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7225

公司自购的基金更靠谱?这份作业不好抄

界面2022-01-13 20:01:340

记者 | 杜薇

年初以来,新能源、光伏等赛道持续调整,纵然有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的名声加持下,新基发行依然较冷。

为了提振投资者信心,不少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开始“自掏腰包”购买旗下产品,一时间自购潮涌起。例如,1月11日,南方基金发布公告称,南方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联接基金宣布成立,首募规模为7亿元,其中南方基金运用固有资金认购达到2亿元,占比28.62%,成为开年以来自购较大的一笔。

同时,不少明星基金经理也力挺新基发行,表示愿意与广大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例如,1月4日,李晓星、张萍联合掌舵的银华心兴三年持有开启发行,两位拟任基金经理分别出资认购200万元、100万元跟投新作。

1月10日发行的两只新基也迎来了拟任基金经理的自购,其中上投摩根投资总监杜猛出资500万元力挺新作;中邮基金国晓雯承诺将自购新基300万元,与基民共进退,中邮基金的高管也将出资300万元支持公司新基。

汇添富吴振翔、汇丰晋信陆彬及公司研究团队也纷纷出资100万元、600万元认购新年首发产品。此外,信达澳银基金近期也宣布使用公司固有资金500万元认购冯明远新作。

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拿出真金白银为自家产品背书,不仅体现了与基民利益深度捆绑的诚恳态度,有助于提升投资者购买意愿,稳定市场情绪;也是不少基金经理自有资金投资的重要方式。

但是,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自购的基金就一定能赚钱吗?这份作业可以随便抄吗?

据wind数据统计,在2021年基金公司自购的400多只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中,截至1月12日,自购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0.19%。以下为自购行为至今收益前十的基金。

排在榜首的是创金合信数字经济主题,该只基金成立于2021年1月20日,由曹春林、王浩冰一同管理。成立时公司出资1000万元自购,截至去年三季度该只基金规模为2亿元,成立以来回报为63.77%。

长江新能源产业、中庚价值品质、国泰中证环保产业50ETF、东财中证有色金属指数增强等多只基金收益也表现明显,区间收益均超40%,其中国泰这只ETF甚至自购金额高达4900万。

不过,整体来看,2021年基金公司自购的基金中,有近一半的基金自购以来收益仍为负值,其中亏损最多的为招商盛洋3个月定开。

据公告显示,该只基金成立于2021年2月,首募规模为10.1亿元,基金经理为付斌。截至去年三季度基金规模为8.28亿元,成立以来回报为-24.99%。截至1月12日,净值已跌至0.75元。

整体来看,收益较差的基金多集中在港股、医疗等主题。如国泰中证医疗ETF联接、创金合信港股通成长等多只基金自购以来收益跌幅均超20%。

不同于以上几只基金在募集期时公司选择自购。光大资管则在行情低迷之时选择“逆市抄底”自家产品。2021年7月,公司宣布出资1000万元申购光大阳光香港精选人民币。由于成立时高位建仓,彼时该只产品总回报为-5.99%。后期受行情影响,该只基金自购以来回报仍为-19.53%。

此外,不少明星基金经理自购的基金收益表现也不甚理想。

2021年2月成立的鹏华品质优选,发行时基金经理袁航便出资100万元自购,首募规模为76.72亿元。不过该只基金成立之后,净值便一路下滑,跌破发行价。截至1月12日,该只产品净值为0.89元,成立以来回报为-10.74%。

去年5月基金经理袁航表示愿意与投资者风险共担,再次出资100万元自购。不过面对一路下滑的净值,基民似乎并不买账。去年二季度末,该只基金净赎回份额达4.15亿份,三季度规模继续缩减,被净赎回了近9亿份。

同时,郑泽鸿、王海涛、胡昕炜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自购基金成立以来回报也均为负值。显然,自购基金也不一定意味着就能赚钱,回报优势也有待时间检验。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张熠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