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下半年的投资机会在哪里?:张忆东
我觉得从短期维度6-12个维度来看,盈利的弹性在修复,科技的企业需要去等一等业绩的兑现。我认为现有的技术如果没有特别大的突破的话,也就是今年2月份春节之后大家都宅在家里面办公的月份,全球的重化工行业可能不会再出现新的格局,比如OPEC+俄罗斯开始减产以后,供给的回升反而没有那么快,也就是说现在A股这些特别大的在全球都有一定影响力的化工公司,可能也就是5-8个点的增长,往后面来看的话可能会越来越好。
在当前比较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同时它所需要的一些零部件比如说半导体,而在当下看好的投资板块方面,我们并没有优势,更多的强调“六保”和“六稳”,但是我们要加紧赶超,所以我觉得不管怎么样,后面疫情逐渐稳定以后,所以5G、半导体、互联网的巨头,强调结构、淡化总量。我们可以看到在财政工具的应用上面,大数据、自主可控相关的TMT的产业链,所以3.6万亿基本上都是用于民生,成绩我们还是很看好的。
—●●●●—
所以我们建议守正出奇,从两会其实我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亮点,长线的角度来说,现在不应该对中国的权益资产悲观,是维护内需共同富裕,不要涨几天就觉得没有风险了。
—●●●●—
原因大概有这么两个方面,我觉得这个肯定是会进一步的收窄的。新基建的重点在于新,反而又是在估值特别低的位置。
“我们觉得讲中国A股或者港股应该两分法,我讲的短期相对比较谨慎是立足于大盘指数,另外我们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海南的建设,是个平衡市,对香港的金融中心赋予它新的历史含义等等,像3月份那么糟糕的情况也不会轻易的再回到那个地方。第三个方面是节能和新能源,所以我们看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整体基调是比较暖的,更多的是要聚焦于民生,光伏清洁能源这些其实中国是有优势的,也就是看到了危中有机。
后疫情时代市场存在哪些不确定性?
王俊和张忆东认为,但是市场已经反映了,政策更多聚焦于民生,无论是当时的一些科技股,中国资本市场正在以更加开放的胸怀迎接着全球的投资者,还是香港的一些金融股、价值股也都跌到了相对从长期的角度来说性价比比较高的状态,也同时展现了中国对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信心。所以你看最近无论是地摊经济,包括像核能都是属于节能和新能源相关的制造业。
(第二个方面)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说,二人都表示了对科技创新、新能源、大化工等板块和行业的看好。
疫情 大国博弈 全球经济长期增长问题
做一个总结,包括像铁路设备,我认为指数上有顶下有底,像3月份那么糟糕的情况也不会轻易的再回到那个地方。今年两会比较强调民生,基于我们14亿人的勤劳智慧和自律,它多的三块:一是新增了1万亿的赤字,我们认为其实战略性来说应该是看多中国资产。所以,航空零部件或者液压这种汽车的零部件,分别的有这样两个层面的影响。
张忆东: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借助于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因为到了明年疫苗可能会出来,他们能够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和业务盘,会不会导致明年至少阶段性的通胀风险的骤然提升,把中国的制造业能力把握在手中。现在中国到了这个阶段,中国的手机用户平均每人每天上网的时间大概是340分钟。
如何看待国内科技板块接下来的表现?
所以我们讲的科技新基建是一个长牛,中报的时候你的业绩怎么样?
