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8488

巴适!一个月吃掉超8吨!这个网红城市,猪小肠吃出大生意!

央视网2022-02-14 22:55:240

来源:央视财经

每逢春节,香肠都是很多地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美味,早在1000多年前,北魏著名的农学专著《齐民要术》里就介绍过一种“灌肠法”,做法跟今天咱们吃到的香肠大同小异。在川渝地区,入冬以后“灌香肠”更是流传至今的民俗。

川味小香肠 撑起大产业

成都,一座以美食和安逸而著称的城市,天府之国的富饶物产,并没让吃货们轻易抛弃任何部位,就连猪肠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image=1}

百余年来,遍布大街小巷的肥肠粉店、冒菜店、火锅店都往往将其列为必备菜品。

{image=2}

处理干净的大肠用来熬制汤料,而小肠,挽上一个结,形似瓜皮帽顶上的帽结,因而被成都人称为“帽节子”,后又简化为“冒节子”,因其爽脆弹牙、一口爆浆,成都人一个月吃掉的冒节子不少于8吨。

{image=3}

新开寺街是一条在几百米外就能循着气味找到的街道,在这条不足三百米的街道上,分布着十几家售卖香肠腊肉的店铺,每逢腊月,这里便是各家争相展示作品、招揽生意的竞技场。

{image=4}

灌好的香肠油光红润地挂在门杆上,或放在桌架上,经过两周左右的日光晾晒或是自然风干后,就能得到时间孕育出的年味。随意剪下两节已经晾好的香肠蒸熟,是成都人吃不厌的美味。

集中熏香肠 四川搞起产业化

在大多数老四川人的印象里,正宗的川味香肠,还必须加上“烟熏”这道工序。在四川达州市大竹县五峰山的井岗村,依然保留着最传统的香肠熏制方式。

{image=5}

但是在城市里,出于环保考虑,不允许居民自行烧树枝进行熏制。为了满足市民们的需求,从去年开始,达州在市区设立了多个环保无烟熏制便民服务点,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帮助市民集中环保熏制腊肉。

{image=6}

而在成都市温江区金马街道,居民们只要提着自己的香肠腊肉到这家肉类加工企业,就能享受免费的鲜肉腌熏一体化服务,而政府则给予企业一定的补贴。

{image=7}

成都市温江区金马街道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袁丽

2022年刚开年,在温江金马街道就已有100多位居民,拉来了近2000斤的香肠腊肉,参与定点熏制。而让居民和企业尝到甜头的,正是这台企业自主研发的节能热风循环炉。

{image=8}

这台全四川省独一份的节能热风循环炉,一次性能烘烤3吨左右的香肠,同时还能最大程度保留烟熏香肠的口感。设备在2021年夏天投产,打破了只能在秋冬做腊味的时间限制。而且烘烤程序的巧妙设置将整个生产周期从传统的两周压缩到36到48小时,大大降低了用电成本。

{image=9}

{image=10}

根据某大型电商平台公布的风藏肉品消费的数据,2020年以来,风藏肉迎来了翻倍式的增长,如今风藏肉品消费规模增长至2019年的三倍。川、粤、浙、湘四大产区的腊味消费贡献近八成,而四川的麻辣风味无论是从销量还是增速都拔得头筹。随着消费市场变迁,腊味已经从传统的秋冬特供升级为全季型的美食。

{image=11}

离春节还有半个月,在成都彭州龙门山镇售卖香肠腊肉的杨艳,已经基本完成了这一季的销售任务,这两年杨艳的直播带货生意越做越红火,把村里的土猪养殖都带动起来了。

{image=12}

乡土小香肠做出了振兴大文章,2021年彭州市生猪存栏出栏42万头,同比增长20%。而整个成都市202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128元,同比增长10.2%。2021年全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总数为1.4亿人次,同比增长46%,营业总收入增长超过10%。

【半小时观察】盘活民俗美食 开掘财富金矿

杀年猪、拾柴火、灌香肠、熏腊味。它们既是美食,也是忘不掉的民俗,眼下,不少乡村创业者正投身于这一领域,香肠虽小,但寄托着原汁原味的乡愁,也串联起行、游、住、食、购、娱等方方面面的产业。提振消费、产业先行,广阔的市场空间,缺的是商业新创意,缺的是消费新点子,就是一个传统民俗里的传统食品,只要用心耕耘,也一样能引发消费浪潮。还是那句老话,市场就在这里,有才华者,得财富。

责任编辑:李墨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