料不再通过海外公司买,而是中国公司自主研发。
军用品竞争格局很好,有不计成本的特点,只要稳定性好,价格可以贵,公司毛利率非常好。一般在量产之后,产品定型了,就不会改变价格和采购量。
远川 :为什么会关注医药?
李文宾 :中国人越来越有钱,愿意在医药上花钱。比如,10年之前生长激素也特别好,但是大部分中国人都用不起,因为一个疗程需要七八万块钱。但是现在大家都更有钱了,所以愿意花钱。又比如我们10年之前有多少人愿意去私家诊所?我相信这个比例非常少,但是未来这个比例一定会越来越多。
像医疗服务有比较强的消费属性,如果它能在中国做好,大概率是一家全球性公司。
远川 :跟专门投资医药的基金经理比,你的差异在哪里?
李文宾 :最根本的差异,我对一些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的公司,会非常谨慎,因为这不是我的能力范围之内。但相反,对于一些我能够理解的商业模式,比如说像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生长激素,我和专业的医药基金经理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远川 :接下会重点的关注哪些行业?
李文宾 :消费行业可能会有绝对收益,但我低估值板块投资会比较少,所以我会降低仓位等待。
{image=6}
远川:6年实业经验对你的投资有什么影响?
李文宾 :我会比较关注公司的执行能力。因为在企业工作过,我知道一个公司它能走得多好,公司管理层的战略规划能力固然重要,但最根本还是要人去做。如果一个公司的中层干部和底层的核心力量不认同或者能力达不到,还是完不成战略规划的。
所以我对公司下结论的时候,并不一定会把公司高管的论述看的非常的重,相反我们会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公司的上下游的供应链,了解公司内部员工对这个战略,对这个产品、对这个技术的评价、讨论。
远川:你投资生涯中,最成功的一笔投资是什么?
李文宾 :最成功是去年二季度买入新能源车电解液龙头,目前赚最多的账户有七八倍了。这个板块从2016年开始连续跌了三年多,市场不断否定一些龙头公司的努力、研发、产品。但我们跟踪下来发现,这个行业去产能化程度是最好的,龙头公司竞争力最明显,而且当时估值很低,股价的上涨有盈利和估值双重推动。
远川 :你有没有判断失误的时候?对自己有哪些启发?
李文宾 :我在2018年下半年看好新能源车行业,重配了资源端的钴,但当时股市风险偏好下降,加上印度整顿矿业,犹豫了半月去观察政策落地,最后发现冲击力很大,赶紧斩仓。
所以有时市场看得比较短,有时看得非常长,还是要结合我们对市场的理解,因为基本面只能解释股价的60~70%,解释股价上涨动能的50%不到,其他因素会构成股价30%以及股价上涨动能的50%甚至以上。
比如说我们今年三四月份,买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基本面情况非常好,但股价天天跌。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市场突然在三个月之后,对这个行业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这让人很难理解,因为这个行业不可能三个月之内,资本市场对它的解读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远川 :你说基本面只能解释股价上涨的50~60%,其它影响股价上涨的因素有哪些?
李文宾 :还有市场的风险偏好、政策、羊群效应等,有一些不是价值投资能够解释的因素在里面。这些因素只有经验的累积,或者有一些人特别的聪明,他对市场的理解会非常的深刻。
但是我觉得作为基金经理,最重要的是勤复盘,有些突发因素能使相同特质的股票上涨,如果又是长期关注的好公司,就能第一时间把握住。
远川 :你与外部的交流频率是怎么样的?
李文宾 :与卖方分析师交流比较紧密,他们十几个团队看一个行业,对新兴行业敏锐度更高。
与同行交流不多,因为思维会产生定势,很多时候你想听到的不一定与真实情况相符,股市赚的钱更多来自于认知比别人多的地方。
远川 :听说你调研很勤奋?
李文宾 :去年疫情之后,比较多电话会这种线上的方式,但有机会我一定会去现场看看,跟公司的主要业务领导进行深入了解。其实我更看重产业链里的人对这个公司的评价和理解,因为相对来说他们可能会更为客观。
我管钱之前是没看过食品饮料的,当时想过是不是要人云亦云地配白酒,但我没有这么做,因为我没有把这个行业中的主流公司都去摸一遍底,对这个行业周期没有理解,我去配置这个行业,心里也不是特别有底。所以我需要对行业或者公司有一个相对较长的研究和理解,才会去配。
当然这不一定是时间维度上的长,举个例子,我会集中花一段时间,比如说两三周,对公司历史上的调研纪要、卖方的观点变化,产业界的观点变化,进行集中的梳理,再去做判断和决策。
远川 :调研中会发现哪些特别信息?
李文宾 :调研制造业公司时,能从库存、食堂看出公司管理状况。中国科技企业的优势在于通过成本控制做到全球第一,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做得特别好。
远川 :投资上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或事能分享一下吗?
