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自主高歌猛进电动智能加速 重点推荐个股一览
来源:中信证券研究 文丨袁健聪 尹欣驰 李景涛 李鹞 吴威辰
滕冠兴 李子俊 柯迈 联系人:王诗宸
2021广州车展众多具备爆款潜质的电动智能车型集中亮相,自主OEM在电动智能时代的品牌力提升,众多行业抢先的智能电动科技卖点成为车展的焦点。合资品牌加速电动化转型,推陈出新但普遍仍缺乏创意。车展优质车型持续投放明确行业未来的智能电动大趋势持续加速,同时推动电动化、智能化景气向上。建议重点关注比亚迪、长城、吉利、小鹏、广汽等自主周期向上的OEM,供应链建议继续把握电动化、智能化的优质标的,如CATL产业链、特斯拉产业链。
▍自主品牌:集体上攻高端,军备竞赛进入白热化,混动明年有望爆发。
自主品牌电动车方面,智能充实高端车内涵。本次广州车展,长城、广汽、上汽、长安、东风携高端车型亮相,电动化配置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新车型中500km以上续航已成为标配,广汽埃安的Aion LX Plus甚至推出1000km以上的纯电续航里程的新车。快充、加速度等三电性能也继续进化,预计明年800V+SiC将成为行业内新热点,扁线电机等将继续加速推广。智能化配置上,高阶智能座舱、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AR HUD、线控底盘、主动空气悬挂等智能化配置开始大面积上车,助力品牌力持续向上。各自主品牌的品牌向上战略持续推进,除了继续在高端SUV和高端轿车发布外,新能源MPV车型开始推出。
此外,自主品牌燃油车进行混合动力升级趋势明显,如长城WEY品牌拿铁DHT、吉利星越L混动版和广汽传祺第二代GS8,预计哈弗神兽、长安UNI-V也将在未来推出混合动力版本;新车“个性化”设计和定位趋势明确,预计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将从“成本控制”,向产品精准定位转移,汽车的消费品属性将愈来愈明显。
▍造车新势力:产品矩阵拓张,创新技术加码。
小鹏汽车(G9)、合众汽车(哪咤S)纷纷加码新车型,高合汽车等企业新进入局,新势力在多元产品的新赛道上寻求突破。小鹏汽车携G9(预计定价为35-40万)亮相车展,并且将于明年在行业内首搭SiC+800V充电技术,实现超充5min补能200km的能力,解决消费者充电焦虑。哪吒汽车携哪吒S亮相车展,纯电续航里程超过800km,在部分道路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完善全产品矩阵领域,意味着造车新势力已经过最初的创业期,在未来才有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合资/海外品牌:电动化转型加速,新车型陆续投放。
海外品牌相比自主品牌略显逊色,首发的重磅电动车型相对有限,但部分全新电动平台的新车仍能体现出其电动化转型加速的战略,例如:宝马发布搭载第五代BMW eDrive电驱系统的宝马iX;通用发布基于Ultium电动平台打造+搭载Super Cruise超级智能驾驶的Lyriq车型,颜值引起行业广泛关注。此外,奔驰、奥迪、沃尔沃、丰田、本田、斯巴鲁也纷纷发布其最新量产SUV车型。越来越多合资/海外品牌的入局进一步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提供优质车型,打开空间,同时新能源汽车也进一步得到认可,助力电动产业链发展。
▍汽车的属性变化:从2B制造业属性,向2C消费品属性。
汽车工业发展百余年来,不变的是车企用更低的成本,带来更好的产品;但在过去几十年间,汽车行业的技术演变相对缓慢,用户评价汽车好坏的维度单一,整车公司更多体现出2B的制造业属性,成本控制和规模优势是这个阶段的核心驱动力,与之对应的是车企估值趋于同质化。
2020年以来,随着消费群体变化和观念转变,特别是自主品牌汽车开始更多展现出“消费品”的属性,差异化的、针对性满足不同需求和不同情感寄托的车型出现。人们在社交网络上除了晒美食、潮玩,也开始晒车、晒与之相关的生活,并且以此来“彰显”自己的个性与生活理念。车企的能力不再停留于生产制造,而是直接触及C端、理解用户需求,并且进行有效的运营和反馈收集。我们认为,汽车行业的消费品属性增强有助于不同车企的品牌定位产生差异化,进一步维持估值的分化。
▍风险因素:
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智能化技术进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投资逻辑:
具备板块潜力的优质电动智能化车型持续投放,行业向上趋势明确,预计 2022年将依然是新能源汽车景气大年,中国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增至480万辆。自主OEM在电动智能时代的品牌力提升,众多行业抢先的智能电动科技卖点成为2021年广州车展的焦点。合资品牌加速电动化转型,推陈出新但普遍仍缺乏创意。车展优质新能源车型的持续投放明确行业未来的智能电动大趋势持续加速,同时推动电动化、智能化景气向上。建议重点关注比亚迪、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小鹏汽车、广汽集团等自主周期向上的OEM,供应链建议继续把握:
1)三电产业链优质标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德方纳米、中伟股份、璞泰来、杉杉股份、紫江企业、精达股份、卧龙电驱、三花智控、银轮股份等,建议关注隔膜环节头部企业;
2)智能化产业链:华阳集团、中科创达、德赛西威、保隆科技、伯特利、耐世特、中鼎股份、星宇股份;
3)汽车轻量化赛道:文灿股份、拓普集团、旭升股份、爱柯迪、敏实集团。
责任编辑:张海营
信德集团回购110万股 涉资264.27万元
信德集团(00242.HK)公布,于2021年06月15日回购110万股,每股回购价介乎2.39港元至2.42港元,涉资264.27万元。本年内至今为止(自普通决议案通过以来)累计购回证券数目为110万股,占于普通决议案通过时已发行股份数目的0.036%。责任编辑:李双双0000区块链概念股走高:美图公司涨超14% 上周五耗资4000万买币
港股区块链板块大涨,火币科技涨近15%,美图公司暴涨14%,欧科云链涨超13%,雄岸科技涨超11%。美图公司(01357)公布,集团于2021年3月5日在公开市场交易中购买了15,000单位的以太币和379.12单位的比特币,这两种加密货币的总对价分别约为2,210万美元和1,790万美元。责任编辑:张海营0000复星国际回购250万股 涉资2428.13万元
复星国际(00656-HK)公布,于2020年11月04日回购250万股,每股回购价介乎9.61港元至9.75港元,涉资2428.13万元。本年内至今为止(自普通决议案通过以来)累计购回证券数目为5766.95万股,占于普通决议案通过时已发行股份数目的0.68%。责任编辑:李双双0000中芯国际涨逾5% 半导体产业基本面向好
据媒体报道,半导体产业基本面在节节攀升,中芯国际近日上调第三季度业绩指引,将第三季度的收入环比增长由原先的1%至3%上调为14%至16%,毛利率由原先的19%至21%上调为23%至25%。据悉,今年三季度末起,设计公司开始大量下单,晶圆厂产能开始紧俏。某封装大厂相关人员表示,从现有订单看,他们厂产能会持续紧张到明年上半年。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