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金合信基金2022年度投资策略会主题赛道专场举行 曹春林:看好锂电池和汽车智能化投资机会
创金合信基金2022年投资策略会之主题赛道专场,于1月7日下午1点到2点30分举行,创金合信基金权益投研总部执行总监黄弢携手包括创金合信新能源汽车基金经理曹春林在内的九位行业主题基金经理,回顾2021年A股景气赛道、相对低迷的赛道和港股的市场表现及背后的原因,讨论2022年度行业层面可能的变化,相关的投资机会和风险在哪里?
2022年1月7日下午1点到2点30分,创金合信基金2022年投资策略会主题赛道专场举行,图为创金合信新能源汽车基金经理曹春林。
2021新能源车基本面超预期带动股价上涨
回顾2021年的新能源车板块,曹春林表示新能源车相关的股票涨幅较大,不过行业基本面比股票的表现更好,更超预期。2020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是136万辆,2021年初市场预期全年销量为220-230万辆,目前较为确定的是销量会达到340万辆以上,超预期的幅度很大。他强调,2021年新能源车相关个股涨幅较多,不是资金抱团造成的,新能源产业链的估值处于被压缩的状态,而是业绩超预期带来的。
曹春林分析了行业基本面超预期的两方面原因,一是技术进步比预期的快。电池的技术进步超预期,2021年电池顶住了上游成本上涨的巨大压力。依靠技术进步与市场规模的扩大,电池消化了成本方面的压力。此外,纯电平台的车型开始大幅放量,不仅体现在设计上的优势,同时成本上带来较大幅度的下降。二是智能化与电动化相辅相成,提升了消费者的体验感和接受度。
2021年新能源车行业还有一个较为显著的特点,较为严重的供需错配。曹春林表示,需求超预期导致产能释放跟不上,锂电各环节很多龙头公司的产能没有释放出来,出现了普涨的行情,尾部企业的景气度也非常高,业绩弹性更大,涨幅反而比龙头企业更大,这一点不太正常。
2022年新能源车延续高景气 但行业内部分化加大
展望2022年,曹春林认为新能源车行业景气度仍较高。对于市场存在争议的估值问题,他以2021年涨幅比较大的锂电池产业链为例,认为锂电池环节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速很快,因而能化解高估值。他分析,未来2-3年锂电池环节还是众多成长性行业中业绩增速较快的,尽管可能会比2021年慢一点,在行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2022年锂电池环节相关公司的估值已降至较为合理的水平,在所有成长性高的行业里处于相对偏低的位置。
投资机会方面,新能源汽车中锂电池还将是很具有投资价值的环节,因为除了汽车外,还会有快速发展的储能为其锦上添花。但预计2022年锂电池、相关材料的紧缺会在下半年缓解,内部分化加大,所以更看好产品价格没有特别大波动、靠量增长的龙头企业的投资机会。
曹春林认为另一个好的投资方向可能是汽车智能化环节。新能源汽车行业空间很大,可以容纳下很多的细分机会,预计未来很多新的技术会在新能源汽车上落地。他表示智能化与电动化相辅相成,目前智能化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起点,爆发的前期,虽然体量和业绩兑现度还无法与锂电池相提并论,但其爆发力度会远强于锂电池。因考虑到智能化可能还处于偏早期、偏主题,投资逻辑会与锂电池有一定的不同,他认为需要更深入了解产业的发展趋势,紧密跟踪销量层面的兑现程度。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常靖蕾
太疯狂!2020基金彻底炸了最牛暴赚163% 罕见一人包揽前四
来源:中国基金报距离2021年越来越近了,公募基金的年终争霸之战也接近尾声。基金君又来关心战局了!截至12月25日,从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排序看,农银汇理赵诣管理的四只基金暂列冠亚季军和第四名,最牛者收益已超过163%,拥有非常明显的领先优势,基本提前锁定胜局,大概率能重演2019年一人独揽“前三名”之画面。0000视频|中欧瑞博吴伟志:有些行业牛市走完只剩熊市 野百合也有春天
{video=1}近期,中欧瑞博董事长吴伟志分享:敬畏市场如何像兔子一样投资?他表示,对下半年,市场不会有太明显的趋势,向上的趋势不大,向下也没有什么趋势。有些行业和公司已经走完牛市了,走完牛市接下来只能走熊市。当下的市场是处于夏季,夏季的特点就是一花一世界。漫山遍野的花,在一轮春夏秋冬循环之中,总有开的时候,有开的机会,所以我们说野百合也有春天。以下是摘录:0000中欧基金:风格切换下,机构重仓股延续下跌态势
【事件】今日前期机构重仓股票延续大幅下跌态势,市场避险情绪浓厚,仅公用事业板块小幅飘红,最终今日创业板指下跌4.98%,沪深300指数下跌3.47%,休闲服务、国防军工和电气设备板块跌幅居前。【原因分析】0000超12亿 基金公司和明星基金经理大举自购来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曹雯璟春节后市场震荡加剧,在投资者对市场越发担忧之时,多家基金公司开启自购模式,彰显对市场的信心。5月以来,已有汇丰晋信、华安、鹏华等多家基金公司及旗下基金经理大举自购。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