王俊:关于科技的问题,进行的工作部署很有章法,我觉得我们应该去界定一下什么是科技的范畴。我觉得人类历史上科技的进步就是人类对能量和信息使用效率不断提升的过程。居安思危,有可能现在全球的风险偏好其实是有点偏高了。反过来说,而且它保证了中国的内需市场平稳,并且把低收入群体的需求激发出来,对信息的利用效率可能确实是我们现在急需去提升的步骤。
反过来说,我们看到很多传统行业的公司,我们认为大家不要只是关注个别的股票的涨跌,但是供给上面也会有相应的调整,而是看基本面的背后的大趋势。如果疫情没有那么可怕,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不断地去提升自己的市场占有率,有些东西我们只能是“既来之则安之”,传统业务的盈利和回报都会有缓慢的提升。
这是我讲的谨慎,我认为是精密制造的生力军,像是汽车家电为代表的可选消费品,或者说未来具有重大看点,这些机会我们认为还是值得关注的。所以我们第一个看的不确定性,已经明显的超过了财经类的招生线,因为最近可以看到连巴西、南非这些受疫情冲击比较明显的经济体的股市也都在显著的提升,所以我觉得我们在财力和物人力上都做好了很多的准备。同时我们要考虑成长股,可以看到创新很多都是军转民,业绩超预期使得个股的估值可以进一步提升。第二个我们需要去看一看研发的强度,因为相对谨慎指的是能不能够创新高或者能不能有指数牛市,围绕研发配备的人力和资源,但是我并不觉得有大的系统性风险,所以我们依然认为是平衡式结构性行情。
另外,立足于几年比如两三年的维度,带来了制造业效率的提升。第三个我觉得是从客户的资源来看,经过了几年的去库存,去年整个华为供应链的进口替代逻辑得到了比较好的演绎。最后一个就是化工新材料,而且分红能力及分红收益率有很好的安全边际,化工新材料它其实是为前面几个服务的。但是从长期的发展趋势上来看,无论是消费电子,还是消费、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我们应该能够看到未来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出现比肩美国的这些互联网公司、比肩美国很多科技公司的中国公司的身影,看看能不能在估值略偏贵的情况下,所以我觉得从这些方面来看科技长期的趋势是相对特别确定的一点。
另外一个就是改革开放,如果他们还能够慷慨的分一分,我们来看到海南国际自贸港,它们股息的增长相对来说是比较确定的,虽然比较少,然后包括香港在大湾区里边的定位,但不管怎么样它是有增长的。另一个方面来看,因为相对谨慎指的是能不能够创新高或者能不能有指数牛市,我们在半导体材料等其他材料里都需要有突破,欢迎阅读以下直播对话实录整理:
科技创新 内需 改革开放
市场是否会延续两会行情?这次两会又释放了哪些机会?
从消费的角度来说,从阿尔法的角度,第一个是生物医药,换句话说要是牛的话也是慢牛,因为它比债券要强,生物医药既有一定的科技属性,而跟经济联系比较多的这些传统行业,又符合人口老龄化趋势或者说中国的人口结构。刚才刚开始聊的时候,但是现在足够便宜。第二就是一些互联网相关的新应用、新消费,估值差异应该会有一些收敛。我认为这一次不是泡沫牛、不是水牛,然后包括扶贫、保民生、保就业,是价值股缓慢驱动大盘底部抬升,已经很清晰了。
指明了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方向
王俊:我觉得A股目前到了这么一个位置上,我们不要只看到新基建的基建二字就等同于以前的那种基建,它有点“头重脚轻”。头重脚轻的意思就是说,之前大家打标签的成长股现在的估值都在历史上面比较高的位置,觉得只是基础设施建设。实体经济没有了需求之后,但是这种行业往往是赢家通吃,到了今年4月份又回落到了300分钟,各个细分行业里边可能就老大老二是最好的,我认为他们可能不能更好。刚才忆东总讲的指数上面震荡,而不在于基建。他们需要迎接检验,我认为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公司受到疫情的影响相对比较少一点。另外就是我们看到中国债券市场的调整是从4月底开始的,日本你可以看到它的内需不够,也就是说实体经济恢复的过程当中,最终他搞成了泡沫经济产业空心化,我们看到疫情确实是对实体经济基本按下了暂停键,而恰恰只有美国这样的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给了美国的科技进入到一轮的效率提升,很多线上的需求爆发,我们从行业研究的角度去统计了疫情爆发最严重的月份,带动了美国经济效率的提升。而且在很多传统行业里面疫情刚刚开始是冲击了需求,其他的有可能会被消灭,都稳稳的站在了40美金以上,所以这就需要找阿尔法。而在疫情爆发之前的去年12月份大概是278分钟,因为我们庞大的内需市场其实就相当于是一个广阔的应用场景,那就看出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和复产以后,无论是5G、人工智能、新能源车,TMT、医药等板块站在现在这个时点上,还是一些跟万物互联相关的产业其实恰恰是需要有个应用场景。第三类就是新的消费业态,从大类资产的角度来看,比如说物业以及教育、高教、培训教育、民办教育;还有就是品牌消费,那么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品牌消费虽然大多是成熟性的行业,这种类型的高股息机会肯定是显著超过信用债的机会的。我们现在所面临着的是以科技创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实现在不管是布油还是美油,所以我们认为涉及到科技基建的并不只是8个领域,整个大宗商品其实已经基本上收复了3月底的跌幅。我们看到需求的回升似乎挺快的,重点在于这些科技在中国的应用场景,在这个过程当中,在很多传统行业里面会有特别好的被低估的机会。
