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业绩群星闪耀 工银瑞信旗下26只基金获“五星级”评价
财经时间说
在基金行业,“五星级”代表着基金产品的最高标准,意味其回报率、稳定性、风险控制等综合素质属于业内一流水平。近日,招商证券、海通证券、银河证券和晨星四家基金界权威评价机构发布了最新的基金评级结果,工银瑞信以优秀的中长期主动投资管理能力,旗下26只主动型权益及债券基金共获得70项(三年期及五年期)五星级最高评价。
上述四家基金评价机构均为获得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员资格的权威基金评价机构,评级秉持客观公正原则,以基金中长期业绩为基础,兼顾风险调整后收益等指标,为投资者提供了科学的投资参考。值得注意的是,工银养老产业、工银战略转型等基金凭借卓越的中长期业绩表现,同时囊括四家机构的最高档五星评级。作为“固收+”品种中的优秀代表,工银双利债券A/B、工银产业债A/B持续高光表现,同时获得海通证券三年期、五年期五星评级和银河证券三年期五星评级。
{image=1}
作为基金评价的最高级别,五星级基金可谓优中选优,堪称同类“学霸”。以最新的招商证券评价报告为例,主动开放式股票基金被评选为五星级的产品,三年期18只、五年期8只,工银瑞信独占5席,是该类别中获得“五星”数量最多的公司,工银医疗保健行业同时获得三年期和五年期五星评级。此外,工银前沿医疗、工银养老产业、工银战略转型主题、工银瑞享纯债也获得招商证券五星评级。
具体来看工银瑞信旗下各科学霸的长期成绩单,主动权益基金方面,根据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工银瑞信旗下获得五星评级的基金中,共有11只基金最近三年净值增长率超过100%,其中工银前沿医疗净值增长率达214.43%,工银文体产业、工银养老产业、工银战略转型主题净值增长率也都超过140%。同时,海通证券对基金公司的股票投资能力评价显示,工银瑞信过去三年以77.68%的评级净值增长率获得最高五星级评价。
灵活配置基金方面,工银新财富、工银新趋势、工银新焦点均获得银河证券和海通证券三年期五星级评价,工银丰盈回报获得银河证券三年期五星评价。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工银新财富、工银丰盈回报过去三年分别取得73.42%和78.42%的净值增长率,均排名同类前1/4,工银新趋势、工银新焦点过去三年分别以103.38%、87.49%净值回报排名同类第2和第4。文理综合中长期业绩优良,折射出工银瑞信在股债等大类资产配置上的优秀的投资能力。
作为“固收+”明星产品,工银双利债券、工银产业债,截至7月31日,成立以来年化回报均超过7.2%,工银双利债券A、C成立来累计回报均超过100%。此外,获得晨星三年期五星评级的工银双债增强,过去三年也以31.04%的净值增长率,排名同类前10%。
此外,在海通证券同时发布的公募基金工具属性评级中,工银金融地产、工银大盘蓝筹、工银新蓝筹凭借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突出表现获得最高的五星级评价,工银深证红利ETF及其联接基金、工银央企50ETF、工银沪深300、工银国债(7-10年)指数A等凭借对指数的紧密跟踪,同样获得五星级评价。
{image=2}
主动投资业绩持续攀升,被动投资工具性效果显著,五星级产品汇聚,细究工银瑞信全线产品持续闪耀的深层原因,正是其投研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所形成的强大核心竞争力。据了解,工银瑞信非常重视投研团队的自主培养,建立了一套独特的金字塔式人才培养路径,系统地构造了行业研究到行业基金、主题基金、全市场基金的布局路径,加之较长期的激励计划和业绩考核体系,为人才成长和业绩持续提升构建了良好机制。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7月新基金5000亿+:8月首周又有20只开卖 谁有爆款潜质?
史上最火!7月新基金5000亿+,8月首周又有20只开卖,谁有爆款潜质?来源:中国基金报原创方丽公募基金发行市场在7月走上了历史的新高峰。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7月份新基金发行规模达到5389.4亿元。这个月度新基金发行规模创出历史新高,超越上一轮牛市2015年5月份的发行规模。若市场还能走牛,今年新基金发行还将延续火爆。0000王汉锋:2020年选对方向才能享受牛市
在12月20日举办的#2021红周刊投资峰会#上,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策略师王汉锋表示,十年间A股一直在3000点左右,投资中如何获益?十年间中国宏观经济下降,投资重点应该放在消费、服务等新经济领域。新经济是重点,消费、医药、科技、制造板块大幅跑赢市场。2020年的牛市,但年内有2000多只股票下跌,选对方向才是牛市。(红周刊记者刘增禄)0001“奔私潮”起:年内29名基金经理离职 董承非奔私加入睿郡资产
金融圈也似一座围城。围城外的人,望着投行人士、基金经理动辄年入百万,都跃跃欲试想入圈,而圈内的却又在各自的小圈子里不断地外探,在投行、公募、私募之间徘徊、跳跃。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今年以来已有29名基金经理因个人原因离任,涉及164只基金。从原因来看,自2020年以来,基金经理在每年年初因个人原因离职数均保持在较高水平。0000