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所香港已获三张香港金融服务牌照 Fintech"出海"潮起
{image=1}
近日,陆金所控股旗下公司陆国际(香港)有限公司(简称“陆金所香港”)正式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复,取得第1类证券交易牌照。
结合此前已获得的香港证监会第4类证券提供意见牌照、第9类资产管理牌照,陆金所香港可正式向香港地区所有客户提供线上投资理财和财富管理服务。与此同时,陆金所控股旗下服务香港居民的线上财富管理平台“陆香港”APP预计将在8月上线。
叩开在港个人财富管理大门
根据香港当地监管要求,想要在香港地区提供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服务的金融机构,都必须持第“1、4、9”三类牌照,即第1类证券交易牌照、第4类就证券提供意见牌照和第9类提供资产管理牌照。
“此次获取牌照最重要的地方在于我们将直接在香港落地业务,上线后的陆香港APP,将引入港币投资理财产品和更多美元投资理财产品。香港本地用户,也可以跟内地投资者一样,通过陆香港APP,享受足不出户的线上投资理财服务,并获得线下难以获得的丰富产品选择与客户体验。”陆金所香港业务部负责人蔡华表示。
除此次获批的第1类牌照,陆金所香港此前已申请并获得香港证监会第4类和第9类牌照,可以提供投资建议、并向专业投资人提供资产管理服务。此次增获第1类牌照,意味着陆金所香港将可以正式开展个人“账户建立、操作交易、资产持有”等服务。
陆金所方面表示,在香港抢滩注册第“1、4、9”类牌照,布局香港财富管理市场,正是看重香港市场的重要战略意义和重大机遇,抓住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契机。
事实上,香港已然是陆金所控股国际化业务第二站。2017年,陆金所控股正式出海,旗下陆国际(新加坡)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资本市场服务牌照(CMSL)”并正式开业,之后又于2019年2月再次获批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认可市场操作者(RMO)”牌照,获准正式向新加坡本地居民提供服务。
陆金所是中国平安旗下重要的金融科技平台之一。经过9年发展,陆金所已从最初的单纯线上理财平台发展成为涵盖线上财富管理、普惠金融以及机构金融的金融科技公司,旗下拥有中国最大的线上数字化财富管理平台。2018年陆金所控股完成C轮融资,投后估值达394亿美元。
近年来,为了适应监管和市场环境,陆金所的业务因市场变化几经调整,2015年将P2P业务剥离到了平安普惠。2019年,由于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合规发展的强监管周期,陆金所配合监管“三降要求”转型,压缩网贷业务。此次在香港获得个人财富管理牌照,与其最新发展定位契合。
6月19日,中国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CEO谢永林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陆金所控股已明确“金融科技公司”战略定位,通过“信息平台+赋能平台”两大功能,实现两大目标:通过科技赋能,以2F2C方式,帮大众更好理财;以2F2B赋能中小金融机构,帮企业融资,进一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支持实体经济。
金融科技企业出海潮起
陆金所控股表示,陆金所控股一直致力用最先进的金融科技手段提升财富管理服务,把陆金所在中国的成熟技术与先进经验,推广到世界其他地区,服务更多有财富管理需求的人群。
陆金所控股此举是我国领先金融科技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一个缩影,例如:
3月24日,众安保险旗下虚拟银行众安银行(ZA Bank)正式面向全港市民提供服务。5月4日,众安保险旗下众安科技与富邦人寿保险(香港)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众安人寿获得香港保险业监管局透过快速通道授予的全数码化保险公司牌照。
6月11日,小米金融旗下的香港虚拟银行——天星银行正式开业,成为众安银行之后的第二家正式开业的香港虚拟银行。
除了积极开设分支机构,一些金融科技企业也在积极向外科技赋能。
我国金融科技企业乐于进入国际市场,主要有两点原因。众安国际总裁许炜此前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曾如是表示:
一是国际市场的科技生态环境在渐渐形成。市场调查发现,虽然各国在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上有很多不一样,但是互联网数字化趋势高度一致。在所有的市场中,互联网在整个生产经营中的比重都越来越高。
二是科技服务需求旺盛,目前海外科技服务领域处于供不应求的“需求溢出“状态。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金融机构都认为数字化是将来业务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同时,大概四分之一的公司意识到数字化不是简单地把保险放到互联网上卖,而是要具备完成端到端服务的技术和能力。
金融科技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中,亚洲市场往往将是第一站。一是地缘优势;二是亚洲市场在互联网、数字化演进方向上和中国在过去10年内积累的经验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券商中国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技术在我国金融行业的快速应用,近年来,我国的金融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部分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今年以来的疫情导致线下展业受阻,线上优势进一步凸显,金融科技更加受到海外金融机构的重视和认可。
责任编辑:张海营
更多内容:www.zz5.net
公募基金2020年四季报回顾:持股更集中 继续加仓港股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金点睛公募基金2020年四季报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面:1)港股在公募配置中的占比提升,去年四季度明显加仓。主动偏股型基金的港股配置比例从去年三季度的6.1%提升至8.2%。2)机构头部化效应延续。前十大基金管理公司持股市值占全部公募基金市值的比例,从三季度的48%继续上升至49%,头部效应愈发明显。0000蚂蚁连夜开会:上市24小时生变后 暂缓上市至少半年?
{image=1}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晓北京报道11月3日晚间,蚂蚁集团一路顺畅的A+H两地IPO被突然按下暂停键。有媒体报道显示,蚂蚁集团昨晚紧急召开会议。蚂蚁董事长井贤栋组织召开,会议上传出消息称,保守估计蚂蚁重新上市的时间要被推迟半年左右。截止记者发稿,蚂蚁官方对此消息暂无回应。0000广汽集团涨逾5% 传广汽新能源埃安品牌将独立运营
近日市场传闻,广汽新能源将以埃安(Aion)为品牌进行独立运作,后续可能会寻求科创板上市。10月18日,广汽新能源注册资本由7.83亿元增加到14.19亿元,增幅达81.28%,属于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对此,广汽新能源方面表示,增资属于股东方的正常增资行为,将用于后续新技术以及新产品的持续开发。至于是否要将埃安系列打造成独立品牌,广汽新能源方面则表示具体细节将于11月新能源汽车品牌之夜发布。0000中信股份跌超5% 遭花旗下调目标价至6.6港元
花旗发表报告指,下调中信股份目标价,由7.8元降至6.6元,评级维持“中性”,相信集团近期缺乏正面催化剂,而且其股份交易量相对较低,指数调整对股价会造成长期负面影响。该行又下调集团今年至2022年盈利预测7%至9%,以反映对中信银行(00998)盈利的最新预测。中信股份跌5.34%,报5.85港元,成交额2.09亿港元。责任编辑:卢昱君0000收评:港股恒指跌0.01% 教育、港口股强势“恒大系”全线下跌
6月10日消息,美股周三小幅收跌。美国明日将公布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前的最后一批重磅经济数据,此前市场情绪谨慎。今日港股恒指高开0.17%,今日港股高开低走,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0.01%,报28738.88点;国企指数涨0.11%,红筹指数跌0.17%。教育板块强势,新东方涨超19%,天立教育涨超3%,卓越教育集团涨近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