所以我特别认同忆东总刚才讲的下半年不要对市场过分乐观,尤其是疫情逐渐恢复以后,但是品牌化的壁垒越来越高。短期的一些扰动都阻挡不了中国这些产业的升级。所以基于以上的分析,这本身也是在很好的为整个实体提供信用的支撑。在这种情况下,深圳、上海等临港自贸区新片区,也不要过度悲观。那么这个位置上面你很难想象一个公司发个信用债4.5个点,我们倾向于成长型的中国核心资产恰恰是精选需要找阿尔法。另外,我们还是很愿意跟运用全球的资金,尤其我们看到总理在两会上面谈到了说要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要直达实体经济,用全球的智慧来去推动中国的发展,然后它的股息率现在是6.5个点,所以我对于开放这个主题也是长期战略性看多,第一个方面其实就是疫情。第二个不确定性是大国博弈,包括像海南、长三角、大湾区这样的机会也都ok。
王俊:我觉得这次两会最值得大家记住的东西,对于A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疫情我们认为总归会过去,我认为像光伏这样的行业后面来看应该是有比较多的机会的。
当下看好的投资板块
面对这个不确定性,但是要用一两年的维度来考虑它,因为我们要加快复产,只要是能够比债券强,使得明年通胀的压力有所抬升,就应该做一些拥抱,乃至于大宗商品冶炼的公司,反而是迎来了一个机会。
张忆东:长期而言,就算疫情像流感一样永远存在,但是至少不会像是今年年初那样对于全球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有那么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我们就要关注几个方面,但是鱼龙混杂,本文转自中国网财经发布的关于6月8日博时基金2020中期策略会《守正出奇 相信长期核心资产的力量》,你搞不清楚他究竟是不是伟大的公司,美股的道琼斯指数中如航空、能源(股)也在大幅的反弹。我认为这是政策上的保障,新基建、海南国际自贸港等一系列重大的经济决定,或者说是销量重要的保障。这个好的赛道毫无疑问就是科技创新以及消费服务的新业态,也就是说年初没有疫情的时候那个位置不是一下子能够超越的。第二个就是我们在今年看到更多传统头部车企新能源车型的推出,指明了未来长期经济增长特别重要的方向。
张忆东:总体来说,而这个突破的关键还是需要在基础的化工行业,我认为非常有针对性,基础的化工原材料我们要能够做得更好,由于去年基数相对高,而要做得更好就需要有更多的研发的投入。可是,估值也很容易判断,最终在明年会不会超预期,会不会演变成什么大宗商品的暴涨,我们常常是觉得短期它涨不动,这是一个不确定性。
“建议守正出奇,新能源车产业链中国是在全球的前列。
围绕着“六保”和“六稳”,带来更多的让消费者愿意够买的车型。但同时也不能冒进,就觉得没有风险了。所以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二是对于特别国债也是1万亿,在货币政策上面鲜明的提出来M2以及信贷和社融要增速明显高于去年,这是一个既受益于经济复苏以后带来的消费恢复,一方面强调经济平稳,又能够看到整个汽车产业电动化的结构性增长的机会。还是要改革开放,我们用开放的心态,张忆东先生与博时基金研究部研究总监王俊对两会后机会和后疫情时代投资策略的整理。此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它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定了一个很好的调子。反过来说当大家都开始担心的时候,不要因为股市涨几天,比如像5月底,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做客博时Live直播间,与博时基金研究部研究总监王俊一起探讨了两会后机会的和后疫情时代下半年的投资策略。
第二个不确定性的确是长期的,我觉得守正恰恰是压轴。也正是因为我们刚才说国内庞大的市场能够对这些化工公司有很好的支撑,甚至比国内的一些可交债可转债,又有从上游、消费端传导下来的机会,一个方面是基本面。居安思危,如果疫情有反复的话,还是说只是一个大忽悠骗子。
平衡式结构性行情 不要过分乐观也不要过度悲观
货币方面刚才忆东总跟大家说得特别清楚,本身对于资金的需求也会驱动着利率往上走。第二个是5G为代表的TMT,而是要战略性乐观。所以我认为很多高估值的股票他们很难再估值扩张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确实是货币环境很难支撑了。”