李文宾 :我投资体系比较杂,最开始非常信奉价值投资,现在也信,但我认为股价不完全由基本面构成,要加入对市场的理解。
2015年4月我刚管产品,一个月后迎来股灾,收益瞬间没有,最后能卖出的是某家电龙头和某锂电龙头,后面都成大牛股。我当时也很慌,问了一圈前辈,股价什么时候见底?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不理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唯一答案是,每个人对公司价值的理解不一样,在某个范围内大家愿意去卖,股价自然而然就降低了。
自此,我对A股特有的价值趋势投资有了深刻理解。所以在今年1月份没有追食品饮料,但在3月市场非常恐慌时去抄底了。
远川 :股价下跌时有没有压力?等待过程中怎么去排解这种压力?
李文宾 :有压力,需要不断挑战自己,要想明白对行业认识是否全面?会出现哪些风险点?市场有时很难逆趋势,但只要坚信买的股票有成长性,就问题不大。等待过程中也会去寻找其它股票。
{image=7}
查理·芒格说“人类并没有被赋予随时随地感知一切、了解一切的天赋。但是人类如果努力去了解、去感知,就一定能筛选机会,找到一个错位的赌注。”
李文宾显然是一个努力了解、感知市场的人。投资这件事,勤奋或许比天赋更重要。
他对新能源的跟踪可以追溯到2018年,他看军工板块7年有余,他不轻易抱团食品饮料而是深入理解才敢买入,他对消费建材又有着不同于传统的看法……
积极探索各个领域,深入基层调研公司,正是比别人认知多一点,投资收益才会高一点。
采访时,李文宾给人的感觉是一位耿直boy,有问必答,思维敏捷。他毫不避讳地说股价上涨有一部分市场因素,对于不同于其他人的观点也毫不遮掩。独立思考,对行业和市场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唯一爱好是买到好股票、帮投资者赚钱,也是非常朴实无华了。
李文宾说投研团队给了他很多支持,不难看出,万家基金是一家氛围宽松的公司,也给了李文宾“逆周期、逆市场情绪布局”的投资方式很大的发挥空间。他对公司和行业变化的把握,以及不断扩大的能力圈,团队的支持必不可少。
值得一提的是,李文宾在科创板上的投资成绩也十分亮眼(2021年上半年第一),不同的市场他都能游刃有余,这是十分难得的。
专注、热爱、勤奋,相信这位“成长黑马”能在未来给投资者们创造更高的收益。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张熠
创业板指有望再启航 融通创业板ETF正在发售中
风口上的创业板指(399006)站上了2700点,走出近4年新高。理财专家认为,ETF是投资者参与创业板投资和交易的最为便利的工具。据悉,融通创业板ETF(159808)正在火热发行中,融通创业板ETF紧密跟踪标的指数就是目前市场上表现抢眼的创业板指,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建仓完成后,融通创业板ETF投资于创业板指数成分股和备选成分股的资产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90%。0000超六成私募预期A股继续震荡 机会还是在这些人气赛道
超六成私募预期A股继续震荡,机会还是在这些人气赛道......王辉来自国内某第三方机构的最新问卷调查显示,当前超六成的私募机构认为,未来一段时间A股市场仍将维持箱体震荡。多家一线私募的最新策略认为,医疗器械、半导体、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人气赛道,是当前挖掘阿尔法收益的主要方向。超六成私募预期A股仍将震荡0000创业板50的四大核心科技赛道
创业板50指数在宽基指数中一枝独秀,由于极高的科技行业占比,成为了创业板核心资产的代表。今天我们就深入到创业板50指数所布局的四大核心科技赛道,包括医药生物、新能源、电子、互联网券商,来解析创业板50ETF的投资价值。{image=1}(1)医药生物创业板50指数在医药生物概念的合计比重高达33%,成分股细分概念包括医疗器械、疫苗、CRO、眼科、创新药、医美等医药行业的热门概念。00009只双创50ETF火拼发行:全市场认购已超130亿 华夏南方提前结募
一键布局创业板、科创板龙头的9只双创50ETF今天正式开售。9只双创ETF同步发行,如此多的基金公司如众星捧月一般,同时发跟踪同一指数的ETF,这在A股还是第一次。0000315视频|杨德龙:选择好股票 做价值投资是正道
3月15日周一,沪深两市再次下探,光伏等前期强势板块近期出现了大幅下挫,周一再次回落。上周A股市场出现探底反弹,多杀多成为这一轮市场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由于节前白马股涨幅较大累积了较多的获利盘,有一些重仓的投资者包括机构以及普通投资者,为了防止净值回撤而进行了杀跌,那这样对于短期市场的走势就形成比较大的打压。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