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5755

A股五大险企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降36%,寿险仍未见拐点

第一财经2021-10-31 22:05:510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如果单看第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表现,五大A股上市险企无一例外地呈现同比下降的态势。

A股五大上市险企的三季报仍一片惨淡。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五大A股上市险企三季报发现,尽管它们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大多同比呈上升态势,但第三季度单季均呈现净利润下降态势,平均降幅达35.96%,其中有两家上市险企降幅超过50%。

造成各家上市险企第三季度净利润普降的原因各不相同,投资业绩不佳、变更准备金折现率假设、赔付支出增加是主要因素。

同时,虽然三季报各家上市险企披露的数据相对于半年报而言并不全面,但从部分险企披露的人力队伍和新业务价值同比下降的数据中可以勾勒出,寿险仍未见拐点,业绩继续承压。

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降超三成

前三季度五大A股上市险企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855.55亿元。从个体来说,其中四家上市险企均呈现同比上升的趋势,但由于受到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同比下降20.8%的拖累,1855.55亿元的归母净利润总数较去年同期呈现7.04%的降幅。

事实上,如果单看第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表现,五大A股上市险企无一例外地呈现同比下降的态势。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五大上市险企第三季度的单季净利润合计为418.4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53.31亿元下降幅度达到35.96%。五家上市险企中,中国人寿(601628.SH;02628.HK)、新华保险(601336.SH;01336.HK)的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跌幅最大,均超过50%;中国人保(601319.SH;01339.HK)和中国平安降幅均超过30%;相对而言,中国太保(601601.SH;02601.HK)表现最好,仅微跌0.5%。

{image=1}

来源:第一财经根据三季报梳理

根据各家险企的披露,造成上市险企三季度净利润普跌的原因不尽相同。

中国平安无论是第三季度单季还是前三季度累计的净利润均呈现下降态势,其共同的主要原因就是被投资所累。中国平安表示,2021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0.8%,主要受公司对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等调整的影响。而2021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31.2%,主要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

其投资收益率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三季报显示,中国平安前三季度的总投资收益率和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7%及4.2%,这两个数字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5个和0.3个百分点,尤其是总投资收益率的大幅下降对其净利润的影响尤为显著。

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则均将三季度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更新所带来的影响。中信建投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年初的3.1429%震荡下行至2.8776%,下滑26.5个基点。受此影响,上述两家上市险企因为变更折现率假设造成准备金计提的增加,分别减少231.18亿元及88.47亿元的税前利润。

中国太保也因为上述原因增加了79.81亿元的准备金计提,但相对而言,其第三季度净利润仅同比微降0.5%,原因为何?第一财经比较发现,中国太保由于折现率假设造成的准备金增加在利润总额中占比为29.27%,而中国人寿及新华保险这一比例分别为45.52%及67.74%。

不过,多名券商分析师表示,长端利率在短期内下行空间有限,且已在8月低点开启筑底回暖,预计未来这几家上市险企的净利润也将随着长端利率的企稳回升得以释放。

中国人保则将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下降归结为赔付支出、提取准备金同比增长等多种原因。其中前者或与车险综合改革、灾害天气等叠加因素有关。

寿险拐点未至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型努力之后,这几家寿险业的“龙头”企业改革成果如何?起码从三季报上仍未见总体拐点的到来。

从新业务价值来看,仅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披露了前三季度的变动情况。数据显示,上述两家公司新业务价值分别下降了17.8%及19.6%。其中,中国平安17.8%的新业务价值的同比降幅较中报时期的11.7%进一步下降了6.1个百分点;而中国人寿19.6%的降幅则与中报时的19%相若。

中国平安表示,这主要因为公司坚持高质量的人力发展,推动队伍结构优化,代理人数量下滑对新业务价值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中国平安的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数量为70.62万人,较去年底的102.38万人已缩减了31.76万人,缩减规模接近三分之一。同样,中国人寿三季度末的个险销售人力为98万人,较三个月前的2021年中的115万人规模又减少了17万人。

其他几家上市险企尽管未披露三季度末的人力情况,但从它们对营销员队伍的转型表述,可以看到目前调整期还未过去。从它们的代理人队伍重塑思路来看,大致都沿袭着先清虚,压实队伍规模,从过去的“人海战术”转向注重有效人力以及人均产能指标,并进行代理人队伍的进一步精细化管理,夯实队伍高质量的发展。

“目前营销员渠道改革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这一方面是保险公司主动清虚,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消费者对于过去整体营销员队伍的服务质量‘用脚投票’从而倒逼行业改革。尽管改革势在必行,但高质量的队伍增员仍是一大挑战。譬如最近我们会去看的‘双减’之下受到影响的培训行业,他们的沟通能力、素质普遍不错,但其实最后愿意加入保险业的人员并不多。”一名寿险公司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代理人队伍的下降也成为上市险企新单保费疲软的一大因素。除了中国太保前三季度代理人渠道的新单保费呈现3.6%的涨幅,其他几家上市险企各自的主要新单保费指标纵向相比均呈现出下降的态势。

国泰君安认为,寿险新单承压一是因为传统上三季度主要销售高价值重疾类保单,但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居民保险消费意愿下降,行业供需不匹配;二是渠道转型过程中,代理人队伍大幅缩减,新单复苏进程放缓。

保险业今年的惨淡业绩直接体现在了保险股今年的走势上。Wind资讯显示,保险板块年初至今的降幅为37.51%,是A股所有板块中跌幅最大的行业。

多家券商分析师均认为,行业负债端压力短期内仍将延续,预计今年寿险新业务价值将继续承压,行业整体修复仍需时日,而从个体来看拐点何时显现则取决于各家的改革成效。

东吴证券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考虑疫情反复对作为可选消费品的保险的需求压制、普惠保险快速普及对商业保险的替代与挤出、险企渠道转型与代理人升级进程缓慢、产品供给结构性问题待解等因素,短期内保费尚未显现边际改善迹象。但长期来看,伴随渠道改革进行、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寿险行业面临深刻重构:险企医养生态的逐步形成配合康养需求的日益旺盛,驱动行业走向发展与增长的良性循环,有望推动行业资产、负债两端的趋势性改善。目前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预计行业最差的时点即将过去,中长期配置价值仍可被看好。

责任编辑:冯体炜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