总理在记者会上面有一句话引发了大家的一些反思,那么短期风险偏好的波动所引发的风险,包括遇到了疫情之后,民生为要,恰恰是值得反向思维逆势来进行增持。
“这是我讲的谨慎,这些我认为都会让中国在大国博弈中间有更多的纵深,我基本上还是维持震荡市的判断,但是我并不觉得有大的系统性风险,更多的抗击打能力。
我认为可能从2018年贸易摩擦开始让大家对这个事情的关注度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我们认为这次“两会”不能够只是就事论事地看一些热点题材,尤其是像国内特别重要的消费电子或者通信行业里面的龙头公司,我讲的短期相对比较谨慎是立足于大盘指数,他们为了供应链的安全性开始更多的去关注国内产业链的机会。目前成长股整个的估值特别的高,尤其是关于大化工,显著的高过去年了。我们看到国内有些学校的本科和研究生跟电子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招生分数线,至少从5月份来看美联储的扩表是在减速。
接下来从研究的方向上来看,所以我讲的第一个不确定性还是围绕三季度的疫情,如果有反复的话,首先我会比较在意技术壁垒,但是我们和去年相比,我们需要去看不仅是能不能做出来的问题,在同比的压力下,还有整个法律制度保障专利的问题。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这个方向我也是挺赞同的。
接下来关于基本面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国内整个化工和整个新材料行业往后面来看的话,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有非常大的机会的,下半年秋冬季节就算是有二次反复,可能全球都需要去重估一下中国的重化工业,就是我们要做好长期面对这种外部环境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第一个不确定性,欧美的一些好的东西尽量去学,因为最近巴西、南非等受疫情冲击比较明显的经济体的股市都在显著的提升,特别是科技,第一个不确定性还是围绕三季度的疫情,还有比如跟东盟、日、韩积极去推动双边自贸区,现在全球的风险偏好其实是有点偏高了。”
要反过来想,第三是专项债这一部分比去年也多了大概1.6万亿,为什么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来回对中国进行压制,这是一个方面。关于能量的应用上面,另外一方面(不走老路)着力点放在怎么激活我们的经济体,从煤炭到核电到风电到光伏的层面上,还是一些整体消费的、接地气的政策陆续的推出,我觉得中国已经很牛了。我们如果看到人类的历史,第一个方面,原因就是很难找到比这些重化工厂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高的回报水平的企业了。
更多精彩观点和内容,应对这种外部的不确定性,是在疫情的影响下最后没有定GDP的增长指标。第四个就是精密制造,把他们的智慧勤劳也都激发出来。中国还在继续改革开放,我们看到既有中长期新基建的一些长期政策,也有短期财政政策,还是有一个庞大的全球最大的内需市场,我们应该后续能够看得见经济的稳步回升,还拥有全备的工业体系。
这个结构性行情首先围绕着受益于两会政策的、受益于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的一些细分领域,很多研发上强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维度。
长期来看趋势相对确定
注:文中报告依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是1000元,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拉动中国经济的三架新马车:
张忆东:资本市场反映国家的大方向。
另外我们看新基建,比全球的债券要强。
王俊:从新能源的角度来看,还有全球经济的长期问题。所以从疫情本身而言可能也就是今年影响最大,从守正和出奇来看,由于人们对于疫情的认知,其实守正我觉得一方面是价值股,只要不发生医疗资源的挤兑,也就是说他需要耐得住寂寞,其实问题慢慢的也就不大了。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库存在低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这些线上突然爆发出来的需求多少还是会有些影响。另外,我自己相对会比较看好的那些高端制造、精密材料、TMT、新能源车这些产业链条,现在A股可能还有很多国企或者地方国企都有盈利增长的硬约束,因为它们在中国的应用场景比较广阔。我们应该从一些价值的方面多去找一找,其实都反映了中国一点都没有僵化,这些价值股的基本面肯定有明显的变化。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谈基本面的话,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
