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5256

怎样在一年内亏掉40%? 这个基金给股民们提了个“醒”!

市场资讯2022-01-12 22:54:360

来源:资本深潜号

作者 | 陈嘉懿

编辑 | 袁畅

过去一年是A股的分化大年,但主动偏股基金的收益差距拉到如此之大,实在出人意料。

根据choice截至1月12日的晚间的净值统计,过去一年的主动权益投资基金中,第一名收益为82.48%,而最后一名的亏损超40%。

行业冠军和排名靠后者,收益差距超过120%,已经很惊人了。

但这样的业绩究竟是怎么造成的,研究一下,或许对许多投资者有镜鉴作用。

01

主动基金跌超40%?

choice数据显示,剔除指数产品,过去一年竟然有几只主动偏股基金的收益也出现大幅下跌。

跌幅相对靠前的包括方正富邦创新动力(近一年跌幅超过40%,截至1月11日净值,下同);泰达宏利领先,汇添富香港混合(QDII)等。

其中,方正富邦创新动力在2021年的4个季度表现中,有3个季度在同类后1/4(根据天天天基金统计)。

此外,中期的基金业绩也不是太理想(下图)。

02

反复“变阵”反复“吃跌”

那么这样的业绩回撤是怎么发生的呢?

从目前看或许与组合的仓促变化,但业绩表现没有奏效有关。

具体看,整个2021年,创新动力这只基金的组合,似乎在不断跟着市场热点调整,但调整后效果并不太理想。

比如2021年初(根据上年末四季报),该基金的主要持仓比较偏重白酒股以及部分“茅指数”成分股上,这类持仓在春节后的茅股大跌中,应该比较“受伤”。

2021年1季末,该基金增加银行股、港股软件股,家电股及部分医药股,而它坚持持有的顺丰,依旧在年初出现了业绩和股价的双杀。

2021年2季末,该基金十大重仓股出现大幅换仓,只有3只重仓股与1季报相同。新的重仓股中开始新出现了电力设备、非银金融、有色金属、钢铁等行业个股。一些军工股、快递股则淡出。

但随之而来的三季度,是该基金净值又一次明显回落,并拉下差距的季度。

到了3季末,该基金再一次动手大幅换仓,十大重仓股更换九只。整个组合聚焦于电力设备、电子、石油石化、汽车、公用事业、有色金属等行业个股。简单来说,就是新能源方向。

而结果是,该基金四季度的业绩依然不振。

总结下来,连番变阵后,2021年连续四个季度的业绩都在同类基金的后1/2,其中有三个季度再同类基金的后1/4。

03

一年内人员也在变更

或许是早有的安排,或许也是对于投资业绩的一个反映,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创新动力这个基金连续发生过多次基金经理变更。

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中旬,该基金由李长桥、吴昊共同管理。

2021年11月19日至2021年12月末,吴昊单独管理该基金。

而2021年12月30日至今,该基金由李昕悦接手。

而在去年末更换基金经理后,新上任的李昕悦,目前还未能力挽狂澜。今年开年以来该基金的跌幅超过11%。

从目前看,该基金过去一年跌幅超过沪深300指数,超过上证指数,也超过了几乎所有A股方向的宽基和行业指数。

这或许表明,经常的变更投资阵型,可能并没有给投资组合带来特别的好处。

04

类似情况绝非孤例

类似“反复变阵、反复吃跌”的情况,在过去一年的主动偏股基金中不止一例,甚至还包括一些量化产品。

比如,2022年开年以来跌幅较大的安享量化基金,虽然回撤不是特别靠前,也有类似情况。

该基金2021年1季报主要持有文具、家用电器、医药生物、白酒、建筑材料、免税和银行等行业个股。

到了2季报,汽车股、电力设备股、电子股开始渗透进十大重仓股。

到了3季报,则是满眼的电力设备股,整个10大重仓股中足足有9只电力设备股,其中8只属于光伏设备,还有1只是电网设备,已经全面转向了新能源方向。

而接下来的情况,则是新能源品种在开年的快速下调,该基金随之出现了开年以来超过15%的跌幅。

05

多给点时间,多些坚持

上述基金的操作固然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瑕疵”,但是从历史经验上看,可能急着调整人员、或者强制基金经理调整组合,并不是特别优的选择。

历史上看,一只基金反复做行业和风格资产“轮动”,固然有机会每个季度都获得优秀的业绩回报,但也确实带来了多个季度都连续踩中“下跌”的可能。

坚持单一风格和类型的基金固然业绩无法充分灵活表现,但至少很难出现反复“打脸”的情况,往往投资逻辑前后更加一致。

同样,在某只基金管理上“出现失误”的基金经理,带着刻骨铭心的教训,只要不心理失衡,后续往往能够有所启发,奋发图强。而仓促的变化管理人,由新的管理人带来的磨合成本和时间,并不一定能够带来业绩的迅速起飞。

从这个角度看,太急于“追回”业绩,也是一个值得记取的镜鉴。

本期责任编辑 倪静

责任编辑:冯体炜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