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多名高管人事变动: 政界出身的葛长伟提名执行董事 吴顺虎接棒首席风险官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翁榕涛 广州报道
1月11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000776.SZ,简称“广发证券”)获悉,继去年7月高层大换血后,新年伊始之际,广发证券再次有多名高管人事变动。
公告显示,广发基金党委书记葛长伟获提名为第十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候选人;首席风险官孔维成辞职,原公司合规与法律事务部总经理吴顺虎接任;原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总经理崔舟航升任为人力资源总监(高级管理人员)。
据了解,葛长伟长期在安徽、重庆、广东等政府体系内任职,具有丰富的政府背景,在调往广发基金之前曾担任广东发改委主任一职,而此次变动,也意味着葛长伟正式加入公司总部高层队伍。
半年内多次高层人事变动
从政坛跨界到金融机构,葛长伟成为地方政府官员转型出任金融机构高管的典型之一。
资料显示,葛长伟1965年7月出生,1985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后在安徽省人大财经委、省财政厅、省政府办公厅多个政府部门任职,2000年10月至2001年11月任中国神华集团运销公司总经理助理兼销售部经理,2001年至2006年曾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办公厅担任秘书职位,2006年1月至2007年11月任重庆市委副秘书长。
2007年12月后正式进入广东政坛,先后担任广东省委副秘书长、清远市委书记、广东省发改委主任等职务。2021年5月26日,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免去葛长伟的广东发改委主任职务。随后,葛长伟在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一职上过渡,2021年6月调任广发基金党委书记。
多年以来,广发证券的高管团队都较为稳定。而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广发证券自康美案后重振旗鼓的“高管换届之年”,从去年7月原广发基金总经理林传辉接任广发证券董事长一职后,广发证券总部、广发香港、广发资管以及广发基金均有高层人事变动。
受康美药业风险事件影响,广发证券连续两年被评级为BBB级,广发证券高度重视风险控制,2021年公司分类评级终于重回行业AA评级,首席风控官的重要性日益明显。
本次辞任首席风险官的孔维成,原本是在去年7月的人事大变动中被宣布履职的,但任职时间却不到半年。而梳理孔维成的简历可以发现,其1974年出生,自2000年从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硕士毕业后,在广发证券任职超20年,此次辞任后仍担任广发证券资产管理(广东)有限公司董事职务。
接替首席风险官一职的为吴顺虎,1969年出生,早年在监管部门工作多年,曾任中国证监会风险处置办公室主任科员、中国证监会上海专员办调研员等职务,2011年后进入证券行业,曾任中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兼资产管理部总经理,中新汇金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法定代表人等职务,2018年6月起任广发证券资产管理(广东)有限公司首席风险官、合规负责人。
除了上述60后、70后,广发证券也大力提拔80后。此次被宣布履职人力资源总监的崔舟航,出生于1984年,2009年同时取得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香港大学金融硕士两个学位,毕业后曾在花旗银行工作三年,2012年加入广发证券风险管理部,历任部门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广发香港首席风险官等职务。
纵观广发证券半年来多轮人事变动,主要是从公司内部或控股子公司提拔居多,但也渐渐出现一些高管从外部“空降”。
比如,2021年12月底,广发证券控股子公司广发香港采用市场化外聘的方式,原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证券投资部主任刘中元正式接棒原董事长林传辉,出任广发香港董事长;原国信证券(香港)副行政总裁熊力颋,接替广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出任CEO。
总体而言,广发证券新管理团队以 70 后为主,覆盖 60、 70、80 后,利于公司人才梯队建设,多数高管来自于内部提拔,好处是对于公司文化和长期战略的理解与认同感深刻,而逐渐出现“空降”高管,甚至有政府官员跨界,也显示出其高管背景越加多元化。
去年三季度投行、自营业务收入负增长
2021年三季报显示,广发证券前三季度实现总营收268.71亿元,同比增25.49%,实现归母净利润86.41亿元,同比增6.15%。前三季度,实现资产管理及基金管理业务净收入73.51亿元,同比大增56.25%,占营收比重近三成,已经成为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而经纪业务、信用业务均录得20%的增长,仅有自营业务、投行业务同比分别下降19%、42%。
作为广发证券的控股子公司,广发基金的盈利能力较为突出。截至2021年半年报,广发证券持有广发基金54.53%的股权。年报数据显示,广发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合计 10650.80 亿元,较 2020 年末上升39.51%;期内录得净利润为 12.72 亿元,同比增加 39.78%,主要是基金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增加。
记者观察到,广发证券投行、自营业务仍有待提高。去年前三季度,广发证券投资收益为59.37亿元,同比增速为9%。但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仅7636万元,同比减少超11亿元,最终自营业务实现净收入50.75亿元,同比下滑19.11%。
投行业务方面,去年前三季度录得净收入为3.43亿元,同比大降四成。目前,广发证券保荐业务与债券承销业务均得以重启,但仍需时间恢复。
其中,股权融资业务方面,广发证券称,2021年上半年已有序开展股权融资业务,但是无已完成的股权融资项目。而2019年、2020年完成IPO主承销金额分别为89.6亿元、43.94亿元。
债券融资业务方面,2021 年上半年,受公司债券承销业务有关文件暂不受理的行政监管措施限制,公司相关债务融资发行承销项目和主承销金额大幅减少。报告期内,公司主承销发行债券13期,主承销金额 49.02 亿元。而2019年、2020年债券主承销金额分别为1359.29亿元、734.9亿元。
责任编辑:冯体炜
周末炸雷:9.4万股民躺枪 凯乐科技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编辑毕陆名真是雪上加霜!8月15日晚间,凯乐科技(维权)(600260,SH)发布公告称,公司目前已触及“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且预计在3个月内不能恢复正常”的情形,公司股票交易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8月16日停牌一天,8月17日复牌恢复交易,并实施其他风险警示。0000泸州老窖总经理:现阶段是熬的过程 超越茅台五粮液只有两种情况
来源:e公司官微6月30日,泸州老窖(000568)正式召开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董事长刘淼、总经理林锋、董秘王洪波等上市公司高管团队悉数到场。疫情之下,仍有数十位投资者和券商研究员赶赴现场,为的就是能抓住这难得的机会与泸州老窖高管层进行面对面交流。从经营业绩来看,2019年,泸州老窖完成营收158.17亿元,同比增长21.15%;实现净利润46.42亿元,同比增长33.17%。0000套路又来了:N熊猫上市首日最高翻了7倍 是谁在炒作
套路又来了!N熊猫上市首日最高翻了7倍,是谁在炒作来源:财联社财联社(上海,研究员马登科)讯,节后市场火了2天后便颓势尽显,近日市场连续调整,主线题材都处于退潮期,注册制新股上市首日赚钱效应却嗨了,昨日金龙鱼尾盘市值飙升千亿,今日市场套路再现,3只注册制新股上市,熊猫乳品尾盘市值暴增50%,此外上海凯鑫、泛亚微透股价也出现大幅拉升。盘后龙虎榜显示,游资大买,“散户大本营”也现身其中。0000稀土价格稳中有进 分析师:持续关注板块走势
今日直播:建信吴尚伟、安信苏铖:聚焦国内大循环,掘金食品饮料投资下半场招商基金王景、马龙:股市震荡,绝对收益策略带您乘风破浪易方达石安奇、国信燕翔:乘风破浪的科创兴证全球基金黄鼎钧:紧追热点,你跑赢大多数人了吗?掘金大消费|广发汽车张乐(金麒麟分析师):相信均值回归的力量掘金大消费|中信建投余海坤(金麒麟分析师):传统车风险出尽电动智能加速变革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