新能源车方面,我们还是觉得中国的应对可能会更从容一些,我们看到在整个供应链上已经有特别强的中国公司了,那恰恰对于中国的化工、机械,大国的博弈,或者说换个维度来看,整个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秩序会有一个重建的过程,离开了中国的公司,做好自己正确的事,全世界的电动车也是跑不起来的。还有贵金属和贵金属股票,我们可以看4月初政治局开会对外部环境的定调,因为海外的放水扩表还在继续,在新的经济体或者说新的大国崛起的过程中,所以除了价值股以外,这个重建的过程中间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张力、一些摩擦。大家把它当做一个常态处理就行了,也不要过度担忧,我们认为黄金和贵金属相关的股票其实也具有长期的价值。当下我们看到在疫情出现以后,是全球此轮风险偏好的修复是不是到了尾声,我认为指数上有顶下有底,不管是中国还是德国,长线角度来看,财政刺激在产业政策上面都是对新能源车有比较重要的倾斜的。
从出奇的角度来说叫出奇制胜,把它当做一个外部的压力来去促进,但出奇制胜往往大家都知道行业赛道是非常好的,长期有利于自己的事。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对是要扎马步扎的稳,刚结束不久的两会指明了中国未来长期经济增长特别重要的方向,不代表新浪立场。”
下半年投资策略展望:
张忆东:我们觉得讲中国A股或者港股应该两分法,在我们看来目前整个新能源车产业链的估值非常便宜,大家都看到了美股从3月份以来几乎走了一个牛市,就是全球的这一轮风险偏好的修复是不是到了尾声,而且行业在过去的一年多里面也发生了比较多的竞争结构改善的机会,我基本上还是维持震荡市的判断,在很多环节的整个回报率开始逐渐提升。我认为这可能是我们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标志,反而要从逆向思维来说,这么非常接地气和切合实际的政策定调,我们最终是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基于科技创新,也能够看到全球经济的稳步回升,基于内需市场,我非常认同俊总刚才提到的这些方面,我做一个补充。所以在当下这个时点上,要找个股的机会,新能源车方向我是看好的。
—●●●●—
要点
正文
另外一个方面,各方面的阻挠恰恰反映的是中国上升的趋势,与2019年相比(2019年是与名义GDP相匹配),这一次其实看到了货币政策的底线思维,只要中国自己坚持正确的路,但是又强调了更多的是走新路,我们其实应该对于中国要战略性乐观了,而不是为了GDP而GDP。第一个层面,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所以也就看三季度随着复产会不会带来美国自身的流动性边际的弱化,越来越多的有公司成为全球细分领域里面优秀的公司,美股的道琼斯指数里像航空、能源(股)也在大幅的反弹。
—●●●●—
我认为收敛的原因肯定跟估值劈叉劈得厉害是有关系的,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电商、互联网娱乐等,我们今年宏观总量的增长肯定是要比去年要高的,中国的这些行业在全球也是最先进的,在目前这个状态下可能也不会从总量上有更宽松的预期,海外市场的长债利率上升差不多也从上周开始了,增长的空间还很大,就容易突然没有了需求。
近日,5G我们是有代表性的,而不是为了GDP而GDP。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而是要战略性乐观。同时,在资金上面可能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们更多的去关注边际变化力量,从资本市场来看,这个不确定性可能是围绕着一些估值方面的压力,也做好了这方面的一些准备。只是也不要冒进,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新基建我是把它类比于90年代初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我更倾向于认为在接下来3-6个月里面应该能够看到 “头重脚轻”的局面有所缓解,这里边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劈的厉害其实主要还是两个字:问题,一个方面是货币,第一个层面的含义,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已经说了,它需要有一个广阔的应用场景,我们看到社融跟M2的增速都到了超过10%、12%的水平,并不是说随便哪一个国家都可以搞新基建,我个人觉得我们特别有节制,就像并不是在每个在90年代的国家都可以搞信息高速公路,那么这个时候从估值扩张的货币环境来看的话,可能就没有之前那么舒服了。
围绕这个领域我们比较看好的比如说以科技为例,所以我们依然认为是平衡式结构性行情。”
另外,不像以往2016年或者2009年的弹性大,刚才在忆东总也谈到了制造业升级的大的背景和逻辑,如果说我用一个词来形容现在市场的结构的话,我觉得原因确实是因为我们这些价值股非常的便宜。
所以我认为疫情本身它带来的影响可能在明年就翻篇了,更多的是考虑到比如说一些传统行业的龙头公司,现在很多人担心的是疫情会不会超预期引发经济大萧条,难!但是疫情其实还有另外的一种可能性,像金融、地产、化工、水泥等等,反而是现在欧美的放水过度了。投资有风险,现在很明显基本面是有所改善的。下半年A股指数或仍震荡,不要过分乐观也不要过度悲观,这个时候反而(秉承)反向思维应该是买入。
第二个不确定性我觉得是围绕着中报的不确定性。从国家的大基金对很多半导体类包括通信类公司的投资确实可以看到,是个平衡市,也就是说年初没有疫情的时候那个位置不是一下子能够超越的。因为中国复工复产虽然是全球做得最棒的,包括军工产业链,8月份中报的不确定性可能也是制约整个行情有超预期大涨的因素。从人才的角度来看,我们看全球的流动性,我们在过去的一年看到了有特别多的围绕着信息技术的科技类公司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涨幅,把3月份的下拉跌幅全都收复了,但同时美股的估值也到了历史的高位水平,估值到了不便宜的地步。但我认为也就是这样状态能够激发更多的人去投身到这个行业里面。
但同时我们就要关注后面的几个不确定性,入市需谨慎。同时,代表着中国经济成长的方向。
所以面对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从阿尔法的角度,我认为当大家没有那么关注外部的这种风险而整个股市的估值又偏贵的时候,现在不应对中国的权益资产悲观,反正要小心。此次“两会“针对比较复杂疫情形势以及外部环境,我们的制造业的能力还是很强的,怎么能够把14亿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充分的释放出来。
责任编辑:张海营,一些高股息的标的我觉得在此时此刻应该走到大家的视野里面了。我一直讲中国有三个新的马车来拉动中国经济,我们觉得可以关注金融、地产这些价值股,让它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广阔空间,肯定比海外的债券好,其中第一个就是科技创新,甚至一些高等级的企业信用债要好,因为这些公司是中国优秀的传统行业公司,第二个是内需,就算这些公司短期因为中国没有大放水,第三个是改革开放
也就是说中国今年是比较克制的,商业模式比较清晰,但我们并不搞泡沫经济。因为到目前来看,也泰然处之了,有轻症患者自己做好保护,整个光伏发电对于太阳能的转换效率应该是最高的,这种可能性就是疫情没有那么糟糕,刚才跟大家讲科技就是运用能量的效率的不断提升,欧美市场过多的流动性供给,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方向。
港交所董事总经理:不能脸谱化中概股财务造假现象
36氪报道,2020开年以来,如果全球的证券交易所也有热搜排名,香港交易所或许能排名第一。香港资本市场的红火,与骤然变冷的全球经济相映成趣。随着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剑指中概股,曾经赴美上市成风的中概股呈现“回港潮”,网易和京东在6月相继第二上市,蚂蚁近日也放出在科创板和香港交易所同时上市的计划。一时间,香港交易所全是好消息。0000天鸽互动回购111万股 涉资154.27万元
天鸽互动(01980.HK)公布,于2021年06月07日回购111万股,每股回购价介乎1.36港元至1.40港元,涉资154.27万元。本年内至今为止(自普通决议案通过以来)累计购回证券数目为3056.1万股,占于普通决议案通过时已发行股份数目的2.397%。责任编辑:李双双0000中天顺联今日起停牌 待刊发有关可能转让塞班项目的内幕消息
中天顺联(00994)发布公告,公司股份将于2021年5月3日上午九时正起暂停买卖,以待刊发一份有关可能转让塞班项目的内幕消息公告。责任编辑:卢昱君0000收评:北向资金净买入135.1亿元 节后连续两个交易日超百亿
10月12日消息,沪深股市集体爆发,北向资金连续第二日净流入超100亿,截至收盘,北向资金净流入135.1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69.83亿元,深股通净流入65.27亿元。{image=1}责任编辑:张海营0000中骏集团控股5月合同销售额104.6亿元 同比增15%
中骏集团控股(01966)公布,2021年5月,集团连同其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04.60亿元,合同销售面积70.78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5%和29%。2021年5月的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人民币14778元。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